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今年4月,笔者参加区里组织的"三有课堂"展示活动,执教浙教版七年级《二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有序、有趣、有效的"三有课堂"是每节数学课堂追求的完美形式.笔者结合该课的教学设计,谈谈对"三有课堂"的一些认识与反思,供同行参考.一、教学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展示班级学生植树照片)在本次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浙江省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别出心裁,全部课题选自于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栏目,执教教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堂堂精彩的选修课程教学.下面笔者以"九连环中的数学"为例谈谈数学选修课程的教学.1教学设计简介1.1教学目标基本目标知识技能方面:(1)理解用化归、递归、类比、函数等思想解决九连环计数问题的方法;(2)能在具体问题情景中发现数列的递推关系.过程方法方面:(1)经历动手操作、探索规则、提出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数学研讨活动中,有两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认识分数"一课,两位教师的创意设计、机智调控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撷取两位教师教学中的精彩片断,与大家共赏。教学片断一:在"动"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助猴妈妈解决了问题,现在你们能将信封中的学具(4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与1个圆)和同桌平均分一分吗?(学生兴高采烈地分学  相似文献   

4.
<正>在参加一次协作区教研活动时,一位年轻教师执教了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不封闭),引发了笔者对"数学广角"教学的一些思考。这位教师先组织学生观察主题图,呈现相关材料;然后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观察分析"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三个公式;再让学生利用公式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熟记公式、应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学好知识,掌握本领。但在实践中,总有一些教师把课堂看做自我展示的舞台,而忘记了教学的初衷。数学课堂可以"秀"一场,但我们要"秀"的是精彩的语言;"秀"的是合理的设计;"秀"的是成功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市级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师富有深度的教学预设和精彩的教学演绎,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认同。事实上,如何将这些看似平常的教学内容上出新意,摒弃数学课堂表面的热闹和繁华,给学生以一种数学的厚重和丰富,正是我们当下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最近,听了两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负数的认识"。虽然两位教师执教同一课题,但教学理念及体现的教学效果却不尽相同。现撷取其中的教学片断呈现给大家,我想,这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不无启发。教法一:(甲老师执教教材第四页例4的教学片断)教师首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辨别方向,然后让学  相似文献   

8.
廖道文 《广西教育》2014,(48):42-45
2012年11月,"广西(首届)初中英语单元整体式课堂教学展示暨英语活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桂林市举行,来自桂林、北海的两支教研团队分别执教了一组研究课。北海教研团队由5位教师进行教学示范,执教的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Unit 10"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其中1位教师"说课"(说本单元5个课时的教学思路),3位教师"上课"(现场分别执教本单元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课时),最后1位教师作课后反思。尽管由不同的教师说课、执教、反思,但她们在集体教研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任务"主线,紧扣单元话题进行单元整体式教学设计,顺利实现了现场执教时课时与课时之间的顺畅衔接,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重视兴趣,要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注意兴趣培养的方法。注意重视目标,目标要具体,便于操作,贯穿教学始终。注意重视习惯,良好习惯需从常规培养起,学习常规是主要方面。注意重视基础要抓住教材核心内容,让学生学好学透。注意重视实际数学教学联系实际,同时要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注意重视过程,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探索活动(学生自学、互学展示)——学生展示——检测"的模式展开教学。注意重视方法,包括逻辑学中的方法、数学中的一般方法、数学中的特殊方法,注意重视迁移。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怎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又如何在活动中突出学生的数学思考,让活动化课堂充满"数学味"呢?下面结合自己多次执教的"玩小棒"一课谈一些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
付慧 《贵州教育》2014,(20):44-44
正最近听了两节公开课——徐长青老师执教的《重叠问题》和符永平老师执教的《数学小论文》,感慨颇多。我和同行们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发现了自己教学欠缺的地方。大家一致认为今后的教学一定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开展课堂游戏;重视教具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写"数学小论文"。一、积极开展课堂游戏徐长青老师在教学《重叠问题》时做了两个游戏,  相似文献   

12.
正一、困惑:数学教学应该关注什么课改十余年,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学数学课堂也不例外。我们高兴地看到:教材由"冰冷"到"人文",课堂由"单一"到"多元",教师由"主宰"到"组织",学生由"追随"到"自主"……但在欣慰的同时,以下的一组镜头,也让我们隐隐感觉不安:【镜头1】喧宾夺主——生活气息取代数学本真《认识人民币》一课,在初步认识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全班学生模  相似文献   

13.
<正>"越位"是足球运动中的术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越位"主要是指有的教师违背教学规律,为追求所谓的"效率",课堂上替代学生,提前补充,盲目加餐等现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越位现象主要有:自学指导的"越位".许多教师在设计"问题导学"这一环节时,不是借助设置的"自学问题"将学生引进  相似文献   

14.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从而让数学课堂更高效。但是,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课堂提问却存在随意发问、一问到底的现象,使课堂变成了问题的堆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呢?一、紧扣重点——把握提问的精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满堂灌",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听众",在课堂上只是被  相似文献   

15.
2013年笔者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线段、射线、直线(第1课时)".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推开问题的大门",紧扣"课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简称为"四能")",在教学设计与实践时思考颇多,现以几个教学片断设计为例,谈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四能"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特级教师朱乐平在一次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中指出,我们需要"安静的数学课堂"。数学课堂是学生用心思考的地方,数学课堂需要适当的"静"。一、静思,让课堂充满智慧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以后,马上就让学生起来回答。学生回答得十分流畅,要么问题太简单,没有思考的价值;要么演练了很多次,学生早已熟记  相似文献   

17.
构建"分享式小学数学课堂",是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积极尝试。"分享式小学数学课堂"以"两级交流"为基本活动结构,课堂的学习资源、互动活动、教学氛围体现出分享的特征。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和组织"两级交流"活动,能实现人人参与,促进主动探索,优化数学认知,提高情意目标达成度。分享式小学数学课堂有着独特的活动结构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综观课改之后的数学课堂,鲜活多彩,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多维还是教学设计的创新,也无论是课件的精彩纷呈还是小组合作的热闹非凡……这些都是我们这些数学老师一度孜孜追求的最美数学课堂.然而,热闹精彩的数学课堂背后又有多少实效呢?曾经听一位老师讲《认识位置》一课,执教者课前花了很多时间备课,动画、录音、童话故事等一一俱全,在教学中鼠标一点就轻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孩子们似乎掌握得非常扎实,课结束时执教老师还把大拇指奖励给了全班同学.在大部分老师都认为这节课画上圆满句号时,一位教研员对班级的几位学生进行了现场检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教室在学校的具体位置,这些孩子居然手足无措.试问,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还能说是成功的吗?我觉得教学的生命是有效,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忘记数学课堂的真实、有效,要努力教"原汁原味"的数学,让学生尽享最最真实的数学,让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发现新知的乐趣.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执教"原汁原味"的数学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时下,许多学校都会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分别执教,或由一位教师先后两次以上执教(本文探讨的多为前者)。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给执教教师提供了展示和成长的舞台,给观课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那么,如何认识并处理同课异构中的"同"与"异"呢?笔者谈几点思考。一、"同解"教学文本说起同课异构,不少教师认为,就是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解读出不一样的"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七单元《恐龙》《槐乡五月》《海底世界》《日月潭的传说》单元教学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注重课外阅读,要求教师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但由于课时限制,按照常规课程进度,教师根本就没有多少闲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各种活动。笔者尝试将整个单元教学划分为"自学合作""理解内容""领悟表达""口语交际""习作"五个板块,其中第一、二、四板块各一课时,第三、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