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预习课文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如何进行课文预习呢?一浏览全文,了解大意将课文通篇浏览一遍,约略知道课文写的是谁,或写的什么事,或介绍的是什么事物,大致表现了什么中心,做到心中略知一二,达到了解大意的目的。二解决生词障碍预习课文时,可同时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对课文语言的感受积累、运用的过程。然而 ,当前阅读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往往只停留在“理解”这一层面上 ,即停留在感悟阶段。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语言 ,说课文中的语言 ,记课文中的语言 ,用课文中的语言 ,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而是在内容上大做文章 ,消耗大量宝贵的时间 ,以致教完一篇课文 ,学生只理解一些内容和浅显的语文知识 ,课文没有读熟 ,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印象不深 ,更谈不上正确地运用语言了 ,因而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如何加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呢 ?本…  相似文献   

3.
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多年的小学教学实践中 ,我们一直把语文课分为阅读课和作文课。阅读课读课文 ,侧重于“阅读理解”,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作文课写作文 ,侧重于“运用表达”,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这样的分工 ,表面看似乎很合理 :学生阅读课文时理解了课文中语言 (包括词语和句子 ) ,以及课文中包含的表达方法 ,然后在作文课上加以运用 ;阅读课侧重于语言材料的内化 ,作文课则侧重于语言材料的外化。从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 ,形成互补 ,构成完整的语言学习的系统。然而深入分析 ,就会发现这一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上 ,即学生理解了课文…  相似文献   

4.
<正>一、重视语文课堂对学生语言积累的主阵地作用1.课文阅读促积累。毋庸置疑,读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很好的例子能充分告诉我们"读"对于掌握语言的重要帮助作用。只有大量的阅读,读通了、读熟了,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做到其义自见,才能让每一篇课文都能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读课文并不是一遍一遍的只读文字,而应该是在真正的理解了每句话的基础上的阅  相似文献   

5.
一篇“一定和我一样会被深深打动”的课文,结果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令我始料不及”,其原因就是教师没能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规定情境”。学生对商人、江洋大盗有他自己的经验性认识,奸猾、贪婪、凶狠等概念影响着他对课文的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6.
要把常识性课文上成语言训练课齐金婷常识性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数量。目前,此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泛泛地串讲,教师费力费时,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二是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常识课,忽略了语文基本功训练。如何搞好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呢,一、针对...  相似文献   

7.
初中课文重难点确定与突破[重难点确定]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因此,领会本文的逻辑顺序应该是教学的重点。这是三种说明顺序中最复杂的,因而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在介绍物候这一自然现象时,本文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因此,掌握举例子的方法也是教学的重点。[重难点突破]I.教法建议1.引入新课,介绍文体知识提问:这篇课文的内容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该提问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在感性的基础上巩固说明文这一文体。讨论后明确:以前我们学过的课文大部分…  相似文献   

8.
教学语言一得古浪县二中孙志远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很多,同一语意,表达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我通过下述三种说法来观察学生最易接受哪种:(1)看课文第一段。(2)请看课文第一段。(3)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一段。结果发现最为他们接受的是(3)。学生在每一...  相似文献   

9.
《海滨小城》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字字珠玑、文质兼美,是发展学生审美素质,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那么,怎样在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美育渗透呢?一、由图及文,感知美。课文插图以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示了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0.
须强 《上海教育》2000,(7):49-49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则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范例。能否引导学生把正确规范的课文语言在积累内存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  相似文献   

11.
《飞机遇险的时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时,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他人的感人事迹。第5自然段是课文重点段,下面是一位语文教师真实的教学实录:师:……周恩来有没有慌?生:没有。师:他不但自己没有慌,还怎么样?生:还帮助了小杨梅。师:从而可以看出周恩来有什么品质?  相似文献   

12.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艺术化的语言,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选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课文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3.
一、为何要迁移目前的语文教学,仍存在一种普遍现象:教师每上一篇课文,总要耗费很多时间,先将之掰开,咬碎嚼烂,再围绕本课进行大量练习,学生在这种程式化的冗长的解读与训练中畏首畏尾,处于被动地位。至于课文与以往课文、句子与以往句子、词语与以往词语之间等有些什么联系,则根本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对于学过的课  相似文献   

14.
"呼唤本色语文,追求语文本真","用语文的方式教学语文","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就抓住"语言"这个核心,在教学中也会有偏差。其主要体现在过多地注重于语言内容与情感的感悟与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哪些地方深深打动了你?"诸如此类的问题引领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要深读课文,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避免繁琐的分析,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可以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围绕课文题目,紧扣中心语句,精学一段课文,强化一处细节的方法,引导学生精读分析,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16.
品味一篇课文的语言之美,应该从分析推敲词语开始。具体方法:换词比较,揣摩课文字词运用之妙;辨别重复出现的字词或短语,体会作者用意;紧扣词眼,理解句子含义、课文主题。  相似文献   

17.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除了要重视朗读、背诵、复述、作文等训练之外,还应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拓宽训练渠道,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一)表演课文。理解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表演课文既可使教师了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又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表演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一般对话,也可以是一个动作、一  相似文献   

18.
语文八册第七课《手》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课文。课文以主要的篇幅描述技术组长陈秉正老人的手。通过对他一双久经磨炼,饱历风霜、坚实能干的手的描述,深情地赞颂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可贵品质。文章虽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写的,但让人读起来却感到生动、深刻。陈秉正老人的一双手以及他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给人留下了亲切难忘的印象。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是读懂和深入领会课文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想着重有关手的描述部分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几点做法一、凭借课文句子来识字对那些抽象的难懂的字词,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句子中去认识,既易于理解又利于准确运用。二、借助课文彩图来识字一年好课文绝大多数都配有柏应的彩图。利用这一优势启发学生说话,从中教学生字是有效的。三、通过句子...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课文阅读教学占据了小半壁江山。而阅读课教学,应该包括处理好课文理解活动的基础上组织语言学习活动。课文阅读教学若是人的“大拇指”的话,那么语言点教学则是“食指”,“拇指”加上“食指”,才能确保课文阅读教学这张大手运行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