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几讲,我们对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其重要性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一讲,基于对科学家的思考方式的解剖,我们更为清晰地解读科学思维的基本构成或者关键因素。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对科学思维的界定和描述,可以使得我们简单地看到,科学思维究竟是怎样构成的、包含了哪些关键因素,让我们可以看清一个处于原生态的思考者其思维究竟有何和为何不足和不够,而且也由此促进科学思维如何培养的基本路径和方法的明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对幼儿偏好的童话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幼儿思维存在融合逻辑的特征.从逻辑方法上说,幼儿的逻辑是科学逻辑与魔法逻辑的自然融合;从逻辑导向上说,幼儿的逻辑是情感逻辑与和谐逻辑的自然融合;从逻辑形式上说,幼儿的逻辑是行为逻辑与形象逻辑的自然融合.幼儿逻辑的融合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并反思对幼儿的教育,促使我们认识到科学逻辑与魔法逻辑的自然融合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情感逻辑与和谐逻辑的自然融合正是生活世界教育哲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学一点逻辑     
学一点逻辑,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向我们发出的号召.毛主席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总之,一个合逻辑,一个合文法,一个较好的修辞,这三点请你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每个革命者都应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认真“学一点逻辑”.下面首先谈谈什么叫逻辑,学习逻辑有什么作用,怎样学好逻辑.一、什么叫逻辑“逻辑”这个词是古希腊字的译音,原意是指词、思维、理性等.后来随着研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思维现象科学事业的发展,逻辑便成为一门专门研究认识和思维的科学,叫做逻辑学.逻辑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第九讲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从第二讲到第八讲,我们讲完了逻辑里的几种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现在这一讲我们要研究一下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在第一讲里,我们曾经简要地提到过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这种规律原是客观事物自身所本来具有的规律性的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逻辑把这种人类经过亿万次实践而在思维中固定下来的事物的规律性现象加以概括,成为四个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这些规律又反过来给我们以规范,要我们在具体运用各种思维形式时能严格遵循这些规律,这样,我们的思维就具有确定性、无矛盾性、明确性、论证性,我们的思维在达到正确思维的要求上就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当然,逻辑所谈的这些思维规律仅仅是初步的,这一点已在第一讲中谈过,这里不有赘述了。  相似文献   

5.
科学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它有自身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我们所强调的主要是科学思维必须遵守的原则,它们是:在逻辑上要求严密的逻辑性,达到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在方法上把握分析和综合两种思维方法,善于把它们辩证地结合起来;在体系上使思想进程反映历史进程,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这也是中学物理科学思维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逻辑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就是遵循逻辑法则,达到归纳和演绎的统一。物理学在自己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十分重要的传统,它要求科学思维有严密的逻辑性。在中学物理科学认识活动中,不…  相似文献   

6.
怀疑思维是人们的独特思维方式。怀疑逻辑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合理怀疑的,即研究如何从怀疑某个命题或不怀疑某个命题出发演绎地或逻辑地得到其他可疑的或不可疑的命题。在科学活动中科学家广泛地运用合理的怀疑思维。建立一个划界标准———根据这个标准确定什么样的命题为“可疑的”命题、什么样的命题为不可疑的命题———构成科学方法论或科学逻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从可疑的命题、不可疑的命题得到哪些其他的可疑的和不可疑的命题,这涉及到我们运用什么样的怀疑逻辑系统,同时涉及到对科学理论的结构的分析,这同样是科学逻辑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更进一步地讲清楚STEM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上一讲我们已经展开了对科学教育的完备性的讨论。这一讲,我们将继续深入讨论科学教育的完备性。其中,我将在介绍一位与科学教育完备性发展密切相关的著名历史人物——雅可比·布洛诺夫斯基的过程中展开叙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在科学教育的完备性逐步被更为准确认识的过程中,人们的认识事实上一直处于缓慢的渐进递进和不断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8.
一、逻辑的初步知识形式逻辑,普通简称为逻辑,它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这里只讲数学上常用的有关逻辑的初步知识。§1 思维形式思维是什么?思维就是客观世界的事物的种种性质和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过程。思维反映客  相似文献   

9.
<正>前一讲,我们针对当前科学教育中最基础层次上的一种“不完备”,即在教授和传授科学知识中已经显著出现的“知识概念与现实实际或实践的分离”,从其中的关键认知过程环节——抽象的关键性和实施要求予以了深度的剖析。这一讲,我们就直截了当地讲清楚实际在教学行为上如何解决这一“分离”(接下来的数讲,我们将沿袭这样的叙述方法,即阐明一种问题就紧接着给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样可更方便大家的阅读学习和立即知道如何应对,同时可兼顾好专栏各讲也可相对单独成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课中发展学生的推理 能力,不是去向学生搬弄逻辑术语,讲 解逻辑知识,而是要有机地渗透在各 项语言训练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运用推理去展开思维活动。笔者就教学实践所得,略述几种途径和方法: 一、挖掘内蕴因素,概括“推理”模式。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包含有简单判断推理内容的课文,教师应充分发掘,以使学生建立起相应的思维流程来。这样,抽象逻辑思维也就能较好地得到发  相似文献   

11.
论数学精神及其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也具有两种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许多远见卓识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最为关心”的正是数学的精神。美国应用数学家M·克莱因在他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也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  相似文献   

12.
一在逻辑史上,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首创了归纳法的逻辑学说,这决不是偶然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的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培根归纳法也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13.
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既是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 ,也是讲好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在政治理论课中贯彻这一原则 ,有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籍以形成的历史脉络 ,使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奠定在深厚的历史积淀基础之上 ,进而使人在逻辑力量的引导之下 ,把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找到把握现实和未来的线索和钥匙。一人们认识事物、建构和说明理论 ,通常可采用历史和逻辑这样两种不同的、但又密…  相似文献   

14.
逻辑和语言,有可能使一个人把他的顿悟交流给另一个人,所以它们是建立在最先进的思想基础之上的。知识,也正是这样以许多人的相接续的思想为根据,而使知识得以建造。通过逻辑,人们能够证明某个顿悟的真理性,于是其他人也才有可能根据它来行动。但是,逻辑和语言的结构却极其严密,以致于对那种寻求创造性突破的具有灵活性的思维来说,它们是不适宜的。当我们在用言语思维时,我们就会被言语记忆的局限性所束缚。恰恰我们现在的教育正是言语思维的倡导者,它推动了逻辑思维的高速发展,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直觉或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那么,教育留下了什么,下一步又从哪里出发呢?  相似文献   

15.
文学诞生于科学世界的尽头,它与科学讲的是人类的两种不同的经验。科学讲的是基本上可以讲清楚的事情,文学讲的则是基本上讲不清楚的事情,它只能求助于感性,因为只有感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蓄留住那无限丰富、无限微妙、无限复杂以致抽象的、理性的、逻辑的语言根本无法捕捉的东西。感性包括从直接得自感官的感觉、知觉以及超感官的直觉(第六感觉)和通常所说的感受、体验等所有未经充分理性化、逻辑化和概念化的原初心理反应。文学普遍的形态特征是感性而不是形象,在感性信息最为密集和系统的地方就形成了形象,形象只是感性结晶的一种形态,形象只是感性大海中的一座座岛屿。  相似文献   

16.
科学理论结构的几何解析是指对构成科学理论之知识元素的联结方式的几何图解,旨在以几何图形的方式表明各种知识元素在科学理论中的内在联结过程,以直观地显现科学理论所具有的内在结构性特征及其动态进化的可能趋向;而对科学理论动态发展模式的几何解析,旨在以几何图形方式勾勒几种不同科学理论发展模式动态演化的逻辑轨迹,以生动地显现科学理论进化的内在机制与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三种思维方式各有优缺点。块式思维内容丰富,链式思维逻辑严谨,条式思维便于记忆。此种结构的优点正是彼种结构的缺点。反之亦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除了继续发挥条式思维的作用外,还应该更多地运用块式思维和链式思维,发挥它们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由于语言和思维的特殊关系,任何句法结构都有它的逻辑基础。本文略谈现代汉语几种复句句式的逻辑基础。一、A,何况B “A,何况B”这种句式属递进复句。递进复句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浅入深式,如: 我不但有一个惬意的铺位,而且还有象姐姐一样的同窗呢。(喻杉《女大毕生宿舍》) 这类我们不讨论。另一类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以“A,何况B”为代表的以深证浅式。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人能够思想的标志之一。在科学研究中,想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中,由于分析性思维成了科学研究中的主导性思维方式,往往表现出对想象的排斥。特别是社会科学中的实证研究,造成了抑制人想象力的后果。与科学研究排斥想象不同,日常生活是想象最为充盈的领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正是日常生活保有了想象和促进了想象的进化,并培育了科学研究者的想象力。与人类历史的以往时代相比,风险社会表现出对想象的强烈要求,因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认识和行动都需要得到想象的支持。想象是相似性思维的构成要素,构成了相似性思维行进中的重要环节。我们从风险社会对想象的要求中可以解读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相似性思维,并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它甚至会成为这个社会中的主导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统合性范畴,其生成是由认知系统、情感系统构成的复杂体系,依循认知(意识)、情感、理性、信念、行为的递进和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国家认知的强化、国家象征的建构、科学思维的塑造、理想信念的感召成为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着力点。这4个教育矢量分别对应大学生的深层国家意识、深沉爱国情感、深刻爱国理性和深入爱国行为。四者之间相互承接、依次递进、互为统摄,共同构成了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