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制度作为行政诉讼纠错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很不完备,造成了实践适用中的许多困难。构建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首先要确定在程序设定中坚持满足现实需求、审判权有限制约行政权和检察院有限参与三大原则。其次应以启动程序的主体、管辖、再审事由和检察院抗诉等方面之实践要求为归依,完成相关具体制度和理论框架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判监督程序的发动主体、再审事由、发动时效、审理适用程序等方面的立法不足;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发动主体须单一化,发动事由须进一步明确化,发动时效期间的规定和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的诉讼监督权,但规定过于原则,大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主要以刑事抗诉为主,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抗诉模式的监督对司法活动的影响不大、监督作用不明。应当明确刑事审判监督的目的和界限,完善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为了纠正错误的生效裁判而进行的特殊救济审判程序。我国法律对其规定虽有特色,但在许多方面尚不完善,其实施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逐渐成为阻碍我国法制改革深化的因素之一。理性思考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刑事审判监督是刑事检察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正确行使审判权,对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刑事审判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强化刑事审判监督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为纠正已生效的错误裁判,实现实体正义,需要设置审判监督程序,消灭原裁判的既判力,并重新确定新裁判;而为维护法制安定性和司法权威,又要求维持裁判的既决效力,确定的终局裁判才能解决纠纷,实现正义。因此,审判监督程序与既判力制度在表象上形成一对矛盾冲突,但二者实质上是统一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实现司法公正。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设置,为追求实质正义,过多牺牲裁判稳定性,危及裁判既判力,造成审判监督与既判力制度表面冲突凸显,而内在衡平机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审判监督程序,由于过于强调国家干预的功能、忽视当事人处分权、再审启动主体宽泛、具体程序的缺失等等原因而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与缺陷,改革我国审判监督程序已经成为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如何改革审判监督程序在学界存在诸多不同的见解,尚未形成统一意见.文章认为,以再审之诉作为制度基础的再审程序能够充分体现当事人主导程序之基本理念,将再审程序的启动权交给当事人,能实现审判监督的回归,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在再审之诉的制度构建上,文章从再审之诉的要件和审理两方面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启动主体制度的设计是再审程序功能和价值能否实现和发挥的关键所在.文章在经较借鉴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审判监督程序启动主体制度的改革进路进行了阐述.主张重构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主体制度,即取消法院的启动主体地位,建立再审之诉,充分保障当事人获得程序救济的同时,保留并且限制检察院的抗诉,以理顺审判权、诉权和法律监督权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再审程序作为事后监督和救济程序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本从再审程序的架构、启动主体以及再审事由三个方面着手,对重新构建再审制度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检察院刑事审判监督普遍薄弱,庭审监督虚无,庭外调查和庭外程序监督缺乏,庭前请示无法监督,简易程序和自诉案件的监督空白.原因在于法律规定的不具体,监督形式简单,检察院没有强制监督权.因此,赋予检察院强制监督权、强制抗诉权,是确保检察监督权有效履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监督过失是处于监督管理地位的人违反监督、管理义务,对其应当防止的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或者因过于自信没有防止的心理态度.监督过失在主观上须预见到被监督者的过失行为,客观上须违反监督管理义务,正确认定监督过失,对惩治、预防职务犯罪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平衡婚姻各方利益出发,在充分肯定家事劳动的价值及合理评估人力资本的预期利益的基础上,阐述构建我国补偿性扶养制度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制度内容设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监督应运而生,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监督之后的又一崭新的舆论监督方式,并以其实时、廉价、有效等独特优势和时代特征,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日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什么是网络监督?网络监督的特征和优势何在?网络监督有哪些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公共事务的执行以及整个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网络监督的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民事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解决了"申诉难"问题。通过审视我国申请再审程序的现状,发现修改后的再审程序在立法理念、再审启动主体与事由、审查程序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为做好司法监督工作,积极开展个案监督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个案监督是个新生事物,法学界和司法部门对其法律价值、存废利弊、立法问题等颇有争议,笔者仅陈一管之见,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个案监督的合法性 实践中搞的个案监督通常是指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司法机关办理并已生效但属违法又不依法纠正的案件进行的监督。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宪法或法律、法规中均找不到“个案监督”这几个字,所以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机关行使个案监督权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此观点笔者不能苟同,细阅我国宪法及有关法律,可…  相似文献   

16.
监督过失是对被监督者过失行为注意义务的违反.监督过失中的注意义务违反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监督过失主观上只能限于能够预见到被监督人的过失行为,不能扩展到对危害结果的预见.监督过失,存在监督者的过失和被监督者的过失,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注意义务内容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注意义务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师范专科院校的特点和作者在英语视听说课教学中的实践,讨论了师范专科院校开设英语视听说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阐述了视听说课在荚语教学中的价值,介绍了英语视听说课教学活动中的几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简要分析了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方式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网络监督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开始成为新的行政监督方式,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日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网络监督与传统的行政监督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目前我国网络监督存在着主体构成的局限性、信息真假难辨、未形成长效机制、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因而需要通过自觉提高对网络监督的认识,提高网络主体的素质,增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建立网络监督的长效机制,加强网络监督的法制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完善我国的网络监督。  相似文献   

20.
审计监督的程序公正是依法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按照公正的程序进行审计会造成审计工作难度加大,审计程序不透明,很难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必须健全审计程序,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并加强审计程序的宣传,使我们的审计工作更加严紧,审计结果更加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