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写例话”担负着指导学生阅读和作文的任务,是前一个单元的重点读写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是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它在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篇幅和地位。那么,怎样对“读写例话”进行教学呢?根据部分优秀教师的经验和自己的反复实践.采用“自学辅导”和以下几个程序教学,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一、导明白。好的开头,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读写例话”也应与其他课文一样,要巧妙地导入课题。要做到灵活、新奇,找准学生的兴奋点,找准“读写例话”的切入点或关键处,摸清学生的疑惑点,或者前后知识的联系点。从这些“点”上开头,有创造性地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我想往下学的动机。在导入时,切勿照本宣科,或者让学生课外阅读,或者事先不备课,临场信口说。例如,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归纳  相似文献   

2.
“读写例话”是一种帮助学生根据学过的课文自己总结读写经验,获得知识和能力,并用以指导实践,进而提高读写能力的文章。教好“例话”,对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以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为例,谈谈我们对“例话”教学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读写例话”是一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的概括说明和归纳小结。“读写例话”都写得浅显明白,重点突出,便于学生通过自学,把从例话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今后的读写实践。  教材把“读写例话”安排在每组课文的后面,如何上好“读写例话”?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教师都是按教材编排的顺序完整地进行授课教学。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采取“变序”、“分散”、“系统总结”、“实践应用”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变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组课文的特点把“读写例话”调在上每一组课文前进行教学,把一些必…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期终复习可依据教材,提挈复习主线,串联复习各知识点的内容,让学生在知识的纵串横联、梳理归纳、练习强化中把握系列的知识体系,形成相关的读写能力。一、以“读写例话”为主线,在纵串横联中落实读写训练重点。“读写例话”提挈了教材的读写知识点,连成了教材的读写训练线,它是复习的主要依据。为使学生形成全册教材读写知识的整体认识,可引导通览“例话”,根据各自特点及相互关系,巧妙挖掘,合理归并,将六个“例话”归并为读写知识的四个复习点,以构成复习主线:①读文章要理清顺序、分清主次,在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教材由讲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再见了,亲人》,阅读课文《一个苹果》和读写例话与基础训练组成。教材编排上的一个特点是“三点一线”。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三点”用训练重点这条线串成一个整体,使学生从课例中得到体会,从读写例话中学到写的知识,从基础训练中得到实践。这样安排,为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写文章要有中心”,是侧重于写的指导。写文章要有中心是小学高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本组教材第一次提出这一要求。这项训练学生才起步。训练重点的落实,学生要经历凭借课例进行体会,通过例话形  相似文献   

6.
读写例话是对重点训练项目集中的概括说明和归纳小结。它与前面的导读、课例相呼应 ,形成序列 ,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读写例话的性质属于独立阅读课文 ,袁微子先生曾指出 :“至于‘读写例话’ ,……第一 ,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 ,教师只是给以引导、指点 ;第二 ,也要学到一些读写知识 ,但这些读写知识 ,是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得到的。”一、预习、准备课前预习 ,让学生自主尝试学习 ,减少在课堂上浅层次感知的时间 ,同时 ,也是为课堂教学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教学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先从例子入手 ,丰富感性认识。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读写例话是指导学生读文章和写文章的知识短文.读写例话通过具体的事例讲解读写的道理 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分清课文里哪些内容是讲道理的,哪些内容是举例子的;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例子”,明白例子说明的道理.分析“例子”是手段,明白道理才是目的 例如,学好《详写和略写》,关键在于弄懂“例话”首尾的道理.其次,读写例话教学要正确处理“例话”和“例文”的关系.如《详写和略写》是一篇例话,用来作为说明写作知识的例子的是《狼牙山五壮士》,  相似文献   

8.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读写例话”属于三类课文。但这种“三类课文”的重要性,不是一般三类课文所能比拟的。它是对每组教材重点训练项目的概括与提高。它给学生提供阅读与写作的理论指导,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指导学生学习“读写例话”可以说是高年级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究竟怎样指导学生学好“读写例话”呢?下边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教好重点课文是指导学生学好“读写例话”的关键每组教材的重点课文,是贯彻重点训练项目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好重点课文,让学生掌握好重点课文的精神实质,是指导学生学好“读写例话”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刊1997年第6期和第10期分别刊登了刘强民和黄永义两位同志关于“读写例话”的教学的文章.刘文从“读写例话属于独立阅读性质”着眼,提出了“应把大量精力放到指导学生的自学上”的观点;黄文从“读写例话的功能”和“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思考,提出了“实施读写例话的教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主张.比较二者的观点和主张,结合各自的具体例证和论说,其教学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一个突出“学生自学”,一个强调“教师主观”.笔者认为、这两种思想均有偏颇之处,为此特提出以下想法与之商榷,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10.
“读写例话”是由“例”和“话”两部分组成的.“话”是讲述读写知识,“例”是“例文”,说明“话”的实际例子.在教材中,每一篇“例话”通常侧重于读或写的一个方面、它们是交替穿插在各组课文中的.一篇“例话”就是一个训练重点,教好“例话”是落实课文训练重点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着力于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读写例话”属于三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课文知识,这就更需要自主学习.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佳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牢固掌握各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呢?在教学中一定要以训练为主线,而且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在训练过程中,教师的导要体现训练的层次,学生的学要收到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的教学郭根福一、关于读写例话的教学读写例话属于独立阅读课文的性质,它重在提示本单元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并兼有指导阅读和作文的任务。教学读写例话,应引导学生自己读懂,并从中受到启发。在教学读写例话时,必须把握以下两点:1.要把“读...  相似文献   

12.
在读写例话课文的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学生从例悟话,学会读写,对于提高读写能力、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仅以《写文章要有中心》一文为例,谈谈指导学生从例悟话、学会读写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自学,明要点。读写例话具有独立阅读的性质。它不由教师讲授,而要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读懂。因此,教学时要安排好自学环节,引导学生自学例话,理解例话内容,掌握读写要点。在教学《写文章要有中心》时,我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导学:(一)紧扣题眼,以旧带新明要点。在揭题后,紧扣题眼“中心”,联系上篇例话《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提出问题:1.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高年级课文是围绕“读写例话”这个训练重点来安排的。在进行一组课文的教学时,有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一种是首先让学生感知一、二、三类课文,然后通过“读写例话”的教学进行归纳小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运用“例话”指导读写。即经历一个从材料内容到实质规律,从部分到整体的  相似文献   

14.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材中的每组课文都安排了一个读写例话。它既提示了每组的读写训练重点,又总结了学习每组重点课文的步骤和方法,对教与学都有很强的指导性。以前,我按照教材的编排次序,在讲完每组所有的课文后,花一节课专门教“读写例话”。由于,在前面教学中,教师已经联系“读写例话”提出的阅读和写作要求,把“读写例话”的大部分内容都教给了学生。所以,教学“读写例话”时,教师就觉得无话可说,学生也感到厌烦、乏味了。  相似文献   

15.
“读写例话”是每组课文中重点训练项目的集中反映,具有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作用。读写例话的教学,一是温故知新,复习本组课文已学知识,归纳出规律性的新知识;二是触类旁通,运用规律,举一反三。读写例话的备课,也应重视这两个方面。下面以第七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例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6.
“读写例话”是关于读、写知识及其方法的概括和提炼,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理论教材。如何上好“读写例话”?我的教学体会是: 联系——拓宽教学思路。不是教这篇“读写例话”,就只在这篇中打转;教那篇,就只在那篇中打转。而是做到三个挂钩:一是与除“例文”外的有关课文挂钩;二是与前面已经学过的相关的“读写例话”挂钩;三是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挂钩。第一个挂钩,是考虑“例文”的丰富性;第二个挂钩,是考虑知识的连贯性;第三个挂钩,是考虑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如教学《分辨事物和联想》(五年制第七册第七单元),除结合例文《小音乐家扬科》外,还结合  相似文献   

17.
“读写例话”教学管见宿松隧口乡毕凉小学吴菊友从小学四年级起,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读写例适”,并配合重点课文,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知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这些倒话如果教得好,就能大大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  相似文献   

18.
本刊第六期刊登了《浅谈“读写例话”的教学》一文.文中提到“读写例话”的“教学应把大量精力放在指导学生的自学上,让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去看明白,想清楚.”笔者认为,仅仅着眼于“例话”属独立阅读的性质去设计教法,而不从“例话”本身的作用去组织教学是不足取的.现将笔者的浅知拙见作简要陈述,拟与刘强民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9.
在读写例话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与讲读课文结合起来,在训练方法、训练步骤等方面精心设计、妥善安排,引导学生把从读写例话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读写实践中去,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会起到积极作用。一、明确目的要求,把握直点,循序牙进。每篇读写例话都有明确的目的要求,要解决学生阅读和写作中的一个问题。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这一目的要求,按教材的编排体系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每篇读写例话,虽然各自独立,但又紧密联系,每一篇都在前一篇的基础上有所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现内在联系,要以相关的已有知识…  相似文献   

20.
读了刘筱峰同志《金钥匙什么时候交给学生》(《小学教学研究》八五年第三期)一文,感受颇深。刘筱峰同志主张将《读写例话》排在每组课文之前,即“早一点把金钥匙交给学生”,并将道理阐述得明白、清楚,笔者不再一一赘述。“金钥匙”是该早点交给学生,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启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肯定是适应不了新时代的形势发展的。但“金钥匙”究竟什么时候交给学生最为适宜,这就需要讨论了。刘筱峰同志认为应将《读写例话》编排在每组课文之前,这一点笔者就不敢苟同了。《读写例话》排在每组课文之前,似乎重点一目了然,易于抓住“统率全组课文的主线”。但我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