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书省 《新闻知识》2004,(8):42-43,39
新闻的价值首在于新。新闻备受当代人青睐贵在于新。新闻受众期盼于媒体的最高要求也是新。新闻人的职责就是把自己所司辖的的范围之内的最新信息用最快捷的速度传播给受众。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19日至20日,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湖北电视台承办的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奖”评选在武汉揭晓。  相似文献   

3.
4.
2000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作品评奖,含消息、评论、专题、系列和连续报道、编排及直播等六项。参评作品190件,其中广播新闻作品87件,获得一等奖的8件、二等奖的16件、三等奖的18件,得奖率为48.2%;电视新闻作品103件,获得一等奖的9件、二等奖的19件、三等奖的19件,得奖率为41.7%。 2000年度送评的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显著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五年度江苏省优秀电视剧评奖活动已圆满结束了。这次送评和获奖的电视剧,不仅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省电视艺术工作者一九八五年在电视艺术园地辛勤耕耘所取得的可喜收获,而且充分展示了我省电视艺术工  相似文献   

6.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电视社教专题《望大陆》那雄浑壮美而又深情的诗句,扣人心弦,使人荡气回肠,这是于佑任先生的思想绝唱。这是2004年度“陕西广播电视奖”社教类节目评选中,给人留下久久难忘的印象之一。  相似文献   

7.
居易 《新闻知识》2004,(7):49-50
评完奖,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脑际那一幕幕影像久久不愿离去:肆虐的“SARS”病毒、突发的渭水“洪魔”、热点的民工“讨债”、又起的关注“三农”等等。可以说,2003年是人类记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年。但可喜的是,陕西省各级电视台,以足够的胆识和才气,及时报道、反映了这些大事、难事、好事。特别是反映全省“解放思想、跨越式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等方面的报道十分突出,弘扬了时代主旋律。一批电视佳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8.
标题中三个第一。都是第一,还有第一么?所以,本文开宗明义地说,这三个第一,是在不同范畴中的主次轻重问题。导向是个原则问题、政治问题、悠悠万事中记者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选题是个大局问题、眼光问题、记者业务素质的高下问题;而人民利益则是媒体责任问题、媒体生存问题、记者的责任感正义感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是个业余通讯员。过去是工厂的宣传干事,因常和文字打交道,也就喜欢写新闻报道稿。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看到干部和工人为建没四化团结战斗的动人事迹,和工厂欣欣向荣的可喜变化,心里腾地升起了一种要歌颂他们、报道他们的强烈冲动,于是,我对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节目评奖于2003年8月结束。从获奖的作品看,总的说来,我国纪录片创作喜忧参半,仍面临突破的问题。一 题材选取历来为纪录片人所重视。在纪录片创作的几大因素里,选题成功率占近50%。 富有个性化题材的选取,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获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长片一等奖的节目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底,中共黑龙江省委《党的生活》杂志为配合省委提出的“抓住第二次机遇、搞好第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组织了一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报道记者大行动”,并从1998年第1期开始,以系列报道的形式隆重推出。我采写的新闻述评《让劳动者真正当家做主》作为首篇报道发表后,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活动结束后,这篇报道被评为唯一的一篇优秀文章一等奖。 通过对这次采写实践的回顾,我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一年一度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评奖像一次集中的阅兵式,那么,透过参评节目,我们分明能看到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新闻团队。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大局意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忧患意识和“为人民群众鼓与呼”的责任意识随处可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正在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自觉遵守的采访原则和行为规范,成为产生新闻精品的重要源泉,同时也强化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参加全国记协举办的《现场短新闻》评选工作后,深感要写好或拍摄好一篇现场短新闻难度不小,它更需要记者有深厚的基本功。这是因为现场短新闻除了必须具备一切新闻报道的共性外,还必须有它独具的现场感强和写得短这一个性特征。而这种个性特征通常是对现场短新闻思想深度、感情深度的制约。从这次获奖的特别是获得一等奖的优秀现场短新闻来看,都具有三个基本品格:第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终评于今年4月结束,共评出优秀广播新闻15篇,优秀广播社教作品12篇,优秀电视新闻18篇,优秀电视社教作品  相似文献   

15.
顾名思义,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近三年我从自己被刊播的百余篇文章中悟出一个道理:好新闻起码要做到“三新”。一是题材新。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示,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发出“科技兴陕”的伟大号召。究竟怎样用新闻的手段解释这一原理呢?我抓住西安庆华电器制造厂扶助安康复合板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新闻线索,理出庆华厂对复合板厂进行人员扶贫、技术扶贫、设备扶贫和管理扶贫的四条经  相似文献   

16.
我在厂里企业管理办公室工作,经常结合本职工作为新闻单位采写稿件。1980年以来,先后被《北京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科技报》及电台采用稿件160多篇。我的初步体会是:写稿一定要在新字上下功夫。我们厂是生产高低压电器和开关柜的专业厂,有近3000名职工。每天,领导在考虑、布置什么,职工在注意、议论什么,都是我捕捉新闻素材的重要对象。凡是我觉得具有“新闻性”的事,就一定紧盯不舍、抓住不放。去年年底,我厂接受为本市地铁公司制作500多台开关柜的任务后,出现了原材料严重不足的困难。但是,由于国家经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实际,办事麻利,只用三天半时间就办妥了以往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办完的事。厂长反复在职工中讲这件事,  相似文献   

17.
不论读者承认与否,当今中外报纸无不在“前版后刊”之路上跋涉:即前面部分当新闻纸来办,以发表目击性、动态性、单一性的消息——狭义的新闻为主;后面部分当杂志来办,以发表调查性、分析性、宏观性的深度报道——通讯、述评为主。究其原因,报纸论时效性,怎么也无法与广播、电视、网络争锋。故而在部分版面,牺牲部分时效性,对若干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和精细包装,如增加背景介绍、因果述评、专家访谈,把某些单薄的消息变成比较厚重的专稿,进而以“精”对“新”,以“深”制“快”。事实证明,在“前报后刊”之路上跋涉的报纸“专刊”…  相似文献   

18.
杨国军 《新闻传播》2010,(4):110-110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详尽的报道。目前深度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的报道形式,不仅是报纸辟出大量篇幅,刊登深度报道,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也开办了类似《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专栏。深度报道在新闻评奖中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涌现出不少深度报道的精品。  相似文献   

19.
目前深度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的报道形式,不仅是报纸辟出大量篇幅刊登深度报道,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也开办了《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专栏。深度报道在新闻评奖中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涌现出不少深度报道的精品。研读这些成功的深度报道,对照那些不太成功甚至失败的深度报道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深度报道的成功,归根结底是要在"深"字上下功夫,而这一个简单的"深"字却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 9月初,由中央十二家主要新闻单位116名记者组成的“‘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团,将深入全国各地企业、农村、社区、学校、连队、医院等基层单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采访报道,充分反映各地基层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