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莉 《今日教育》2007,(2S):45-46
“1千米到底有多长?”说实在的。很多大人,甚至是数学老师对此也毫无把握。我问过他们原因,他们都说:这是读书的时候数感和空间观念没有建立好.因为当时数学老师没有带领他们实地走一走.而都是在教室里、黑板上纸上谈兵。我不禁扪心自问:难道我也要让我的学生有这种遗憾吗?仅仅因为带领学生出教室走一走太过麻烦,就放弃了吗?不,我不能!  相似文献   

2.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8,(9):F0004-F0004
“100万有多大?”是个怪问题.100万就是100万嘛.据说这是要形成“数感”.哦,这个连专家们都争论不休的“数感”,已经付诸实践了.于是,“100万有多大?”进入7年级数学课程,有大块文章发表,有博士论文研究.一个公开发表的教案,让学生研究“100万粒米有多少?”实际上,成人也不知道其答案,因为没有用.更令人称奇的是,问学生“100万人民币要用多大的箱子装?”  相似文献   

3.
朱泰松 《教育文汇》2007,(10):43-44
不知不觉间,我已教了10年语文了。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和身边的同事们仿佛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教师教学用书》上关于文章的解析忠实且惟恐不能忠实地搬给我们的学生,有时甚至担心学生的理解与“教参”相悖了。可笑吗?不,可悲!阅读本该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而这种以“教参”为准绳的思维模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多少有益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4.
解决职高教参难──功夫在诗外湖南毛鹏飞教参是指按照各学科课本分册编写的辅导教师教学的用书.目前.职高专业、学科门类多,教材未统一.教参奇缺,教师课本在手,深感“教参缺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人说多编几本书就可以了,而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功夫在...  相似文献   

5.
一、论争 世纪之交以来。我国教育界的思想空前解放,许多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受到审视、质疑。对“教学参考书”的反思便是一例。新课改背景下教参功能何在?有无存在价值?笔者检索到10余年来探讨语文教参的论文200多篇.其中有70多篇论述语文教参功能及使用问题。焦点之一是争论“语文教参存废”。有人严厉抨击教参的弊端,主张“废除语文教参”:  相似文献   

6.
这句话是疑问句吗?山东省菏泽市21中学黄体强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三册(以下简称《教参书》),在分析《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讲道:“作者写这一事例(指松骨峰战斗),还采用先记叙后议论的方法,创造极其庄严肃穆的气氛,再用一个疑问句、两个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语文》第二册(必修)《五人墓碑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教参》上注释为:“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显然《教参》上把“过”释为“经过”。这样理解准确吗?笔者揣摩再三,觉得不妥。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接连听了几堂语文公开课。尽管这些公开课上得很花哨,但我总觉得有些什么不对劲,有很大“作秀”的成分,没有做到真正的启发式教学。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老师设框框,学生套框框”的原因不可忽视。那就是别看语文执教者们用尽了五花八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却始终没改变老师背教参,念教参,学生记标准答案,套标准答案这一轮回。老师给学生留下的思维空间小,思考时间少,束缚了教学的活力。从小学到高中的课堂中,我们都能体会到老师那种浓浓的念教参,背教参,用教参所告诉的一切束缚学生思维的味道。甚至有些老师战战兢兢,恐…  相似文献   

9.
关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笔者一直有这样的困惑: 1.学生怎么会有“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等于长、宽厘米数的乘积”这一体验的?让学生完成相应的摆摆、想想、画画、说说活动后,学生似乎很快就探究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活动就会有这样的体验并且很深刻吗?能以成人的眼光审视儿童的体验吗?  相似文献   

10.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课后有一道练习,题为“门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贾雨村在见面之初一连问了他哪些话?为什么要一再询问?他果真是不知‘何故’、不知‘何为’吗?”略过“门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单说贾雨村。贾雨村在与门子见面之初问了“方才何故不令发签?”和“何为‘护官符’?”这么两句话。至于“他果真是不知‘何故’、不知‘何为’吗?”这一问题,教参的答案是这样的:“他一再询问,意在借机打探,了解其中‘真情’。对‘护官符’是明知故问,可见其狡猾。”笔者认为此答案中的“明知故问,可见其狡猾”的理解过于生硬,有失偏…  相似文献   

11.
下课后,许多教师总爱这样问自己:“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课上,我的学生快乐吗?他们在课中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得到了享受吗?”两种不同的反思角度.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赞可夫说过:“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才能和禀赋。”然而,当我们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却分明看到了以下令人深思的镜头。  相似文献   

12.
你会学习吗     
下面有12个问题,是帮助你检查自己对学习的重视程度的,你可以自测一下。请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道题后作出“是”、“基本是”、“基本不是”或“否”的回答。1.你经常按照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和总结这几个环节进行学习吗?2.你能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吗?3.你经常读一些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吗?4.你经常琢磨老师讲课的思路吗?5.你学习时重视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吗?6.你经常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吗?7.你喜欢讨论或辩论问题吗?8.你是否经常主动发现问题并努力去寻求答案?9.你经常积累学习资料(如写…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个案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在课前备课时.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学生单从表面理解.一定会“离题万里”.故在教案设计时特别作个批注。果不其然.当学生读到“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时.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碰壁’是什么意思?”我没急着回答,而是笑着对大家说:“问得好.‘碰壁’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掀起了议论热潮:  相似文献   

14.
王先林 《阅读与鉴赏》2007,(12):55-55,76
赏读《触龙说赵太后》,很容易为赵太后的“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一语所惊诧。“惊”的是赵太后怎说出这等市井话语,“诧”的是她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教参也就此界定她是一个顽固、专横的国君。教参归教参,试问一句,赵太后为什么要“唾”那些为国强谏的大臣,为自己招来骂名?走进文本,深入到赵太后的背后,会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15.
《詹天佑》教学三题江苏蒋俊兴教完《詹天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什么先写“爱国”,再写“杰出”?2.“中部凿井法”,为什么凿井,凿几口井?3.“人字形线路”不是既费财力,又费时间吗?其实,细细想来,学生提出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常建虎 《陕西教育》2011,(1):108-109
“天下作文一大套,就看你会套不会套”.考前背背抄抄.考时改一改、套一套,这就是许多地方现行应对作文考试的一大“绝招”.毋庸置疑.就现行的高考、中考的改卷形式,这确有一声成效.尤其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更是一条捷径.但学生作文能力却没有真正提高.而作文就在这一道道工序中加工出来,能有创新、能有个性张扬吗?能对学生进行真正的做人的根本教育吗?  相似文献   

17.
一、培养学生会说“不”培养学生会说“不”是迈出总是附和教师的第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可以否定教师的,比如原则性问题或道德教育就不属于这一类,这里说的仅仅是知识性方面的东西。一开始,可以问一些有提示性的话语,如,你们同意老师的做法吗?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有不同的意见吗?有不同的想法吗?有不同的做法或方法吗?还可以用些更具有鼓励性的语句:谁有更好的方法?谁有更简便的想法?谁有比老师更巧妙的方法?在做法上,教师还可以有时候故意说错或板书错误,让学生有意无意地发现这个错误并及时纠正。例如,在教…  相似文献   

18.
杨荣平 《师道》2005,(10):13-13
老师们下课前常会对学生说两句话:你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说实话,我真希望学生懂了,但又害怕学生说“没问题”.因为“没问题”往往会掩盖许多问题。不信,去问问学生,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的问题多多.难怪很多老师课后大呼“没想到、没想到”。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效吗?”“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篇课文怎样解读才算到位?在以应试为目的的旧教育模式下。“标准答案”一统天下。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一篇课文让学生读什么,读到什么程度,教师只要根据“教参”的提示把有关课文的方方面面知识或答案“转述”给学生。学生只需记住这些知识或答案能够对付考试就行了。所谓阅读教学.其实只是“教参”的读者在阅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阅读的结果。教师的全部工作也只是当好“教参”的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中介人”而已。有人把教师讥为“二道贩子”.道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尴尬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