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赏析文章精巧的构思。2.品味小说语言,分析人物形象。3.探究"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精神内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一片普通的常春藤叶为我们讲述了几个平凡人物的感人故事,这片并不普通的叶子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它让我们从人生的苦难中见到了人性的光辉,所以至今它还鲜活地存在于每一个心中有爱的人的心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想]1.本板块的话题是精神支点,在主人公贝尔曼的身上闪耀着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的光辉,成为生命延续的精神支点。引导学生感受贝尔曼震撼人心的人性之美,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葛洁钰 《语文天地》2012,(13):20-21
【学情分析】《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被安排在苏教版普通高中教材必修  相似文献   

4.
一.缘起一位朋友要上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客气地对我说,这文章该怎么上呢。对呀,该怎么上呢?以前,我总觉得这篇文章较浅,没有什么深度,人物形象一目了然,几乎就是什么脸谱式的,情节也很简单,几乎没什么跌宕起伏,讲什么呢?苦想之后,一无所得。走进教室,只见两位同学在为一道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这样理解不对,不能离开原题目,走,问老师去。我们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对,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能离开原题目。那就让学生自己没有禁忌地读,没有预设地走进文本,没有羁绊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吧。  相似文献   

5.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展示了欧·亨利小说一贯的结尾特色,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者没有正面描述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苏艾之口转述:"我有些话要告诉你……亲爱的(指琼珊),看看墙上最后一片叶子。你不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啊,亲爱  相似文献   

6.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欧·亨利的小说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作品中以写人性美的小说最为突出,尤其感人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正是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制高点,《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这样一部彰显人性美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作为叙事性文本,《最后的常春藤叶》成功运用叙事反讽艺术,通过绝望/希望、绝情/温情、道德/艺术等悖论元素形成了强大的叙事张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为艺术而生"之艺术精神的无比崇尚。从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结构反讽三个层面深入分析文本,读者能够比较清晰地透视作者隐藏于文本深处的叙事意图。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说精妙的结尾,原来拯救琼珊的最后一片叶子不是真的,而是贝尔曼画上去的。人们称之为“欧·亨利式结尾”。这种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说“出人意料”,是指小说结尾没有给人平庸、直率之感,  相似文献   

9.
教学的简约,就是要设定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以自然朴实的教学来追求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实用,就在于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丰厚的词语积累、娴熟的语言运用和缜密的阅读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精神生命的成长。本文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相关内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通过纷纭的主人公之辨,旨在探讨小说阅读与教学中的肯綮——思想内涵和人文审美挖掘。文学是人学,人性、灵魂构成作品的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整体性衡量。反映在课堂教学上,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人物来完成自己所理解的作品内涵,并从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兴趣点出发,来确定这是谁的故事。于是,课堂阅读学习的架构就自然而然展现出全新的态势,从而怡化学生的性情,涵养其人生。  相似文献   

11.
一个成功的作家就如一个出色的乐队指挥,而文字就是他庞大的乐队——什么时候该让何种乐器奏响,什么时候音乐该舒缓或激越,他往往成竹于胸。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最后的藤叶》,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作品构思精巧,语言诙谐隽永.是一篇短篇小说的佳作。特别是本文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思考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魏杰 《考试周刊》2011,(71):28-29
"无巧不成书,有奇方可传",引人入胜的小说情节发展常常运用巧合因素,富有传奇色彩。但是无论是"巧",还是"奇",都要合乎生活常理,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否则,情节发展就会失去真实性,而情节失去真实性,小说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小说家的技巧首先在于会说故事"(伊丽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会说故事"就要使情节发展有信度。欧.亨利的名作《最后的常春藤叶》,不仅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4.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公认的传世名篇。小说从1905年诞生起,就得到读者和学界的充分解读。但是,就汉译本而言,众多挖掘式阅读并未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常春藤的叶子有没有集体谢幕的时间?欧·亨利在小说中描写了常春藤叶在寒冬完全凋零的场景,并借此场景展开情节设计。但是根据植物学常识,常春藤是一种常绿藤本植物,它的成长过程中不存在叶子集体谢幕、  相似文献   

15.
孙绍振教授将欧·亨利的《最后的长春藤叶》这部短篇小说的主题解读为精神超越死亡信念决定生命歌颂为了他人的生命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的一种精神。笔者查阅了许多材料,发现这种解读是被读者普遍采信的。这种解读固然无误,但如果对一篇被他人解读得已经很充分的小说提出几个新问题,我们可能会挖掘出小说更深层的东西。读过此文之后,我给自己提出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琼珊会想到死?(2)为什么作者让老贝尔曼死去?(3)为什么不选择另一群人,偏偏选择一群作画的艺术家?经过思考,我认  相似文献   

16.
姚莉 《文学教育(上)》2008,(16):106-106
《最后一片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作者讲述了一位老艺术家贝尔门用生命画出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小说有着浓厚的感伤气氛,却让我们从普通人的身上看到了美好的心灵和人性的光辉,也被小说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相似文献   

17.
《最后一片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作者讲述了一位老艺术家贝尔门用生命画出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小说有着浓厚的感伤气氛,却让我们从普通人的身上看到了美好的心灵和人性的光辉,也被小说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相似文献   

18.
环境描写往往是中学生记叙文写作中较为忽视的环节。学生似乎忘了事情发生那天的天气、周围的景物、流动的气氛,任由事件的枝节干枯地平铺而去。其实动人的写人记事文章总有丝丝入扣的氛围渲染,衬托人物心情,暗示或者交代时代背景,引得读者跟随作者的笔触进入文章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欧·亨利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短篇小说《绿门》是一篇具有传奇色彩但却针砭现实的作品。本文意在分析这则短篇小说人性主题的两个方面:人性的美善与丑恶。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想】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欧·亨利式的结尾”表现出来的崇高主题成为课堂恒久的结论式的解读。正如阿尔芬索·史密斯在为欧·亨利写的传记中所描述的:“那些盛誉欧·亨利作品的人,都特别强调他的写作技巧,尤其是他的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以此作为他对短篇小说所做出的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