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范畴的考察和论述,标志着无产阶级科学国家观的建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是在对前人国家学说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并在对资产阶级国家观的扬弃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无产阶级的国家学说.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经历了一个理论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3.
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科学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从《莱茵报》时期到1843 年10 月,包括经验假设、理论论证和经验确证三个阶段。在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理论的形成中,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相互交织,逻辑方法与实证方法被同时运用,但文章着重论述了经验知识的重大作用,并强调指出在这一理论形成中马克思运用了实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国家观是关于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国家理想、国家与社会关系等的观念和理论体系.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对国家理论做出过相关论述.本文拟就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国家理论方面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孙波  裴根  郑晶晶 《文教资料》2005,4(26):137-139
本文立足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变化了的现实,从国家的阶级基础、统治方式、国家职能以及危机形式等方面追踪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历史嬗变,力图阐释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继承、发展抑或修正。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扬弃黑格尔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理论,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确立了市民社会的基础地位与国家为市民社会服务的立场,展示了国家权力逐渐回归社会的方向。这一思想对于我国树立科学的社会——国家观,构建一个与国家适度分离而又良性互动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民族—国家”的论述是霍布斯鲍姆最重要的国家学说,它是对马克思国家学说在形式上存在空白的填补。霍布斯鲍姆认为马克思的国家观始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学说,他承认这种国家观是建立在对正统政治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的;霍布斯鲍姆肯定了马克思在国家问题与革命问题上的关联性,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相对独立性的理解,并以此出发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家观点上的回避以及在形式上的空白;他认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现代性,是由居于上位的资产阶级所创建,但也一定要观照一般人的看法,更要依赖非暴力的方式使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获得集体认同。  相似文献   

8.
9.
马克思与卢梭的国家观具有二重关系:继承渊源关系和创新超越关系。从前者可以看出,卢梭的政治哲学,尤其是国家思想,是马克思新型政治哲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从后者可以看出,马克思根本性地改造和超越了卢梭的政治哲学,并进行了重大的理论创新:一方面,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新唯物论、唯物史观;另一方面,马克思对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国家观,赋予了新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及其当代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发掘“各个时期”的历史之迷 ,而在于更深刻地研究人们生活于其间的“这一个”社会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对社会历史的分析要实现“实然”和“应然”的统一 ,具体地分析社会历史进程。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这一思想 ,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当代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这部手稿中论述的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三种所有制有本质差别的观点提出质疑.并认为一、三种所有制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相同,都是与原始公社所有制有密切关系的残余形式;二、三种所有制既不是奴隶制,也不是农奴制,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三种所有制与奴隶制和农奴制同时并存着;三、原始社会的残余有惊人的坚韧性和耐久性,亚细亚的所有制中无奴隶制和农奴制,也无专制政府和以专制君主为代表的国有制,但亚细亚生产方式或东方社会中有专制政府及其国有制,同时也有亚细亚的所有制,因此,亚细亚所有制不等于亚细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2.
国家的发展一直都是我们学界中关注的重点,因为我们身处于国家之中并深受国家政策,方针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与社会治理却是最近。所以我在这要阐述的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理论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指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刚 《天中学刊》2015,30(1):38-43
国家概念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是分析政治现象和构建政治理论的逻辑原点。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近代得以形成,而后在当代又历经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赋以新内涵、被行为主义政治学规避、被回归国家学派拾起等不同境遇。国家概念在学界存在歧义,是不争的事实,学者们往往从伦理主义、组织主义和功能主义等多重视角来解读它。马克思的国家概念保持了近代以来的思想传统,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范畴,国家既是功能性的统治工具也是制度性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围绕"体系的二重化"、"逻辑的神秘主义"和"现实的主体变成单纯的名称"三个主题对黑格尔国家观进行了批判,不仅把被黑氏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逻辑重新颠倒了过来,而且生发出科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幻象的诸多政治哲学道口。但作为一部思想实验性文本,马克思在同黑格尔的思想较量中,还未真正理解黑格尔国家观中深邃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条件。从历史中汲取国家治理的智慧,从哲学视角再探国家治理现代化,基于马克思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结合中国实际,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拓宽国家治理思路,为社会发展提供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以前关注最多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一条道路 ,他晚年致力于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研究 ,提出了东方落后国家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使东方落后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并且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的国家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文教资料》2011,(28):98-99
马克思虽然对国家问题没有进行专门的论著,但是他关于国家的思想已经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本文对马克思国家理论形成的历史轨迹进行了梳理,探究了马克思国家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并论述了马克思的国家消亡理论。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必然由民族的、国家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和拓展了这一理论。这种继承、丰富和拓展首先表现在重新认识资本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这三个方面;其次,这种继承、丰富和拓展还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同世界各国交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理论贯穿葛兰西国家观研究始终,故称其国家观为"市民社会"国家观。葛兰西"市民社会"国家观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展,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区别在于国家的概念、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消亡等方面。葛兰西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探讨国家问题,为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参考,但受其理论缺陷的限制,未能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的国家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国家最终要变成为完全服从于社会的机关,而中国社会中一些代表国家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却借用国家公权在谋取自己的“特殊利益”,并把这一利益凌驾于社会和人民利益之上。为防止这种人民权力的异化现象,就必须制定廉政法规,以净化党员干部队伍。同时,也要赋予监督机关和人民群众监督并能罢免国家机关违法公职人员之权利,这样,社会主义的大业才能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