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校企合作实例,分析了市场实践对大学生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3个维度就业能力的影响,对比了学生参加市场实践和工厂实践前后的变化,统计结果表明,参加2种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3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市场实践对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等11项指标的提高更为显著.所以校企合作进行市场实践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达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可以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能够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能够很好地解决学校实训设备不足;能够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能够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高校教育中存在的偏向,正视校企差异,实现从校企差异到校企融合的转变,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稳定的瓶颈。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传播和濡化,能促进校企文化的对接和融合,缩小校企文化的差异,减少校企文化的冲突,实现校企的文化结合、专业结合和教学结合,有效解决"就业总是困难,企业总是缺人"的深层次问题,促进  相似文献   

5.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政府、社会、高校等各方关注的焦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向多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突出学院自身特色与品牌建设,校企合作是根本亦是关键。本文从校企合作模式出发,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出现的问题,希望通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如果脱离用人单位岗位实际需求,而只是基于理论研究建立就业能力模型,是缺少实践指导性的。当前,在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能力矛盾凸显的现状下,应探讨构建多维的、系统的、动态的岗位就业能力模型,以促进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教学管理、学生发展的融合,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要想突破自己的瓶颈,就需要依靠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来说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借助这一平台,校企双方就会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即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模式已经被证实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分析校企合作的现状,论述深化校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可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荣军  莫华伟 《广西教育》2014,(15):14-15,67
分析高职生缺乏就业能力的原因,提出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即依托企业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实习实训水平、建设开放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生就业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这与高职生就业能力比较薄弱密切相关。校企合作在实现就业、提高素质、确立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对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可以从校企合作视角在专业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三方面寻求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复杂严峻已成为常态,在特殊时期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所面对的新形势与挑战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紧缺型人才,解决企业用人难题,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对就业育人进行探索,提出搭建多元化就业育人合作平台、建立全过程就业育人服务体系、完善理论及实践教学管理、建立育人成效反馈和评价机制、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就业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13.
要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最关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等各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就业能力、核心就业能力和持续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提高IT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对发达国家部分高校"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成功经验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和校情提出了"校企合作和IT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路。实践表明:按年级通过校企合作,循序渐进学习基本技术;基于校企合作项目组建有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同学参加的课题组,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实际项目研发经验。从教学计划上给予支持并加强过程管理,能使IT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拥有良好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数量的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使企业和高校各取所需,但往往事与愿违.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所需的人才无法有机地对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高职院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更深层次地改革,由"知识、技能、就业"的培养模式向"知识、技能、就业能力"模式转变.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就如何进行就业能力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能力更加重要。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需更加深入,由此本文从七个方面:目标决定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构建;"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校企融合激发动力;校企融合的成果展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的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建立和谐的高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中的职业性与经济性要求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责任,为生产、生活、管理、服务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性的人才。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分析就业能力特征,围绕我国高职教育在就业能力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校企合作的定位、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校企合作条件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发展,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展开探讨,提出职业教育融入区域产业的对接机制、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合作机制、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深化机制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运作机制,从四个方面入手实现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实现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