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潘镛先生著的《隋唐时期的运河与漕运》一书,即将由三秦出版社出版、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出版发行室发行。该书除前言、结语外,共三章、十节,内容包括:《隋唐以前河运的历史回顾》、《隋代南北大运河的形成及其漕运》和《唐代的运河与漕运》。书中附有示意图8幅和照片10幅。  相似文献   

2.
董乐乐 《语文知识》2010,(4):106-107
天竺僧人阁那崛多翻译的《佛本行集经》是隋代汉译佛经中较有代表性的经典,书中语言很有特色,颇有研究价值。本文试图对经中的几个词语进行考释,以期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切韵》的产生是隋代音韵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对应,隋代诗人在创作实践中也有意识地追求声韵的和谐圆美。对隋代现存诗歌押韵情况进行考察,总结其押韵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隋诗在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诗品》流传、研究的历史,可分三个时期。从隋到清是第一时期。以下对第一时期的流传、研究史作一番勾稽评论。一、隋代:刘善经《四声论》的挑战广义上的《诗品》研究,第一次对《诗品》提出批评的是隋代的刘善经。那是钟嵘谢世,隋朝建立,《诗品》传世六十多年的事:刘善经著《四声论》,批驳《诗品》的声律观点。早在齐永明年间,当钟嵘还是年轻太学生的时候,沈约、王融、谢眺等人便同声相求,进行四声制韵、文用宫商的试验。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还宣称:“自骚人以来,此秘未睹”,而“妙达此旨,  相似文献   

5.
刘屹 《家教指南》2001,(4):138-144
在质疑《变化经》"汉末成书说"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根据南北朝末和唐宋道书,试着将敦煌本卷首残缺部分补齐.然后重点从经中老子具有绝对之先的地位和老子平王时出关说展开讨论,提出《变化经》应该成书于南北朝末至隋代,而非汉末成书.  相似文献   

6.
“一分为二”观念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为二”观念的起源朱炳祥,普珍“一分为二”的命题是中国哲学范畴系统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一分为二”作为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述,那是比较晚的。隋代学者杨上善在注释《黄帝内经》时说:“一分为二,谓之大地也。”北宋哲学家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说:“是...  相似文献   

7.
《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是一部反映隋代当时藏书和梁代以前图书流通情况的全国综合性图书目录,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它的参考价值之广泛,在图书分类史、目录学史、文化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于《隋志》和《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一样地重视,研究比较充分和深入,发表了一些论文。论文中,论者对一些问题持不同意见。其中一些意见,我们认为与原志的实际情况不符,有必要提出来加以辨正。一、《隋志》对著录书的分类《隋志》对所著录的图书怎样分类?绝大多数人认为是采用四部分类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阐释《西极天马歌》《鸟孙公主歌》为西域屯垦戍边诗的萌芽;二是论述隋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的特征,认为隋代杨素的《出塞》(其二)为亲历西域之作,从而突破了魏晋六朝同类作品的创作传统。  相似文献   

9.
上篇安岳石窟造像源流初探一、造像时间《通志略》:“梁普通二年(521年),招提寺刹下铭”,在安岳县。《蜀中名胜记》卷三十安岳县有:“梁普通(年)中,义州刺史临汝侯赐群獠《金缕卷书》。”由北路(丝路)传入之佛教,自魏、晋以来已盛行于四川。四川最早的佛教造像,早见于乐山市岩墓中。麻浩崖与柿子湾两处岩墓中均有浮雕佛像。此足以证明佛教造像早在东汉时已流行。成都市龙泉山摩岩刻《北周文王造佛道二像碑》及万佛寺等处的南北朝石雕佛像尤足以证实魏晋以来,四川佛像雕刻已盛行。安岳县佛窟可能始自北周。小千佛寨《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变窟造像的雕造风格近似隋代(或唐初)。又有“隋开皇十三年”题记。可以肯定安岳佛窟早造于隋代。  相似文献   

10.
王通是隋代儒家学者,《隋书》未为王通立传,《新唐书·王绩传》说:“兄通,隋末大儒也。”《旧唐书·王勃传》也提到王通,说其祖王通“依《孔子家语》、扬雄《法言》例,为客主对答之说,号曰《中说》。”足见王通是唐初王绩、王勃家族中的一位著名学者。王通卒后,其弟王凝及其子王福畤编次王通的遗说,成为《中说》一书,亦称《文中子中说》。《中说》实际上是王通的言行录,书中内容模仿《论语》。在《论语》中称孔子为“子”,在《中说》中亦称王通为’子”。叙述王通的行迹,亦模拟孔子,如孔子最好的弟子颜渊早死,王通也有一个最好的学生早死,这就令人感到可笑了。但是孔子活了七十多岁,王通却享年不永,这就不能与孔子相比了。  相似文献   

11.
<正>【导语】蒲城碑林有一个著名的隋代墓志,叫《苏孝慈墓志》。在中国书法史上,隋代的书法作品有这么几个代表:一个是河北正定的《龙藏寺碑》,一个是陕西的《苏孝慈墓志》,还有一个是《董美人墓志》,但《董美人墓志》碑石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苏孝慈墓志》就是从陕西蒲城县的苏坊乡出土的,所  相似文献   

12.
《北堂书钞》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类书,是我国古代的大型参考工具书。《北堂书钞·乐部》保存了隋以前大量的音乐文献。研究《北堂书钞·乐部》文献对今天的音乐史研究具有极大的帮助。本文以《北堂书钞·乐部》原注本和孔注本的引书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北堂书钞·乐部》的引书情况作以整理,发现并探讨《北堂书钞·乐部》的引书情况变化的现象、特点及原因,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准备。  相似文献   

13.
罗曼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2):89-91,112
《隋代墓志铭汇考》是研究隋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但其释文仍有疏漏之处,主要有文字可识而未释、文字误释等。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文言文选读教材中,有一篇《牛弘笃学》的短文,说的是隋代重臣、著名学者牛弘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也手不离书的故事。据史书记载,牛弘字里仁,生于西魏文帝大统十年(公元545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是东汉初期名将、护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KJV英译本《圣经》中《雅各书》一卷全部文本,自建小型语料库,通过现代计算机语料库检索技术,对《雅各书》从词表、词簇、搭配、共现、语义韵等方面分析其词汇特征,进一步研究该经文的用词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关于《葬书》的作者及成书时代问题,历来被学者们视为学界一大难题。时至今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没有完全统一。学者们对《葬书》作者考证的结果比较一致,认为郭璞不是《葬书》的作者,但对于《葬书》成书时代问题考证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主要有晋代成书说、南北朝成书说、唐代成书说和宋代成书说四种观点。通过对上述观点的研究和进一步的考证,认为《葬书》的成书时代应该在北宋后期。  相似文献   

17.
曹植墓碑原有两块,分别立于曹魏时期和隋代。盖因违武则天之意,在其执政期间被弃于鱼山南麓的大清河。清朝初年,隋代所立的曹植墓碑重现人世,此即今天所见到的曹植墓碑;而原树曹植墓碑却至今仍不见踪迹。曹植墓碑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学与书法两个方面。就前者来看,曹植墓碑文继《诗经》之后,再创四言辉煌;其重视对仗和音韵之美,对骈体文的发展不无影响;具有从建安文学到隋唐文学的过渡“转型期”文学特质。就后者来说,曹植墓碑文书体篆、隶、楷混杂并用,反映出书体演变的过程;证实隋朝为上承南北书风、下启唐代风范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8.
1 填空 (从略。可参阅《中国古代文学学习指导》中册。) 2 选择 1) 《挽舟者歌》是一首( )的民歌。 (1) 隋代 (2) 初唐 (3) 中唐  相似文献   

19.
府兵制是隋唐盛世推行的一种兵制,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府兵制的研究历来为学者所重视,但隋代史料甚少,《隋书》还无兵志,这给研究隋代府兵制度带来极大困难,前贤便以考证隋府名目来扩展研究材料,取得了很大成就。后世出土数量巨大的墓志资料及一批虎符资料为继续扩展新材料提供了可能。本文在继承前贤研究基础上,着重搜检史籍、墓志资料及出土的隋代虎符中对河东诸郡兵府的记载,共搜检河东诸郡十二兵府,并对其进行系统归理与考证。  相似文献   

20.
两《唐书》中《李邕传》对李邕的记载不尽相同,存有谬误.参考两传及其它文献确定了李邕的籍贯和生卒年.根据这些线索,进一步对李邕的两个碑版书迹中存在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