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等三角形"一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数学《几何》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一、设计理念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为目的,从图形的变换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发现、论证和应用,逐步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层深入.  相似文献   

2.
正一、综合与实践内容丰富重在激发兴趣1.综合与实践内容可以是课本知识的延续。例如,在学生学完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可以设计一节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活动课。学生本以为有三条边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但在用不同长短的小棒、吸管等材料自主围摆三角形的活动中,发现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使他们感到惊异、迷惑:"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的三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迫不及待地提出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是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内容"全等三角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第1节.1.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获得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体验.建立对应概念,掌握寻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22~24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3题.[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角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的,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学习活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2.使学生会画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等边三角形"定义及"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基础上,边和角两个角度来学习"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等边三角形的第二个判定.本人对教学的引入、探究、应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刻反思.一、知识回顾,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以及画高的方法。理解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和钝角三角形钝角所对的边上的高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通过平移顶点,找到新的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帮助学生感知这两种高,加深了学生对高的本质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内容"全等三角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第1节.1.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获得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体验.建  相似文献   

9.
荆宝满 《中小学电教》2008,(11):137-138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在三角形的探索分类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学完本节内容,能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更清晰的三角形表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测量旗杆的高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之后安排的一节活动课,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三角形相似的有关知识。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弄清测量的基本原理,进而更好地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内容,了解图形相似的应用价值。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能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2.能力目标———在分组合作活动以及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倡导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广阔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内化,在亲身体验中收获、创新,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吸引方式1.兴趣吸引式课堂教学首先要吸引学生,聚集他们的目光,抓住他们的心,这样学生才能跟随教师走进知识的殿堂。再好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愿听不爱学,教师的传授只能成为空谈,因而在开课之前的导言部分要精心设制。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时,当教师对三角形下定义时,说:"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由此可以延伸到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一个看似容易却较难教学的小学数学经典内容。在教学时,很多教师不经意中就会踏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比较常见的有:混淆上下位概念、导入设计简单、逻辑关系不清、低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只有在真正了解学情、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知识探究过程,才能有效避免各种误区的出现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4.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是指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精心创设语言交际情境,合理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形成自己的见解与感悟,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体验学习的同时发展思维水平,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体验性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包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共4节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并能计算出它的面积;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二、各节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教材分析教材通过主题图引出一个长方形和一…  相似文献   

16.
<正>前段时间,笔者在市里开设了一节观摩课,课题是"任意角三角函数".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所以本节课属于下上位关系的学习.怎样讲解,才能让学生觉得新学习的知识与初中的不矛盾,是合理的,尤其在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活动环节上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这节课的程序是:先复习初中所学知识,要求学生注意到锐角三角函数实质是  相似文献   

17.
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让学生处于最佳学习情境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主动接受、领会和掌握的目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内、课外处在最佳情境状态下,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笔者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创设情境的尝试,将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将本节内容与本节知识向课外延伸,将本节内容与本节知识相关联,利用所学知识展开丰富有趣的遐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冬娟 《江苏教育》2012,(Z3):60-62
【设计理念】1.学生是最鲜活的教学资源。"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本质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因此,学生对三角形认识的前期积累和学习过程中的生成资源是展开"认识三角形"数学活动不同阶段的逻辑起点。2.教师是最给力的合作伙伴。"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当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理解走进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必修5中"解三角形"的一节内容.本节在有关三角形、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研究,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本节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联系紧密,涉及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体验学习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一学习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体验学习是体验的转换并形成知识技能的过程。"小学体育体验学习教学程序"是一种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上,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辩证地统一起来。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提供身体练习活动的素材,通过教师系统的情境设计,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