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阳 《中国德育》2005,(4):19-20
一、对养成教育的认识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来说,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充分发掘其非智力因素,帮助其成才;好的生活习惯能培养其自理能力;好的品德习惯可以使学生成为“好孩子”。  相似文献   

2.
养成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围绕思想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两个方面去实施。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内容除“守则”、“规范”的规定以外,还可以细化为以下“十心”。  相似文献   

3.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仅包括学习习惯,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及道德品质等等,而这些习惯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加强孩子的道德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养成教育的培训。结合教学工作经验,就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我认为这里的行为习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语言习惯,三是思维习惯。在养成教育方面,班主任的作用很大,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检验班主任工作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检验一个班级是否有朝气、有秩序、有凝聚力,要考察细节,细节最能考验一个班级的软实力。而软实力的形成源于好习惯,也就是养成教育,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年纪小,随意性大,是养成教育的起点,更应注重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5.
汤成文 《成才之路》2011,(14):13-14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教育,也是班级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关系学生良好人格个性的形成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我校从2008年就针对学生的实际提出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要求。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我校的校风校纪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甄珩 《甘肃教育》2008,(8):13-13
“养成教育月”活动的重点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健体习惯,设计“养成教育月”方案,要紧紧围绕这一重点进行。  相似文献   

7.
习惯养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育更为关注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却忽视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大力推行习惯养成教育.力求让好习惯的种子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内化成学生自觉、自主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张萍 《青海教育》2014,(12):51-51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包括行为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智障学生智力迟钝,能力低下,反应迟缓,生活自理能力和辨别是非水平均较差,因此对他们的教育与训练,除了要矫正他们在认知、情绪及个性方面的缺陷外,重要的是培养其良好的习惯,特别是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我国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强化养成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达到培养其良好道德素质的目的,这是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学校一切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中的养成教育加强了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有益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体育教学中的养成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树立“健康第一”,养成良好的身体,心理的健康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为实现教育目标,采取教育的策略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培养养成教育中终身体育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镇赉县第二实验小学遵循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教育理论,开展了以“孕育孩子心灵、塑造成功品行”为主题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造学生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受益终身。作为“习惯养成教育”实验课题园所,我园以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切人点,利用各种教育方法对幼儿进行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要初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及家庭习惯等方面存在许多偏差,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其终身发展.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5.
所谓的“养成教育”,就学校而言,一般是指儿童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我校建校八年,一直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主线,实施了《文明礼仪教育》实验课题研究,开展了学生在校做好“六件事”的养成教育活动,实施以“诚实守信”为课题的校本教研等活动。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走出了一条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受教育,在受教育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的德育工作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何红娟 《西藏教育》2012,(10):13-14
罗明在《我建议中小学开设成功学课程》中对“养成教育”的解释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成长过程中在家庭和学校、社会中长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落实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范畴的内容,而且也包含着智育、体育诸方面的内容。在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讲道理首要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晓之以理,动之  相似文献   

18.
泽州县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专门成立了养成教育工作领导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机制。二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县教育局召开“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动员会,各教学区积极组织开展养成教育大讨论,在全县营造养成教育的浓厚氛围。三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确定泽州一中和周村小学作为全县养成教育的试点校,进行重点培养,形成示范,以点带面,使全县中小学养成教育整体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9.
李静 《辅导员》2009,(9):52-52
常言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思想教育需要长期浇灌和弓l导,行为习惯需要经过日积月累才能形成。所以,自从我校开展“三省”教育以来,笔者在工作中特别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20.
杨力 《双语学习》2007,(5M):38-39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毫不客气地说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学习习惯的好坏又直接受到生活习惯好坏的制约。因此,数学教学除了重视学生智力发展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就是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