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颂南 《武当》2012,(9):52
"练功不收功,不如不练功"。可见收功是整个练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谈谈收功的知识及注意事项。一、收功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功法,不论是静功、动功或动静结合功,都应有预备式和收功式。初练者应按功法中收功要求认真去做,从实践中体会到,收功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顺动静逐渐化。因为人体练功由静转动或动转静,是个逐步适应的转化过程,一下子走上动静的两个极端,是不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练静功收功时  相似文献   

2.
沙袋功     
传统硬功功法,今散手和拳击运动员多练此功。现介绍几种主要的沙袋练功方法,供散手和拳击运动员参考。其功法主要有:单袋功、双袋功、多袋功。 一、单袋功 单袋功有单人单袋功和双人单袋功两种。 动作:1.单人单袋功:选一沙袋,内装河沙和锯  相似文献   

3.
九头狮子功     
聂祥林 《武当》2003,(11):5-7
“九头狮子功”为大字门功法,一直在刘氏家族中秘传。刘氏门中的佼佼者刘火香师傅,响应国家号召,打破旧的传统习惯,面向社会公开传授,使得“九头狮子功”得以发扬光大,笔者有幸列入门墙,成为此功法的主要传人之一,甚感荣幸。 “九头狮子功”是大字门中的一套硬气功,共九式,只需一周,使丹田得气,气力大增,练功四十五天,功夫就可上身。此  相似文献   

4.
状元功     
“状元功”功理功法初探随着各项体育运动的普及,气功这一有着民族特色的古老健身之道,成为人民健身的法宝。在这里我介绍状元功,使这一古老功法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状元功的远源历史我无法查清,只知道我是第七代传人,师傅叫胡宝贵系我伯父,六三年,我开始练功,七一年伯父去世。“状元功”是单传功法,每代只传一人,所以该功法鲜为人知。状元功原为佛家功法,在我练功的过程中逐渐的把道家的  相似文献   

5.
刘登信 《武当》2005,(3):4-6
本刊于2004年11期刊登了《邯郸太极又一家》一文,报道了我社近两年来的挖整重点--顾式太极拳,并介绍了它的源流及风格特点。文章刊登后,受到读者热忱欢迎。为了满足大家进一步的渴求,今特辟版面连续介绍顾式太极拳功理功法,以飨读者。顾式太极拳功法计有七节108式,加上起式和收式,共有110式,该拳式式相扣,内涵缜密,结构紧凑,一气贯通。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吴志勇  江百龙 《武当》2010,(4):11-12
武当太乙神剑门第十七代掌门人关亨九先生(已故)撰写的《武当太乙神剑门功理功法》中提道:“太乙神剑门,玄妙在字中。写字即成拳,行笔是练功。悟到自然得,无须求套路。”这种汉字书写与拳术习练的结合,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很少涉及,而对武术与书法这两种艺术之间的相通性和相融性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7.
巧拿是一种非常巧妙奇微的实用武技,非经长时间的练习和揣摩,是很难体悟到真窍妙义。拳语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百招巧为先,劲力在其间。巧拿特别注重练功、练劲,指爪功是巧拿的必修功法,指功主练手指尖的戳点功夫,爪功主练手指腹的扣抓功夫。  相似文献   

8.
南少林地术犬法铁腿功,是少林地术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修功法。古人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如果只重视腿技的训练,而忽略了腿功的修炼,只能成为花架。先师地术门派著名武术家陈依九先生,早年以腿功著称,被人们称为“神腿九”和“铁脚九师”。  相似文献   

9.
李正 《武当》2014,(8):23-24
俗话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它强调了练功的重要性,但练套路和推手本身也是练功。不过,在太极拳修炼的整个体系里还有专门的功法训练。其中的“静功”、“桩功”和“行功”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行气活血功     
梁健生 《武当》2004,(7):54-56
“行气活血功”是气功拳门的基础功,但又是极重要的功法之一。此功旨在强身治病,益寿延年,练成后亦可为人治病;功夫深者还可用来防身御敌。此功动静结合,既练文火,又练武火,阴阳相济,不但易使功成,不出偏差,且易结合其他功法,功夫深者还可练柔化刚。练好此功,对练金钟罩、千斤闸等有助功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峨嵋派佛门密宗自发动功功法,它属于筑基功的范围,因习成此功约须三年时间,所以也称“千日筑基功法”,只因为本派练功时主张身密,意密、语密,故谓密宗。 峨嵋密宗自发动功上功快,气感强,出功后会自动排打穴位,自动按摩病区,内气也会自然向病区进攻,不须意念上的意守和导引,一切自然而然,所以  相似文献   

12.
梁浩 《武当》2009,(7):48-49
本功取自张三丰所传功法之精华,并吸取了陶弘景的练功法及武当山道总徐本善等人的练功经验,熔汇一炉整理而出。  相似文献   

13.
李照山 《精武》2004,(10):19-19
在《大成拳论》中,王芗斋先生把大成拳的练习步骤分为站桩、试力、试声、自卫和技击桩法。如果把技击桩法归纳在站桩功法中,则主要有四个练习步骤。在现在流行的"七妙法门"中,站桩亦为首要功法。由此可见,站桩是大成拳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功法,但桩功的重要性,也误导了不少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曾听到一种怪论,即"桩功万能论",意思是只要练好桩功,就什么都有了,也能成为技击高手,你一出手,即可置人于死地。在此论调下,有人过分延长站桩时间。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运动康复疗法是AS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砂掌作为武术内功的一种,吸收了医、道、儒、释等功法的营养,其功法特点包含抻筋拔骨、拧筋转骨、一松一紧、呼吸配合、正念冥想等。文章分析了朱砂掌功法在AS运动康复中的应用前景,发现朱砂掌功法在AS患者康复治疗中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病患疼痛,增强肌肉力量,提高下肢稳定性,改善呼吸,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朱砂掌功法炼身练意,在AS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邵义会 《精武》2006,(5):40-41
太极球功法是太极门练习内功、增加功力的一种辅助功法。由于师承关系不同,太极门各流派所传太极球功法多有不同,如有放球于石槽中的推揉研摸法,有球贴墙壁揉动法,也有运球于身手中的旋动法等。本门所介绍的太极球功法,是一代太极拳宗师陈照奎先生当年秘传给我的恩师马虹老师的陈氏太极拳系列辅助功法之一。本人跟随马虹老师多年,并得到恩师传授多种陈氏太极拳辅助功法秘诀。自恩师传我太极球功法后,本人坚持常年操练,并请人特制了一个14.5公斤重的大理石球,用于日常练功之用。平时结合练习太极拳套路,潜心研习太极球功法,拳球结合,相辅相成。经过多年实践,感到自身内气充盈,身腰力厚,下盘稳固,受益匪浅。下面介绍的太极球功练习法,就是本人在马虹老师亲授功法的基础上,并根据自己多年练功体悟加以整理的。现介绍给大家,供同道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秦庆丰 《中华武术》2000,(11):30-31
少林排打功是内外兼修的功法。 少林排打功分单人与双人两种功法练习。单人练习包括沙袋击法、板击法、棍击法、石拍法、撞击法等等。双人练习有互击法、排打法等等。排打功可以锻炼人的果敢、不畏困难和勇于进取的精神,能增强人体(特别是肌肉)的适应性、耐久力和爆发力,还可以促进人体经络、血脉顺通,增进健康,是提高抗击能力的重要练习方法。 少林排打功的准备活动 练习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对排打锻炼的各个部位进行运动按摩,使肌体、关节和韧带放松、舒展。然后,按“马步桩功”的姿势站好,意守丹田,时间约为十分钟至半小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功理和功法两个方面阐述了长拳的重要技击法则──“八法”功要,同时对传统的拳术“八法”也作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健身气功·易筋经新功法的编创及其成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气功·易筋经新功法的编创原则是:基本保留传统易筋经十二势精要,在广泛采集传统易筋经十二势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基本沿用十二势原始名称,古朴中体现新意;从健身气功、中医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角度阐释创编功法的功理、功法、功效等等。此功法主要适应人群是中老年及不同层次、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需要。此外,对编创功法技术上应遵循的原则,功理、功法的成熟、发展与提高,研究结论及其防病、健身效果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吊裆功     
周颂南 《武当》2009,(2):48
吊裆功系武当内家功的一种,亦属铁布衫范畴。它充分体现了“内炼一口气.百病不缠身”之精义。对于补肾壮阳、强健身体和竞技搏击等方面都有显著功效。这种功法要求把意念导引、势子导引和呼吸导引.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对治疗遗精、阳痿、早泄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丹窍功”即“丹窍呼吸、开合、内运”功夫,源于“陈式心意混元太极门”之“太极混元内功”功法部分。本功法为陈式太极拳第十八代传人冯志强大师继承师门嫡传、精炼成功的核心功法。 本人随冯老师练功多年,但总感到功夫尚未精通,故很难将冯老师“丹窍功”之奥秘阐释清晰,只能根据自己的练功体认简要地论述一下练功心得体会,请诸拳友指教。(一)问窍 什么是丹窍?什么是丹窍呼吸开合?怎么样修炼?什么是丹窍内运?与丹窍呼吸开合有何关系?内运有几种形式?怎样修炼丹窍内运?这些将是本文论及的中心课题。(二)述窍 冯师在《太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