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艾滋     
蒋力 《传媒》2003,(1):16-17
我觉得艾滋是可怕的,但艾滋离我很远。 我觉得艾滋是陌生的,因为艾滋离我很远。 迄今为止,我认识的人中,出现了暴发户、贪污犯、诈骗犯、甚至锒铛入狱者和意外死亡者,但尚无一例艾滋病患者。 从知道艾滋这个概念到现在,大约也有十多年的光景了。我现在对艾滋的了解,大约并不比十年前更多。我认为对艾滋有一个基本的  相似文献   

2.
李琳 《新闻天地》2004,(1):32-34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儿女是6-15岁的“艾滋孤儿”,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关爱之家”。这个家庭是怎样组成的?他们如何生活?……带着诸多问题,记者近日走进了这个家庭。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艾滋痛日”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30日下午走进北京一家医院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用实际行动推进中国抗击艾滋病魔的斗争。胡锦涛在北京佑安医院与艾滋病人握手时说:“党、政府和全社会都会关爱和帮助你们,希望你们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时言平 《青年记者》2009,(23):49-49
一段时间以来,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艾滋女”闫德利自证清白扑朔迷离、央视主持人方宏进被拘留跌宕起伏。从人人唾弃的“艾滋女”到被恶意报复、遭网络谣言中伤的良家女子,从借央视主持人身份行诈骗之术的骗子到一个被逼无奈受人愚弄的好父亲,媒体的报道让受众仿佛在读曲折离奇的传奇小说或者看充满悬念的悬疑片。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艾滋女”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据报道,一个名叫“闫德利”的女子以“艾滋女”身份发表博文《我的忏悔》,称自己被检查出艾滋病,为自己的滥交而后悔。之后,又陆续发表博文讲述自己被继父强暴、去北京当小姐的悲惨经历,并曝出279个“嫖客”的电话号码。为证明博文的真实性,“她”毫不避讳地贴出艳照和全家福。一时间,“闫德利”的博文和照片引发网站的狂热转载,“艾滋女”成为网友漫骂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聂鑫森 《网络传播》2009,(12):94-94
数日来,网络上最雷人的事件,应首推“艾滋女”事件,其波及面之广,涉及人数之多,为害之烈,令人震憾。 十月十三日,网络上名为“德利”的博客里,博主“闫德利”自称患有艾滋病,曾与二百七十九名男性有过性接触,并一一公布他们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7.
由淮安市委组织部和准安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党建谈话栏目《走进现场》,开播十年,以生动的节目样式和新颖的节目内容,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全国第八届、第九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中蝉联栏目类一等奖,被评为江苏省组织工作十大创新创优成果和江苏广播电视十大名牌栏目。《走进现场》的栏目特征和创新创优做法,可总结为“十化十说”。  相似文献   

8.
红丝带     
红丝带的构想,产生于1991年4月纽约一个很小的叫做“看见艾滋(Visual AlDs)”的慈善机构,这个慈善团体由一群热爱艺术的人组成,他们希望能用他们的才能和资源,为防治这个全球流行的疾病贡献一份心力。红丝带的产生使许多关心艾滋的人及预防宣导者有了统一的象征符号,“看见艾滋”也因此和许多名人联系,使得红丝带这个象征符号很快通过媒体及各种活动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人人都成为传播者。近几年来,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成为一大社会景观,如食用碘盐成了防核辐射良方,“中非希望工程”是借慈善牟利,少林寺方丈嫖娼被抓,金庸一年内“被逝世”两次,部分新疆艾滋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疾病等事件等。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人人都成为传播者。近几年来,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成为一大社会景观,如食用碘盐成了防核辐射良方,“中非希望工程”是借慈善牟利,少林寺方丈嫖娼被抓,金庸一年内“被逝世”两次,部分新疆艾滋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疾病等事件等。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各级政府对于艾滋村的态度终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该省政府派出数十名干部进驻艾滋村,省内其它各级政府也随后跟进。一夜之间,艾滋村又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艾滋病报道成为我国媒体的长期议题之一,媒体对艾滋病人的形象塑造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但有些媒体报道并没有正确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反而给艾滋病人打上“艾滋烙印”。这种“艾滋烙印”报道方式,缺乏人关怀和平民视角。  相似文献   

13.
温凤鸣  胡钦太 《新闻传播》2009,(12):104-105
10月13日.河北一男子杨某盗用前女友的名字开设了博客,捏造其卖淫、患艾滋病和缥客发生性行为的博文,以及她的私人生活照片。14日“艾滋女”开博曝光性接触者即见诸报端包括我国四大门户网站在内的各网站贴吧纷纷转载杨某博文,同时,电视台也不放过这种吸引大量眼球的机会,纷纷报道“艾滋女事件”。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从2002年开始举办“十大环保好新闻”评选。评选活动每年一次,经专家投票,产生年度杭州市“十大环保好新闻”十篇(条)。那么,什么样的作品容易获得环保好新闻呢?  相似文献   

15.
迎接“十六大”的报道战役正在全面展开,一批经过精心策划、采写的报道渐次出现在报端,获得人们的普遍赞誉。从这些年来的“十大跨越”、“十大变化”中,人们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的变化,加深认识带来这样的巨变的方  相似文献   

16.
黄云香 《今传媒》2009,(12):96-96
因为一个并非自己所写博客的“曝光”,在北京打工的闫德利伴着“艾滋女”三字频频见诸报端。博客上公布了“279名曾与自己发生过性关系的男性手机号码,并称自己身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宣扬我国广电企业的业绩和精神,本着“科学权威、专业、公正、广泛”的原则而进行的2004中国广电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人物、国内、国外品牌评选活动,旨在从用户角度进行评判,评选出广电行业从业者心目中共同的“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人物”、“十大行业新锐”、“十大国外,国内品牌”、“十大行业资讯”以期全面映射出中国广电领域数字化发展最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去年12月24日上午十点,湖南省电视台记者黄河清把拍完的新闻片送到省电视台以后,带着连续几晚睡眠不足的倦意走进家门。一会儿,他爱人小徐说道:“河清,我从你脱下的西装衣袋里发现一只特殊信封呢!”黄河清半开玩笑地回答:“那是一家厂子给的一份补充材料。尽可放心,没什么秘密!”“谁说没秘密,你看?!”小徐说完,从信封里掏出一叠人民币。“记者同志,请看,十元一张的票子,三十张!”这下可把黄  相似文献   

19.
杜琛 《中国新闻周刊》2003,(44):56-56,58
杭州警方针对小偷的一次普通治安整顿,揭开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特殊的艾滋病群体——“艾滋扒手”团伙。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关于新疆艾滋病患者在全国以艾滋针、含艾滋血食物等方式传播艾滋病的谣言此起彼伏,隔段时间便反复出现,在民众间形成了极大的恐慌并有激起民族矛盾的潜在可能。本文从谣言的反复谈起,对新疆艾滋谣言进行综合分析,最后从信谣者的角度分析其令谣言反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