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科普研学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科技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对于拓展青少年的科学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是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期专题从研学政策解读、研学活动和课程的设计、开发和组织的实践案例等方面为各类科普基地和中小学有效开展科普研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3.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委联合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层出不穷,各学校也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研学旅行活动。应该说.研学旅行的实施对于深化素质教育、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但作为一块新开辟的教育领域,研学旅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也还未及时跟上,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实践存在的诸多乱象,迫切需要破解。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载体和常态化实施的根本保障。当前,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在建设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功能异化,异化成为挂牌牟利或规训学生的场所,失去了自身应具有的育人功能和建设旨归。必须对其加以规范与监管,使之成为综合育人的场所、育人空间的延伸、研学旅行实施的依托、能力展示的平台、开展合作探究的场域、文化传承的途径。释放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应然育人功能,应注重以育人为本,促进参与者的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建设连体基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Cui Qinghua  相似文献   

6.
陈非  邵勇 《广东教育》2021,(7):41-42
研学实践教育又简称研学旅行.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正式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017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把研学旅行纳入德育范畴.根据《意见》,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  相似文献   

7.
唐静 《宁夏教育》2023,(6):37-38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研学活动强调“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能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和实施条件,是劳动教育实践的有效载体。文章以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的研学活动为例,探索如何在研学实践活动中落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不少文章大多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本文重点探索德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改革德育模式来为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作出贡献。一、创新与创新人才所谓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  相似文献   

9.
研学旅行是一项全新的课程,是指让学生在课外拓展的过程中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在活动参与和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格和素养。随着该课程的深入贯彻和全面落实,其具体的教育目标开始发生转变,更侧重课程化方向的建设和发展。而中小学校作为启蒙教育重要载体,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课程化的意义,以及对具体的实施路径展开深入剖析,从而保证所组织的课程活动体系在效果上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
研学旅行是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计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效路径之一。研学旅行课程化是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常态化开设的实然路经。然而,由于认识上的模糊或不确定性,以及相关条件不足,导致研学旅行难以常态化开设,无法实现其应然目标。为此,必须通过制定相关课程政策,开发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建构课程体系,开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健全研学旅行评价标准等运行机制,以推进其课程化实施,确保中小学研学旅行有效开设。  相似文献   

11.
一份合肥市教育局对全市约50所学校近4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3.2%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参加工业游活动。合肥市教育局局长方东玲谈到,在每次研学旅行结束后,学校都会开展征文、演讲、摄影比赛等活动,并以成绩形式计入学分。“对学生而言,高中阶段纳入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计入2-3学分,义务教育阶段纳入到综合素质评价;对学校而言,高中阶段纳入到每年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义务教育阶段由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纳入到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将是否开展研学旅行工作纳入到县区目标管理考核。”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将研学与旅行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再将真理运用于实践。课程制订者与实施者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差异,分学段分地区实施研学旅行教育,将研学内容和主题与校内学科课程进行联系,科学合理规划游学方案,做好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和学习情况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策略与方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平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概述研学旅行,分析发展现状,针对研学旅行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的质量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先分析了中华农牧文化研学游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中华农牧文化研学游的创新与实践,最后说明了中华农牧文化研学游创新与实践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研学旅行是国家实现立德树人的有益途径,旨在实践中体现出德育、智育、体育的综合实践育人功效。其思想源远流长,得到中西方先贤的颂扬与践行。全面推广研学旅行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师资队伍,需要各方坚持研学旅行的重要原则与中心任务。研学旅行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并注重与红色旅游相结合,进而突出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研学旅行课程应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性作为基本原则之一,要求研学旅行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每位学生安全.全文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消除研学隐患,做实安全预案;二是明确研学内涵,避免重"游"轻"学";三是注重个性发展,主题精准设计;四是依托多种资源,提升课程质量.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及安全保障,需要所有教育同行共同努力,不断丰富已有的研学课程内容和体系,在多元课程中形成自身特色,并将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18.
探索高校师范教育模式与中小学研学活动的衔接策略,有助于改进目前高校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查研学旅行活动现状,结合师范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高校师范教育模式与中小学研学活动的关系,将中小学研学活动的需求引入高校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拓宽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范畴。将师范高校作为研学人才的培养基地,探索在“游”中“学”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增设关于研学方面的课程、建设研学基地和加强校企合作,构建高校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具有研学知识的新型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研学旅行是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跨界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出现的素质教育新形式,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就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研学旅行工作,以使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有机结合这一问题,文章从顶层设计、形式构成、课程设计、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行是使学生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有效地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然而,当前研学旅行在活动设计、教师指导与活动评价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研学旅行学习的效果。增进研学旅行的学习效果,需抓住研学旅行"体验性"这一核心特征,将学生置于活动设计的中心;基于经验,帮助反思;激活体验,指导完善经验;对接生活,检验经验,完善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