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现代教育的理论和理念,结合海洋生物学课程的特点,主要围绕海洋生物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紧密结合海洋生物学教学实践,开展海洋生物学教学的探索和创新研究,注重将海洋生物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项目,建立海洋生物学教学的创新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海洋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新型人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海洋类高校海洋微生物学教学优化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微生物学课程在海洋类高校的本科学习阶段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从课程的由来发展、改革内容、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旨在通过开展课程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为后续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海洋生物类人才提供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校海洋管理专业“海洋生物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它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参考.本文作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海洋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该课程在今后工作中的实用价值认识不清;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关注的方面存在着不一致现象;学生希望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并希望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在教材和参考书方面,目前急需加强教材建设、进一步丰富有关参考资料。以上调查结果为改进我院海洋管理专业海洋生物学教学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其它院校和专业开展海洋生物学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钦州学院开设海洋生物制药专业,承担起了为广西培养海洋生物制药方向高级技术人才的艰巨任务。就三门海洋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海洋生物制药、制药工程设备和原理、生物制品检验与分析)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强化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探索多种教材的配合使用;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大纲的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探索多种课程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文章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采用龚柏兹曲线对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的成长性进行了测度,把握我国海洋生物医药所处阶段,并分析了在此阶段中我国海洋生物医药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发展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对策建议,即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培养海洋专业技术型人才,扩大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海洋生物技术专业特征,阐明了海洋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针对海洋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探索了该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措施。从构建技术平台,建立具有研究特色的海洋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完善实验内容设置和教材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改变教师观念、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实验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完善考核方式、重视能力考核等方面改革海洋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建设海洋牧场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了培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人才,需要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力学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将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内容与新兴的海洋牧场建设相结合,在课程中注入新工科的发展理念,以深远海养殖网箱为教学背景,将理论计算与数值仿真相结合,以期通过多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提升课程的授课水平,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海洋要素计算与预报》是涉海院校为培养海洋专业实用人才新增课程,主要讲授海洋物理要素的变化规律、基本原理和数值计算方法。本文针对该课程的研究内容和课程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教和课后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借助参考书、相关文献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重视,相关产业对船舶海洋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海洋工程环境学》课程是一门船舶与海洋工程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侧重于工程实际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针对这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工程背景下对其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海洋科学专业的重点教学实践环节中包括海洋生物学实习。为了进一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海洋生物学实习完成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为其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及整合教学资源,强化海洋生物学实习的过程。并在后期完善成绩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海洋生物学实践中取得更好成绩,全方位地开展海洋生物学的实习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介绍贝类养殖学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高等教育注重科研素质培养的要求,提出强化"科研式"教学法对促进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意义,并对"科研式"教学法在贝类养殖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总结认为在贝类养殖学课程中强化"科研式"教学法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严谨的科研态度,显著提高了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学改革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外在要求和内在需要。文章阐述了高校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群进行了重构,重新设计了“园林植物栽培学(总论)”课程知识体系,构建了“园林植物栽培学(总论)”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知识体系,以期为园林专业教学改革、建设一流专业课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旅游岛的海岛文化、海岛民俗及海洋生物等本土资源,设计与实施“五育融合”的海洋研学旅行课程。通过海洋知识学习、海洋科技探究、海洋生态保护及海洋文化传承等形式的海洋研学活动,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育人价值,旨在“五育”并举,全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4.
测绘工程专业是为国家培养测绘科学与技术人才的一个非常实用的专业。该专业的基础类课程包括“普通测量学”、“控制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和“矿山测量学”四门。对这四门基础类课程如何既体现系统性又避免内容重复和遗漏进行研究,明确它们各自在该专业的定位及相应的教学内容,为该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国家对涉海人才的社会需求日益迫切,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海洋信息类人才更加重要.所以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满足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海洋信息类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开设海洋科学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广西区内海洋信息类人才培养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各高校提供海洋信息类人才培...  相似文献   

16.
构建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数学类课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兴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数学类课程的建设应从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规格出发,按照“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模式,充分考虑数学类课程在小教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可分为通识教育类的公共必修课程、方向类的专业课程和拓展类的选修课程三个不同层次,基本内容应包括高等数学基础、数学教育类课程和应用数学的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未来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人才应具有胜任九年义务教育整体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体现出整体性和连贯性;在课程设置上应反映“综合培养”的专业特色,重视课程的内在整合;小学教育专业也应逐步建立起本专业的硕士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改进物理海洋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海洋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对于我校海洋技术学科的发展和海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海洋技术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方面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并以海水运动方程部分章节为例,设计物理海洋学的教学方案,探索具有海洋技术专业特色的教学实践,提高《物理海洋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海洋技术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辅修教育是我国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之一,经济管理类辅修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对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西方经济学课程和辅修专业学生特征基础之上,阐述了辅修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案例与理论教学、多媒体与板书教学、数学工具的运用、教材选择和考核方式等问题,以期促进辅修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当前"实施海洋开发"的大背景下,社会对海洋类人才的需求剧增。广西作为一个西部临海省份,为了实现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必须大力在高等院校开设海洋类相关专业,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海洋类专业人才。鉴于此,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海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因工程学课程在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中定位于专业必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前后与其他学科的有机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有密切联系。基因工程学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高端课程,是连接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纽带课程。为适应现代高等农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基因工程类课程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为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