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妈,我把车票、肯德基和跟踪我的人都带回来了。”我一进门便洋洋自得地大喊,心思却已飞至三小时前。 尽管早已定下我自己去买车票,但妈妈还是担心,毕竟我是第一次独立出门,她终于决定让我去,却喋喋不休地说了一些好听却无用的话,而爸爸则用简单明了的话告诉我要买四张后天去北京南站的D58车票等事项。终于结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着钱跑出门去。  相似文献   

2.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他以"仿梦"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强烈的碰撞,使作品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纯净的语言,精巧的叙述,又使小说成  相似文献   

4.
余华作为新时期“先锋文学”的重要作家在创作上深受卡夫卡的影响。本文从比较文学影响与接受的研究角度出发,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和《美国》两部寓言式的“成长小说”为例,具体地从人物设置、情节模式和主题内涵来发掘卡夫卡的文学创作对余华这部作品的影响,以及余华对卡夫卡的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调动成长的亲身体验感悟,以我读“我”,与文本深层对话,从而读懂作品,理解文章要表达的隐晦主旨——揭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提高散文的阅读鉴赏能力。2.把握“我”的心情曲线,整体感知荒诞情节,剖析人物形象,进而多角度挖掘文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3.激扬学生青春的热情与梦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独立要强、勇敢执著、正直善良的健全人格。教学重点:从把握“我”的心情曲线切入,带动情节的感  相似文献   

6.
王跃龙 《现代语文》2006,(10):116-116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余华被很多人所欣赏。他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在对人物形象的定位上,以前的理解我是不敢苟同的。笔认为,作刻画的是一个有一点童真,还不十分成熟的小无赖的形象,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挣钱     
12月2日 晴 作为一名不能挣钱的中学生,每天都花爸爸妈妈的钱,那心里可不好受啊!今年暑假,我口袋里的十八块钱是我自己挣的,那滋味,确实爽!  相似文献   

8.
肖阳 《青年教师》2007,(5):32-35
新课程改革,使得余华的一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三册中。这是中学课本第一次收录余华的文章,也是第一次收录先锋派小说家的文章。近年来,许多人开始研究余华以及他的作品。但是,我认为,这些研究性的文章多停留在归纳余华生平,总结余华发表过的文章大致内容上。  相似文献   

9.
章平 《阅读与鉴赏》2007,(11):25-27
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感觉始终朦胧模糊。在路上,不可名状的种种情形围绕着"我"。在天行将暗下来的时候,茫然的恐惧缠绕着"我"。这种氛围的形成得益于小说中"旅店"的反复强化和小说单一的叙述视角。  相似文献   

10.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而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突破了传统的情节逻辑和语言规则,运用陌生化叙事手法,使故事显得荒诞、离奇.文章以形式主义批评的视角来探析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陌生化",感受小说中情节、语言和叙事时间的陌生化,体会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增添对余华小说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1.
《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初发表在1987年第1期《北京文学》上。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学语文教育理念几度嬗变,人们终于在文学教育领域接纳了这个颇具先锋色彩的小说。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文》必修3把《十八岁出门远行》放在第一单元,与《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等传统小说并列,显示了文学教育的包容胸怀。  相似文献   

12.
文本分析: 本文是余华的成名作,是一篇带有试验性的先锋派小说,文本张力巨大,可供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1、主题探究,荒诞背后的真实;2、写法探究,现代派小说的常用手法;3、余华纯净、明朗、平实而深刻的语言;4、现代派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区别;5、象征手法与文本和主题的关系;6、文本不合逻辑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一部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何况是现代派作品,其主题会更加地复杂多元。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于1987年。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这篇小说的主题争议颇多。有参考书这样解读:“通过叙述涉世不深的少年‘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离奇遭遇,作者表达了对世界的看法:陌生,荒诞、无法理解和把握,从而流露一种人生漂泊的悲观情绪。”更流行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漂流     
常听别人说:不来漂流,枉来清远。假期的一天,我和好友来到了五星漂流风景区,也想体验漂流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潜水     
今年春节我过得可有意义了,我们全家是在海南度过的。我们这里是冰天雪地。而三亚却是艳阳高照。大年初一,我们来到了大东海。到这里当然要潜水了。我鼓起勇气。穿上了潜水服,决定去海里潜水。为了证明我的实力,我选择坐船去了远海区。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当家     
去年暑假的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乘凉。妈妈说:“要治虫了,农药又涨价了。唉!现在我们又没多少收入,这个家可真难当。一我一听就开玩笑说:“那就给我当吧,我肯定比你们当得好。”爸爸听了就对我说:“那好,从明天开始,你就当一次家试试吧。”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买菜     
今天,爸爸带我去菜场,这可是我第一次买菜啊。菜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拔牙     
前两天在学校做广播体操的时候,我无意中用舌头一舔,觉得下门牙后面有两个硬硬的东西。回到家,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钓鱼     
经不住我的再三请求,爸爸终于同意带我去钓鱼了。 星期六一大早,我和爸爸将准备好的渔具装上车,全副武装地出发了。这是我第一次钓鱼,一路上我兴奋地问东问西。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滑冰     
我很想滑冰,可又没胆量。这几天休息,在哥哥、姐姐的鼓励下,我终于来到了滑冰场。看着姐姐像小燕子一样在冰上飞,哥哥像海鸥一样在“大海”上盘旋,我渴望滑冰的心情变得更加急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