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铁芳 《湖南教育》2004,(1):13-13,39
今天,我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了,我们的教育实践不能止于简单的知识技能授受,也不能止于对现成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搬来,而要更多地依赖于我们自身对教育教学的参与性、创造性理解,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的鲜活理念与实践智慧。当我们固守于我们既有的教育理念,甚至是极为有限的那些关于教育的“大话”、“套话”、“老话”,而缺乏智慧、深邃的心灵撞击时,我们的心底便很难滋生激励我们自身的教育生活实践的鲜活理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鲜活的教育智慧来自于我们对外在世界的开放,来自我们的实践反思,来自于我们广泛的阅读,更…  相似文献   

2.
董洪华 《家教世界》2013,(9X):32-32
<正>当前媒介已经成为儿童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对儿童发展的深刻影响也备受研究者关注。正如大卫·帕金翰所言":我们必须有勇气准备让他们来对付这个世界,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按照自身的特点积极地参与这个世界。"[1]与此同时,幼儿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在实践中却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家长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等都滞后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在媒介素养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采用"融合方式"经过半年的实践研究,在幼儿家庭媒介素养教育领域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韩春红  戴琳 《幼儿教育》2012,(Z4):12-13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后,教育就被看作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能光靠说教。在多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中,我们认  相似文献   

4.
以上关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宏观论证与微观分析,为我们承上启下理解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实践基础。立足于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是一个在美、真、善理念主导下的通过改变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来改变人的外在物质世界的最优化开发人类创造潜能的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 ,我国高等教育许多办学理念与WTO的教育服务贸易规则不相适应 ,我们必须在教育服务贸易视野下实现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向市场观、开放观、服务观、生态观的转变 ,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服务战中赢得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6.
《人生十六七》2011,(6):58-59
21世纪,互联网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很多看法,也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同时让我们意识到,新的教学理念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中国统一教育网秉承“好教育成就好家庭”的教育理念。在全国开展“家庭教育主题讲座”,为众多迷茫中的家长带来了光明,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这一全新教育理念.随着全纳教育研究的深入,全纳教育的广泛含义,已超出特殊教育领域,而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紧密联系,拓展到整个教育领域,并引起了人们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全纳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8.
卞玉 《教育》2012,(7):58-59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借鉴国外优秀管理经验,2010年9月27日至10月22日,在辽宁大连市中山区政府支持、中山区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一行8位校长和两位英语教师赴英国北林肯郡进行教育研修考察,通过了解当地学校及核心课程培训,大家受益颇丰。英国教育的人文视野、开放教育、素质课堂、平民思想、踏实作风,使我们深刻领悟了英国的教育为什么能长久地矗立在世界教育的高地上。  相似文献   

9.
挪威是世界上特殊教育发达国家。20世纪70至80年代,挪威提出的"正常化、一体化"教育理念对世界特殊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世纪后,挪威在全纳教育发展方面又走在了世界前列。尤其是他们的聋教育哲学观以及融合教育形态下聋教育模式,也许代表着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作者M.H.Dalbye是维特兰(Vteland)学校校长,自1978年从事聋教育,亲历了聋教育30多年的发展变化。这篇文章是作者2011年10月给中国西部SigAm双语聋教育考察团的培训讲话,介绍挪威最新的聋教育理念以及全纳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6年第1期曾回顾了2005年全球重大教育事件,并预测了世界教育朝着人文、创新、融合、务实方向发展的大趋势。2006年底,当我们再次回顾世界教育时.更多地站在中国教育的立场上分析.希望读者能对世界教育的发展热点与趋势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这也将是《世界教育信息》今后报道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佳 《内蒙古教育》2014,(10):57-58
正一、蒙台梭利本土化的提出及意义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近百年来,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引进蒙台梭利教学法后一直在模仿和探索蒙台梭利物质环境的创设,但由于没有真正弄清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原理,在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引起了一些误解。我们认为,今天的幼儿教育改革更应该广纳百家的优点,吸纳什么,如何吸纳,单凭对外国的教育模式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2.
刘京海 《上海教育》2009,(13):38-39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如此,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在先进教育的融合中,忽视或者拒绝中国元素的传承,是有罪过的。 不能简单地说西方教育要看东方教育,我们东方教育也必须看西方教育,走东西方教育整合之路,才是我们的教育发展之路。 我们可以从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来重新审视或演绎中国传统教育,这样,中国传统教育这个宝库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所蕴含的“学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并不是回归日常生活或者个体生活,更不是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直接对立。从哲学视角正确理解“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的关系,有助于引导我们走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误区,把握回归的限度,构建积极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3,(30):F0002-F0002
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讲述了作者在国外华德福学校的见闻,下篇记录了她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的甘苦。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华德福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同时可以感受到华德福人对华德福事业的热爱,以及与孩子一同成长带给我们的感动。1919年,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于德国斯图加特创立,这所学校办得很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被认为是未来教育的典范。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念的学校都被称为华德福学校,也被称为鲁道夫·斯坦纳学校。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根据2000年德国华德福教育友好协会的统计,全球已有876所华德福学校,2000多所华德福幼儿园,300所矫正教育和社会治疗机构。作为非主流教育,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充分肯定和推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个性化教育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借鉴和吸纳理念越来越和世界接轨。本文试图从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师面体会融入其中的宽容理念。创新教育等世界教育理念的嬗变,现代课程一些世界上普遍的教育理念,使中国的教育色的转变、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和综合性等方面体会融入其中的宽容理念。  相似文献   

16.
学校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严重,警醒我们要突出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我国的学校安全教育要跟上世界"主动安全"的主流理念,在法规制定、教育实践和安防技术辅助方面要不断改进和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人在思考教育的秘密,这些秘密定格在文本中,就形成了《彼岸的教育》这样一本全球视角、理念崭新的教育专著。书中所有文章的原始资料均来自国外教育主流媒体以及各大研究机构、智囊机构的官方网站。编者指出:其他国家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是我们思考教育问题不可缺少的参照。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能否与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智慧相遇,能否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教育动态,能否亲身领悟国外同行的创意与实践,将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世界强国首先是高教强国;发达国家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理念的创新。依据教育理念分野,世界高等教育分为两大体系和三种教育传统。两大体系是指罗马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前者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是提供了职业教育理念、专业教育理念、学术教育理念(教学科研结合)、产学结合教育理念。后者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是提供了自由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理念、学术教育理念(研究型大学)、服务社会教育理念。三种教育传统是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学术教育。这三种教育传统构成了大学的文化基因,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文化基因的遗传和当代环境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不同的教育理念会给我们不同的启示,我们应吸收其精髓,融会它,发展它。瑞吉欧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课程观等方面体现了瑞吉欧的教育特色,将其融入中国文化背景中,以便更好的在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中新两国为追求卓越教育质量,都在不断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做法。本文从美国《教育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体现的核心价值观角度对两国的教育管理理念、教育战略规划理念、教育关注焦点、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教育绩效管理理念等5个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出了中新两国教育理念上存在的明显差异,并就新加坡卓越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启示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