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人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所说的“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  相似文献   

2.
木心相信“迷信”,信奉“以貌取人”,认为生命轨迹与人生发展在人的外貌特征与行事作风中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寻。他尤其崇尚艺术家之“相”,相信真正的艺术家必然有着让人称道的外形与肖像。同时,他依据自己初次见到艺术家画像产生的那种难以言表但确实存在的亲近感,果断认为自己“命有文昌”,是艺术家的再次转世。既然“艺术是前世的回忆”,自己就不能辜负艺术对自己的教养,这恐怕也是木心献身艺术而从不后悔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艺术与创新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问他:“你听过鸟叫吗?”那个人说:“听过,好听呀!”“你懂吗?”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艺术是有层次的。层次是什么呢?是从懂到不懂。有的画是画给画家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懂画的人看的,真是这样的,因为懂不是最高的标准,懂还有很多层次,很多讲究。因为我这个人不是正式学院毕业出来受过很好教育的人,我就是个打野食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反映,现实生活为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这并不是说现实生活所见到的事物都可以入画。画家在对人物或景物描绘时,有意无意都要对素材取舍,留下美观的能入画的内容进行“艺术的真实”描绘,因为生活中的美是分散的、不充分的,所以中国画家讲究“师法造化,终得心源”。鲁迅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更多更具时代意义的变革,对生存的需要慢慢地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所取代,艺术和艺术品不再仅仅是艺术家的个性的自我表达,每个人都可以在一个更加开放的、更具融合特征的范围里肆意地分享渗透在生活中的艺术情趣。在这种趋势下,公众的聚焦会直接集中到有明显风格艺术家身上,成功的艺术家总是在他的创作中融入个人性格、生活环境、对社会影响的反馈等因素,艺术作品也成为他创作意念、生活哲学、审美情趣和时代感受的表达,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一书中阐述“生活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我相信,生活也是艺术家的创意源泉和动力,于是本文从“艺术 生活”的理念来阐述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艺术给予人们崇尚高品质生活的引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广东教育》2006,(3):53-56
陈逸飞英年早逝,一头跌倒在自己拍的电影里。天才夭折,社会自然一片叹惜。接着便都说,他人生失误。失误在哪里?有人说他贪心,当然不是贪财那种贪心,是贪图更大成功。有人说他失误在玩命工作,玩了多少年还执迷不悟。还有人说他实在看不清楚,比起他已经取得和可能取得的艺术成就,一部《理发师》区区几何,犯得着吗?至于说到陈逸飞还要和姜文较个劲,就更认为是小题大做没道理了。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就是一个艺术家.但又远远高出其他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不是静止的没有生命力的作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会给社会创造无穷财富和价值的人”。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当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巴金在谈到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经验时,总是一再强调:“我不是文学家”。是在一九三二年九月写的《我的自剖》中,巴金就说过:“我不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不想做一个艺术家”。在同年十月写的《<电椅>代序》中,他又说:“我不是一个文学家,也不想把小说当作名山盛业。”一直到一九八○年四月在日本东京朝日讲堂讲演会上的讲话《文学生活五十年》中,他仍然说:“我不是文学家”。这决不是巴金的自谦和他对艺术的否定,而是反映了他的卓越的艺术追求。这种艺术追求既回响着“五四”开辟的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主旋律,又  相似文献   

9.
传承与创新     
《中学理科》2009,(10):8-8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  相似文献   

10.
艺术感觉不同于普通的生理感觉,具有自己的独待性,但艺术感觉最终来源于生活。艺术感觉又称为美感,这种感觉对普通人和艺术家都非常重要。正确理解艺术感觉,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创作中的“天才说”、“灵感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张琴 《家教指南》2003,(8):11-12
有人问著名的艺术家,一位跟他学画的青年将来能否成为一名著名画家?那艺术家回答道:“不,绝不可能,他每年有着6000英镑的收入呢。”也许有人会惊叹于艺术家的肯定和绝对,但稍作斟酌,却也不乏道理:因为这位青年缺少成才逆境。而人的本领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在富裕的情况下很难产生有为的青年。两度出任美国总统的格鲁夫·克利夫兰起初也不过是个穷苦的店员,赚着每年50英镑的工资,他后来说:“的确,极度贫困所激发的雄心比较来得切实而有力。”这一事实,又再次证明了逆境在人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俗话说:“逆境…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曾经给悲剧和喜剧下过定义,他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火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阿Q正传》的形式和风格并不是单一的,是喜剧艺术还是悲剧艺术,这就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生活、生活的教育意义进行了辨析与叩问,认为一个人实在就是他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显示一个人的智慧。猴子掰玉米是猴子的智慧生活、艺术化的生活,因为猴子的玉米在猴子的心中,我们的玉米在我们的手中。所以,生活有过有说,各有各的过法。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可以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育并不是教人怎么生活,教育本身就是学问,而从根本上说,学问是性情之事,生活是性情的表现。人、生活、教育三者最后似乎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异化的境地,惟有艺术提升人的境界。我们应该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生活有两个本体论,一个是生活本体论自身.另外一个是艺术本体论.  相似文献   

14.
“艺术是表现的。不是涂脂抹粉”。科学以理服人,艺术则是以情动人。艺术的主要表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自然和生活为源泉的。“艺术创作不能置客观事物于不顾,置理智于不顾”。艺术的自我表现不是绝对自由的,艺术家的自我、自由,也是在历史发展基础上提出的要求,是和人民利益相一致的。艺术家个人的真实情感,必须在客观生活的真实基础上而发出来的,才有感人的力量。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当产品成为人的对象时,必须能够满足人们需要。才存在着社会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有这样的梦想:在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中,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他们有的会演奏乐器,有的擅长书法,有的能歌善舞,有的精于绘画;他们有的能够亲近徐悲鸿、齐白石、毕加索、雷诺阿、罗丹,有的能够沉醉于《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蓝色多瑙河》、《田园交响曲》,还有的能够欣赏中国的古典戏曲,如昆曲、京剧、越剧等。我不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懂得欣赏艺术、热爱艺术、尊重艺术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让艺术陪伴一生,他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16.
艺术除了可以美化人生,稍许研究就会发现更能启迪人生。杜尚给人带来的艺术就像他的为人一样,活得潇洒,活得有思想不苟从。并且是一种敢于特立独行的生存状态。他有一种性情,就是无功利的,有点像中国思想家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理念。与别人不同的是,杜尚认为"我最好的作品时我的生活"。所以杜尚所带给我们的艺术不是画或者雕像,而是他的人生。艺术的深层展现的是比艺术家本身更吸引人的艺术家的人生经历,精神世界。能够让我们很好的洞悉什么是人生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因为艺术而相遇,演绎出一段感人的民国往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八吊钱,换来一世情缘。文章读来感人至深,荡气回肠。情义无价,艺无止境!梅兰芳能成为京剧大师,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努力,背后还有个特殊的智囊团,成员多是京城名流,因为酷爱京剧,自发组织起来,为他出谋划策、创作剧本、联系演出,事无巨细,几乎无所不包。这些人都是梅兰芳的超级“粉丝”,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梅党”,他们出钱出力,以捧梅为乐,共同把京剧艺术推上了巅峰。  相似文献   

18.
艺术家的人生体验与艺术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创作归根到底都要表现艺术家感受和体验过的人生,而且须有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映照;真切的生活及生命体验,是形成创作冲动及艺术生命的重要依据和前提。艺术家在不同人生遭际中生命体验的差异,对不同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的形成,产生很大作用;艺术家人生体验的深切独到与浮泛从俗之别,在艺术创作中有差异分明的体现。艺术作品的高质量,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则是创作者投入了高“成本”,那就是注入其真切的生活、生命体验,以及因此而生成对自然、人生独特的领悟与理解。这应该成为目前出现的某些艺术创作中的浮躁现象的一种启迪或参照。  相似文献   

19.
艺术的价值     
当“艺术”和艺术家不搭界时,“再创作”便显得很做作,因为这个世界,除艺术家外并无艺术。  相似文献   

20.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块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情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