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香一瓣     
此刻,我正在教学1A第一单元中的歌谣"Daddy,Mummy,I love you",这首歌谣意在激发学生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爱!""他们是怎么爱你的呢?""天冷了,妈妈会为我添加衣服。"  相似文献   

2.
心香一瓣     
《吉林教育》2004,(3):46-47
我的家乡位于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山区小镇,我的父辈们属于20世纪60年代初“建设新林区”的一代开发者,原本冷清的农村小镇因建立林业局而从此热闹起来。当时,这里的教育还十分落后,全镇只有一所公社小学。一年后,一批中师毕业生的到来,才使林业局逐渐建立起小学和中学,但符合条件的师资还相当匮乏。不久那场“史无前  相似文献   

3.
还有几日,又到清明时节。盼望着今年清明能有雨,让老天爷也能为逝去的亲人掬几捧泪。虽说从未见江南的清明下过大雨, 可所有的清明,雨一定是淅淅沥沥,抽抽泣泣,催人泪下的。此时不知今年的清明是如何,心已经充满泪。——题记  相似文献   

4.
尹芳 《宣武教育》2004,(12):14-17
一九九五年七月,当我背上行囊,走出美丽的西师校园;当我踌躇满志,踏人北京的土地,从那时起,我便选择了教师作为我终生的职业。如今回首九年历程,却募然发现汗水、泪水交融中,不经意问我已走过教育实践与理论的艰难磨合期。但教海无涯,唯有将瓣瓣心香寄予教育这片沃土,将满腔热情喷洒予株株幼苗,才能不断进步与成长。我将一如既往的热爱我的学生,忠于我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从懵懵懂懂地跨进小学门槛,到依依不舍地走出大学校门,教过我的老师该有四十多位吧,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灵深处,给我谆谆教诲的却是在济宁师专读书时给我上写作课的张九韶老师。  张老师高高的个子,瘦削的身材,黝黑的面孔上写满了慈祥。爱穿蓝色中山装,衣服干净笔挺,一尘不染,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派地地道道的学者风度。在我们眼里,张老师的形象似乎太守旧太不赶潮流,很像一位跨越时空的古代学者。后来,见得多了,他的朴素的学究装束似乎也就成了一道风景,一见到他就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古代那些满腹经纶而又穷困潦倒的文人骚…  相似文献   

6.
2002年8月6日17时52分,著名教育艺术家、演讲家、被誉为“当代牧马人”的曲啸同志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永远地离开了他执著的教育与演讲事业。 曲啸的一生是与命运抗争的一生。 1953年,他从辽宁考入了东北师范大学,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被错划成“右派”。头顶这个沉重的“冠冕”,他到辽宁新民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7.
高庆赐老师离开人世已经整整20年了。这期间,他的音容笑貌时常还浮现在我们的脑际:他还是那样行色匆匆,仿佛看见他每天清晨照例不坐车,步行十几华里,从县华林步行到桂子山校本部上课;他还是那样兢兢业业,快速而又一丝不苟地将讲课要点板书在黑板上;他还是那样神采飞扬,操着满口标准的普通话给我们授课。  相似文献   

8.
心香三瓣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的教学建议精神,笔者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心香三瓣     
赤足走在水边,历史的潮汐荡涤着岁月的痕迹。拾起一片落花,那里存在着一个绝美的世界。一曲歌,一个英雄的背影当她将沉重的利刃举到颈边,当她消逝在滚滚东去的浪花声中,当鲜血涂红了半天的云彩,英雄哀恸,乌骓悲鸣。他要成就千秋伟业,他要把“项羽”两字刻在历史的帝王册上,然而,当四面的楚歌涌进脑海时,曾经拔山举鼎的豪迈一下子化成了无奈。一曲楚歌,便让他回忆起一生的每一次征战,每一次庆功,每一次意气风发。他的世界在粉细如丝的楚歌声中黯淡了色彩。像鹰一般飞翔的自由秋天到了,王在写诗,他是王,一个忧郁的王子,用灵动的文字诠释他要的…  相似文献   

10.
11.
正有一次,贺师在教我们书法时,由"书画同源"说到吴昌硕先生的学画过程。吴氏50岁时,开始致力于绘画,曾问道于任伯年。任先生指点他:"以你自己写石鼓文书法的本领,运用到画里去,效果一定很好。"就这样一句话,经过吴昌硕先生的努力实践,开辟了蹊径,奠定了基础,后来居然成为一个大画家。虽然,任伯年先生一直没有称吴先生是他教导过的,而吴昌硕先生到老,一直称只比自己大  相似文献   

12.
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那贫瘠的土地上默默地耕耘着。为了儿子,父亲的那一头乌发染上点点白霜;为了儿子,父亲那平坦的额上增添了道道坎坷;为了儿子,父亲那挺直的腰杆逐渐变弯……然而,心智总不开窍的我,却总不能理解父亲的伟大与无私……  相似文献   

13.
张荣国 《教育文汇》2014,(20):42-42
三十五年前,我在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曾有幸师从余恕诚老师学习唐宋文学。余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博学儒雅,善待学生。每聆听余老师上课,都是一次心灵的享受。他讲课音量不大,语速缓缓,娓娓道来,如甘冽的清泉,直注我们的心田。在余老师引领下,我们穿越时空,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和他一起体会唐诗宋词的美妙音韵,感悟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意境。  相似文献   

14.
金秀芬 《今日教育》2007,(7S):80-81
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悟”,这里作为读的对象不是简单的教师自己,而是所有从事教育行业的那个“自己”。我们这里有一面镜子,希望所有的读者都能在镜子前稍稍停下匆匆的脚步,认真看看那镜中的自己,回想一下自己走过的路,做一次灵魂上的检阅,向浅薄、虚伪、自私告别。正如照镜子洗脸一样,使自己更加光明磊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一青年作家岳庆华是我二十几年以前教过的学生。她在大学时代性格开朗活泼,聪明能干,各方面表现都好,尤其是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但她当时是否喜欢写作,我没有印象。大约是六七年以前吧,她对我说“段老师,我喜欢散文,平时爱读散文,现在也想着手写点散文,您看可以吗?”当时庆华已在一所高校任职,和我已在同一个单位共事,但我看她当时说话的神情与二十几年以前作为学生站在我面前说话时无异,我笑了。  相似文献   

16.
心香     
在江苏省滨海县蔡桥镇有一位与花草结缘的老人,他就是今年72岁的何文斗.自八十年代初病退后,他汗洒花圃,心系社会,无偿捐赠鲜花上万盆,帮助贫困户和社会闲散青年通过养花脱贫致富.何文斗在净化环境的同时,也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园丁心香     
12(戏春》何维请大理市青少年艺术学校园丁心香  相似文献   

18.
阳光心香     
金乾波 《上海教育》2004,(4S):63-63
  相似文献   

19.
园丁心香     
~~园丁心香  相似文献   

20.
教坛心香     
张虹 《中学教育》2004,(2):43-44
我的一次“下水”作文晚自习前两分钟,我走进教室。学生们一看见我,马上变得愁眉不展,几个学生小声咕哝道:“又是作文课!”我半开玩笑说:“作文有什么难,看把你们愁的。”有个大胆的男生接过我的话茬:“老师,敢情你现在脱离苦海,不用再写作文,我们每写一次作文要死好几亿个脑细胞呢!”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