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是一部大书,那么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激情满怀,这就是写!写——牵挂你的人是我曾有人说,经过书香浸润的心灵可以兼收并蓄、波澜不惊。写,就是进入这种境界的奇妙方式。写,是与自己对话,而这种对话,能透露写者最真实的心情。一个人为了某种需要也许会去欺骗父母和老师,但他绝不会欺骗他的写。  相似文献   

2.
阅读父亲     
一本极厚的书——父亲,陪着我走过了每一天可我却不曾仔细地了解他。我的父亲,一个极为平凡的小生意人,就是那种早出晚归的“恶性”循环的执行者。略少的头发浮摆在他的头上,宽大的前额爬上了几丝浅浅的皱纹。坚定的眼神确定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发青的下巴透出的一股坚毅,显出他特别的男子气概,使人不得不敬佩他。父亲的腰身在他人面前总是挺得直直的,从不弯下一点点。然而跟我们在一起时,他总会蹲下身子,弓着腰和我们说话,让我们觉得非常亲切。父亲,在我心中简直就是一个“巨人”,没有任何人能打倒他,我时常记起父亲每天都要跟…  相似文献   

3.
    
徐雯昕 《新读写》2011,(6):39-39
临走时,父母笔直地站在我身后,我们之间有一排围栏。他们整个嘴微张着,僵硬的动作让我想笑。父亲虽然是个商人,但却不是常坐飞机的那种商人,所以多少难免会晕机。看见我没有他们陪着就要飞到那么远的地方心里很是担心。  相似文献   

4.
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能得到两种思想。”对话教学提倡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强调让学生通过“对话”,在交往活动中进行思想与思想、情感与情感、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融和接纳。《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界定了语文教学,明确的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质就是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父亲     
父亲就是父亲。每个人一生中只有一个真正的父亲。一个。——作者题记对于父亲,我很惭愧。入伍十载,我暗地里爬了那么多年的格子,竟没有为他写过哪怕一个纪念或感激的文字:或许是因为父亲太凡俗,太让我熟悉了。其实,这漂泊的十年  相似文献   

6.
岑桑 《少年文摘》2012,(1):46-51
其实,我和他之间能有什么深仇大恨,我们只是一对不会表达的父子。一我从小的印象里,父亲的头顶就是没有头发的,只有几根稀稀落落地围在旁边。母亲说,那是倔的,好好个脑袋,倔成个秃头。小时候听到这句话,总是要笑上十分钟的。父亲就坐在一旁,看着我和母亲,满脸愠怒。说实话,如果没有母亲陪着,我不敢这样放肆,因为我怕他。父亲是中学的语文老  相似文献   

7.
邱兴玉 《师道》2006,(8):56-57
印象之中,给父亲写信最多的时候,是上大学的四年。那时,几乎一个礼拜就要写一封。记忆中的星期日实际上就是“写信日”。去年,带妻子女儿回家看望父亲。回来后,妻子慧萍告诉我,她在老家翻看了我上大学时写给父亲的许多信。她挖苦我说:“你还真能写,不是三四页,就是七八页。每封信上都不提‘钱’字,可每封信实际上就两个字:‘要钱’!”我无言以对。因为她的话不能说不对。她的一番奚落,更让我无地自容。我的父母,一共生养了我们六个儿女。父母在我身上操心最多,花费也最多。印象之中,父亲是非常开朗乐观的。记得有一次,父亲骑自行车捎着我去…  相似文献   

8.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的确,平常的日子总会被我们不经意地当作不值钱的“废纸”,涂抹坏了也不心疼,总以为来日方长,平淡的“废纸”还有很多。实际上,这样的心态可能使我们每一天都在与机会擦肩而过。生命并非演习,而…  相似文献   

9.
吃“螃蟹”     
看了这个题目,您会联想到不就是到豪华的大酒店吃螃蟹吗?其实这个“螃蟹”可不是一般的海鲜,而是学生们的作业题。事情是这样的,四(2)班的小伟不爱写数学作业,觉得数学太枯燥了,没有兴趣。在数学课上,他边写边玩;在家里,他写作业需父母陪着,而且写得很慢,若不陪着,就干其他事。我想:“怎样才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让他能按时完成数学作业呢?”有一次上数学课,他又故技重演。我轻轻地走到他身边,亲切地问:“小伟,你最爱吃什么东西?”他说“我最爱吃大螃蟹”,我说“那好,现在你就把数学题看成螃蟹,每做完一道题,就等于吃了一个大螃蟹,等题做完了…  相似文献   

10.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如果我们也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也就能掀开课文的“红盖头”。这个支点,就是教学突破口,就是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所谓切入点,就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萌发出一种渴于求知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照着去做,果然,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位朋友。朋友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  相似文献   

12.
曾经看过《父亲的书》记述的这么一个故事:我们家有四个孩子,我是老大,妹妹是最小的。我们兄妹四个都相差两岁。在我上初中时,最小的妹妹也上了小学。我们在一起做作业时,父亲就捧着那本书看。我的作业最多,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写完,父亲也一直陪着我写完作业才合上书。从我读小学到高中,父亲的那本边已磨得发白了的《三国演义》,也不知看了有多少遍了,但父亲每一次看时都是那么认真。父亲临终时用他布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说:“你那年给我借的那本《红楼梦》,我不是不爱看,而是我不认识字。《三国演义》这本书还是在我14岁的那年,我在一…  相似文献   

13.
初一语文公开课,一年轻老师教《我的老师》一课后布置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一学生举手小声问:“老师,我没有父亲,怎么写?”“那就写你母亲吧。”老师说。那学生为难地说:“我不认识母亲,听爷爷说,我很小,父亲就死了,母亲随后改嫁了。”老师愕然:“那……那就写你爷爷吧。”从这段对话看出,教师定死作文题确实让个别学生难于写作。如果那教师把作文题定为《我的———》(要求写自己喜欢的一位亲人),就不会出现上面那种别扭的场面。平时作文课训练学生写作,命题范围要有一定的空间弹性,让学生在写作题材上有选择的余地…  相似文献   

14.
本期“肖阿姨信箱”栏目专门跟同学们谈了怎样写人物对话,现在我们就根据下面两题的要求来写两段对话。记住,对话一定要表现出人物性格哦!1.几个(最少三个)同学在教室里谈天,内容是对某老师有意见。请写一段对话,表现在对老师有意见时不同的表述方式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性格。2.菜场里一个刁钻的顾客在购买某种商品时与一个奸滑的商贩的对话。注意:只写对话,不作别的描写,要简短。人物对话训练  相似文献   

15.
正想写父亲的念头由来很久,但终因太喜欢父亲,怕说不出写不出对父亲的那种分量,多少次,凝眸空白的稿纸,作久久的沉思,几欲提笔却又写不出一个字。六月,南方的昭通,田野中已是绿浪翻滚。那疯长的秧苗竟然会让我情不自禁地将目光投向北方农村,投向常年蛰伏在贫瘠土地上劳作的我的父亲。其实,父亲何尝不是一株麦子呢?父亲就是一株麦子,一株谦逊而淳朴的麦子。  相似文献   

16.
半截粉笔     
刘萍 《少年月刊》2011,(3):35-37
母亲有一个梳妆盒,那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木制盒子,外表漆有一些花纹图案,看起来很精致。因为是母亲的嫁妆,所以它被母亲视若珍宝,轻易不让我们碰。暑假闲来无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看到了那个梳妆盒,可打开后却让我大失所望,盒子里没有金银首饰,也没有外婆留下来的宝贝,更没有当年父亲写给母亲的情书,有的只是我和弟弟小时候玩过的一些玩具,熟悉而又陌生。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书     
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但上过一段时间私塾,能看书。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他常常抱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看。虽然每天在田里劳动了一天,晚上还是要在灯下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但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看着同一本书。渐渐地,我上学了,弟弟妹妹们也上学了。每天晚上,一起在灯下做作业,父亲还是抱着那本书在旁边陪着我们,从不言语。我是老大,每天晚上做作业的时间也最长,父亲也总是陪着我,直到我写完所有的作业。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村里人见到父亲总是伸出大拇指,一家出了四个大学生,真是了不起。父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憨厚的笑容,那笑容里有着…  相似文献   

18.
《13岁看父亲饮酒》写的是一对父女之间的“对话”。父亲的说话方式是喝酒,女儿说话的方式是待在一边看父亲喝酒。这一奇特的对话方式,缘于13岁女儿的恋爱。小小的女儿恋爱了,不善言词的父亲把自己的担心、爱、甚至不满,都转移或者说附着到喝酒上了——他是在“借酒浇愁”啊。父亲与正在长大的女儿,他们似乎在逐渐疏离,但内心对彼此的牵挂又像烧酒一般灼热、绵长。13岁的女儿,第一次读懂了父亲,“我的父亲/他是一个被爱的悲伤层层包裹的好人”。  相似文献   

19.
半截粉笔     
刘萍 《少年月刊》2011,(5):35-37
母亲有一个梳妆盒,那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木制盒子,外表漆有一些花纹图案,看起来很精致。因为是母亲的嫁妆,所以它被母亲视若珍宝,轻易不让我们碰。暑假闲来无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看到了那个梳妆盒,可打开后却让我大失所望,盒子里没有金银首饰,也没有外婆留下来的宝贝,更没有当年父亲写给母亲的情书,有的只是我和弟弟小时候玩过的一些玩具,熟悉而又陌生。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教三年级语文,两次作文教学的经历,让我感触颇深。学生第一次写周记,我要求至少写250字。一个孩子写的是“图书馆”,我一看,都是大人的话。跟孩子的妈妈交流后,才知道这篇作文是她陪着儿子,用了4个小时写出来的。孩子的妈妈还说,她的孩子不会写作文,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于是,我决定在“作前”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