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俊 《编辑之友》2024,(2):14-20
基于对当下代表性数字视听内容样态的分析,文章探讨数字视听文化迭进的规律,并立足于媒介文化的历史与社会角色展开反思。通过对网络综艺、网络微短剧、剧场化平台和虚拟现实项目四种样态的考察,提出当代数字视听文化在演进过程中体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呈现出结构化和展演性的新特征,并以智能化为未来向度。据此,可从五个方面展开对数字视听文化的速朽性的批判性反思。数字视听文化发展的基本矛盾是其艺术属性与媒介属性关于传播效能问题的分歧,应以对抗速朽为价值目标检视数字技术加诸文化的消极影响。通过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化理论的方式,探索以坚持历史标准和公共旨趣的“活文化”来对抗速朽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
张苗苗  赵京文 《传媒》2021,(13):21-23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加快演进,媒体呈现移动化、智能化、社交化发展大势,网络视听加速崛起,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文化消费服务产品,极大促进了文化繁荣发展和国际文化传播交流.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手机视频用户达21.6亿人,预计到2023年将增至27.2亿.截至2020年4月,在线流媒体的全球普及率(55%)已经超过了付费电视(50%).与此同时,网络视听治理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存在发展不平衡、秩序不合理、价值导向有偏差、规则不健全等问题,网络视听治理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总体来看,规制滞后于发展,若不能有效治理,导致无序发展,必将使网络视听领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良性释放.  相似文献   

3.
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是构建多元协同治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涵和基本主张。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对英国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兴起背景、制度安排、承接模式及成效趋势进行梳理,探析实践中存在的政社责任边界模糊、公共文化服务“逆回购”风险、志愿者服务不足及公共目标异化等问题。调查发现,社会组织已成为英国在公共图书馆运营方面的重要力量,该国分权化的政社合作模式是政府财政紧缩背景下英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互融博弈的结果。建议在比较两国社会组织的生发逻辑、政社合作机制以及社会组织文化价值资本等关键差异的基础上,积极借鉴英国的经验与教训,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性的稳定,多举措推动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亚文  胡好  杨康 《视听》2023,(9):14-17
文化强国背景下加强网络视听行业发展,对于促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视听行业具有提升视听内容质量、坚守正确价值引领、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增强文化传播效能等时代责任。网络视听行业承接扩充业界多元容量和履行意识形态管理责任、激发网络市场潜力,以及推动经济增长、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艺需求和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的功能定位。网络视听行业应创新企业传播渠道,推进“艺术+科技”制播模式;完善制播内容审核制度,优化企业社会责任监测体系;鼓励多业态联动的开发模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文化发展历程的推进,一个文化的泛视听化、融合化、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时代——视听文化时代已经到来。视听文化以传统广播影视为依托,以视听新媒体为先导,以大数据、大网络、大传播为技术支撑和总体架构,以人性化为价值轴心,日益成为现代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建设"视听中国",走出中华文化复兴的视听之路,关键在于融合与转型:处理好阅读和视听、大众化与精英化、视听泛在和媒介素养,以及人性化与异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敏 《东南传播》2010,(4):49-50
公共领域是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张力场中发展起来的。当今网络的高速发展形成了公共领域的新机制。网络由于其交互性、开放性、全球性、隐匿性、即时性等特点,被认为是在印刷媒介广电媒介受国家公共权威领域影响逐渐失去公共性本质之后公共领域走向衰落的一个新转机。本文旨在从公共领域在网络上的外在表现机制以及网络对公共领域内在价值的影响两方面分析网络公共领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及能力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公共空间具有促进社会民主与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与包容的社会价值。图书馆公共空间能力可以通过优化阵地服务,开展延伸服务,构建文化公共空间与网络公共空间等方式加以提升。  相似文献   

8.
把握中国视听传媒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规律,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维度予以定位与审视。传媒平台的升级迭代,网络视听的兴起与发展,关涉主流价值导向和公众精神文化需求,《视听传媒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一书对中国视听传播发展新景观的研究,兼具实践性、学理性与系统性。正视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传媒内容新生态,以建设性文化批评构建理性、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媒介观,有助于中国视听传媒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正面临来自技术本身和文化服务市场的双重挑战,技术发展给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带来诸多改变,如服务内客、服务模式、服务体系结构等.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充分利用新技术优化服务模式,加强市场合作,是公共服务机构应对未来技术发展变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其更好地发挥社会公共服务价值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并涉及到众多文化机构.公共档案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应体现公共文化诉求、发挥自身优势并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应坚持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策略.分析公共档案馆所面临的环境、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等,对公共档案馆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晓云 《新闻界》2014,(2):41-44
网络群体性事件正在成为公共性问题讨论与解决的互动平台,本文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并指出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批判的氛围和公共议题的趋向。在此基础上,从公共领域的视角剖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认为网络媒介、各类社会问题和具有批判意识的社会公民都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建构性力量。由此,在公民精神的宣传与引导、理性公众舆论的培养、政府畅通民意与"官意"的交往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价值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网络视听媒体迅速发展,带来网络视听媒体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则成为网络视听媒体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各高校均未开设网络视听媒体专业,网络视听领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为使网络视听媒体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匹配,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大量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提炼的基础上,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视听媒体人才的现状及需求情况,为网络视听新媒体行业人才输送和供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促进媒介创新和融合,推动传播格局巨大变革,视听新媒体应运而生,成为传媒业发展中最为活跃的新生力量,给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以网络广播影视、IP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公共视听载体等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媒体形态,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讯和  相似文献   

14.
周思灼 《传媒》2022,(10):55-57
随着用户的观影习惯由“长”向“短”演变,微短剧正成为网络视听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延续短、平、快的短视频传播逻辑下,微短剧以浓缩化剧情、社交化互动、垂直化运营的特点得以快速传播。但作为网络视听行业新兴业务模式,其发展还存在粗放生产、易于“成瘾”及文化价值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价值引导、提升平台自律能力及创作人员创新能力,以谋求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5.
莫桦 《声屏世界》2021,(2):8-10
2020年,技术进步与应用带来的创新和发展动力为网络视听行业注入更多"确定性"."新基建"为网络视听夯实技术底座,场景式服务成为提升用户视听体验的重要逻辑,技术非功利迭代特征越来越明显,成为引领行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驱动力,伴随视听泛在化、功能延展化,网络视听技术成为基础性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赋能.文...  相似文献   

16.
大众媒介是公共领域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主体。然而,在文化工业滋长的当下,尤其是在媒介技术迷信、媒介娱乐化、传媒集团惟利是图的消费主义导向使得公共领域空间逐渐衰弱和消解。该文探讨以大众媒介为主的公共领域与文化工业之间的关系,即当代语境下,文化工业仍然对公共领域的衰弱和消解具有催化作用,而公共领域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则有利于文化工业制造下的文化产品真正为公众和社会服务,成为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的发展,网民群体的壮大,形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网络提供的公共领域使得网络中的人际交流兼具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网民是多量和多质的集合体,无论各自的身份背景如何,在由信息构成的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权利、有能力进行文化创造、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网络的价值体系也向着多元化不断迈进,相较于从前的单一文化价值体系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改变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环境,数字化通过增加新生产要素、促成技术与文化的高适配,扩张传播边界、促进规模经济和长尾经济,数字技术深度介入、缓解“成本病”问题,促进用户内容生产、重塑商业价值等路径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赋能。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是在数字技术支撑下,实现新的价值创造,利用数字优势为公众提供具有良好获得感和体验感的新型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需要用系统化的战略眼光进行统筹规划,建构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生态系统,使各类要素、各级各类主体之间形成协同共建、共创、共生、共享的开放型价值网络。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工具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轨迹和发展态势,从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现、关键词时间线聚类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生成知识图谱,得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团队分散,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家书屋、文旅融合、乡贤文化、文化振兴、乡村治理、创新发展等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文化扶贫、精准扶贫、乡村治理、服务路径、价值实现五个方面,提出了后续应加大文化振兴主体、数字技术驱动、阅读普及、图书馆联盟、社会化合作、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吴涛 《今传媒》2011,(4):18-19
长期以来,中国的公共领域始终处于缺失状态,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环境则为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念为切入视角,围绕公众舆论、媒介特点发展变化、人这三大要素来论述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下,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相关问题。着重比较分析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不同特点对公共领域建构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公共领域建构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