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越边民通婚历史悠久,对隔界村的调查可以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通婚情况不尽相同,近年新增的"跨国婚姻"以同族通婚为主,有低龄化特征,且均为"非法"跨国婚姻。跨国婚姻的产生是文化、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边境村落治理影响深远。建立良好的边民通婚机制,保障跨国婚姻有序有效,对边境村落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社会女性主义观点切入,检视奥斯汀小说的社会背景,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三起婚姻的简单概述,探索并讨论了对婚姻影响的主要因素,从而反映了奥斯汀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揭示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婚姻态度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商洛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在校的大一、大二、大三的32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在父母感情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校、年级、恋爱经历、生源地、是否独生女和学科背景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90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是否独生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校、恋爱经历、生源地、学科背景和父母感情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4)婚姻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婚姻态度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8,(1):34-41
表面上看,招赘婚姻是对传统婚姻主流形式的背叛和"革命",但从婚姻的实质看,招赘婚姻实现了传统婚姻所追求的家系维持与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与目标。尽管个别招赘婚姻是由情感因素促成,但是绝大部分的招赘婚姻都是婚姻双方家庭为其儿女和家庭自身所安排的一种婚姻策略与生育策略选择。招赘婚姻遵循的是家庭本位的行动逻辑,而并非是婚姻当事人的个人化选择。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中国古代婚姻史中夫妻关系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婚姻中的夫妻之情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重视。唐代婚姻缔结过程中当事人具有较大的自主性,这为婚后良好的夫妻感情奠定了基础;"琴瑟同谐"的夫妻亲密之情在唐代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此外在婚姻解除的过程中,也一定程度上尊重了私人的感情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侗族婚姻交换来阐明西方数学分形理论在婚姻交换模式中的运用,并将它作为文化人类学方法论来探讨,这不论是对文化人类学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对人类婚姻理论的建构都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新方法,也可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16—18世纪英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中上层阶层的择偶标准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对感情、年龄、地位、财富、宗教信仰和品德等因素都要加以考虑,虽然承认爱和感情是婚姻的前提,但更注重婚姻的物质基础,强调门当户对。  相似文献   

8.
"一妻多夫"的婚姻形态在四川省甘孜地区至今存在,无疑是违反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的。从经济、主观以及民族宗教等当地民众选择这种婚姻模式的考量方面阐述其至今存在之缘由,并且分析了该婚姻模式日益显现出与社会的格格不入。探究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从立法、司法及政策方面谨慎推进一夫一妻婚姻全面实现之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婚姻与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而在描写这类主题的作品中,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这本书中,奥斯汀通过描写四对年轻人的婚姻与爱情,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文从爱情、金钱与个性三个角度,阐述了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那就是: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互关联,但恋爱婚姻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并且双方的性格也会对婚姻是否幸福产生影响。她既反对为钱而结婚,也反对轻率结婚,强调婚姻中感情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池莉的作品看似毫无哲学可谈,却是浸润在哲理之中的,因为哲学来源于生活。本文从她的作品内容着笔,以爱情与婚姻为切入点,运用儒家的"仁学"、"中和"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与矛盾等理论,阐述新时期的爱情与婚姻将转向颇有复古味道的"中国式"现实爱情婚姻模式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婚恋的道德基础是由性爱、理想、责任三种因素构成的男女双方的真挚感情。没有性爱的婚姻是同情,没有理想的婚姻是类聚,没有责任的婚姻是姘居。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择偶标准也在变化,这是正常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无论如何变化,择偶要坚持三个要求是不可忽视和淡忘的。对男子来说,第一,为未来的孩子选一个好母亲;第二,为父母选一个好媳妇;第三,为自己选一个好妻子。对女子来说,第一,为未来的宝贝选一个好父亲;第二,为爹妈选一个好女婿;第三,为自己选一个好丈夫。泼妇、贵妇、荡妇,懒夫、懦夫、野夫,是万万不可作为伴侣而入选的。  相似文献   

12.
近代早期 ,在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和新教思想家的影响下 ,基督教婚姻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婚姻的地位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对婚姻缔结的规定更加理性 ;在婚姻的目的中注入了夫妻感情的因素 ;因此也允许因感情不和而导致的离婚 ,并且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离婚  相似文献   

13.
婚姻是构筑家庭的基本形式,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因此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关注人们的婚姻动因和质量评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和婚姻动因问卷,对某省三座城市的188名生于60、70和80年代的已婚者进行调查,旨在研究代际间婚姻动因和婚姻质量的特点与关系。研究发现:(1)代际、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影响婚姻动因,代际和受教育程度分别影响婚姻动因中自身方面和物质经济因素,性别和代际交互影响婚姻动因中的家庭社会因素;(2)婚姻动因、代际和受教育程度影响婚姻质量,自身方面婚姻动因和受教育程度分别影响婚姻质量总分及夫妻交流等因素,婚姻满意度等婚姻质量因子得分存在代际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夫妻间为保证感情不出轨所签订的"忠诚协议"在学术界、司法界产生了较多的法律争议.因此,对婚姻"忠诚协议"进行法律效力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平衡当事人的利益,矫正认识误区,而且可以统一司法实践中的效力判断标准,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从我国现行法律和社会角度分析认定婚姻"忠诚协议"无法律效力,夫妻忠实...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从传统和历史来说,婚姻属于州权管辖。1993年,夏威夷州认可了同性婚姻。但美国国会却认为同性婚姻违法。为此,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婚姻保护法》对"婚姻"和"配偶"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第三条明确了"婚姻"和"配偶"只限于异性。由于有的州允许同性婚姻,因此该法被反对者认为是联邦政府公然干涉州权的立法。反对者抗议声不断,要求法院推翻国会的这一法案。在2013年的"温莎案"中,联邦最高法院自由派大法官依据历史传统与平等保护条款推翻了该法关键的第三条。这一判例,被认为是为同性婚姻合法化铺平道路的判例。但这一判例,在许多涉及州权和联邦政府权力问题上,没有做出解释,也没有对同性婚姻合法化提出可行的措施。由于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涉及州权力与联邦权力之争,同性婚姻在美国的合法化殊非易事。  相似文献   

16.
婚姻是男女结合在一起共同生活,以繁衍后代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现象。婚姻信任是婚姻主体双方对彼此坦诚、合作行为的合理期待。婚姻信任的危机指涉的是婚姻主体之间关系状态在某种程度上的破裂,这种破裂是一种持续的事态,对婚姻生活具有毁灭性的影响。其危机表现为由对婚姻本身的不安全感、猜疑或婚姻主体自我认同和共同认同的断裂。婚姻中的信任所涉及的婚姻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内生于生活实践的,它归根结底是婚姻主体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生成的一种关系存在,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关系,婚姻主体在实践的过程中赋予彼此本质,并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礼对于维系我国古代社会稳定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礼在婚姻缔结之前,主要表现为"六礼"和"五不取";在婚后体现为"三从"和"四德";当婚姻出现问题时,主要体现为"七出"和"三不去"。反观现代婚姻关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礼制缺失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古代"礼制下的婚姻",对于现实婚姻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婚姻史》中,韦斯特马克对人类缔结婚姻的各种形式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他指出,这些婚姻形式受到诸多经济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因而其实质是“实利婚姻”,而不是爱情婚姻。从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内婚制、抢夺婚和转房婚等形式来看,“实利婚姻”的性质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从《傲慢与偏见》看欧洲19世纪婚姻的物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英国社会为代表的19世纪欧洲社会,其婚姻完全是由物质因素主导的。尽管妇女始终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当时的社会关系和经济模式决定了主导婚姻的不是情感,而是经济。在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夏洛蒂与柯林斯牧师等人走向婚姻的过程均生动地佐证了家庭出身、经济地位等物质因素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内容、婚姻与个人的命运有着无所不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法律上将婚姻视为契约是可能的。因为现代婚姻具有契约最本质的两大要素:合意和交换。而将婚姻视为契约又是必要的、有意义的。以“婚姻的法律性质是一种民事契约”为原点的婚姻法,能使婚姻关系当事人在契约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由,而法律又能进行适当地控制。其制度价值在于在契约范围内,让婚姻的社会性和个体性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