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唐代骈文、古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中期,一部分人提倡古,反对骈,至韩愈、柳宗元出来,一度声势颇盛,形成与骈对峙局面。但至晚唐、五代,古即趋衰落,骈似占明显优势,直至北宋,古运动方才取得胜利。唐代大多数骈风明白晓畅,甚至通俗化。这种风被宋代古家讥为浅俗,相比之下,唐代不少古反而显得深奥。唐代小说绝大多数用散体写作,骈句只占少数,但其句式整齐,语言浅显通俗,风格与崇尚古雅的古不同。现代有的史研究认为唐代小说体与古运动有密切关系,乃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2.
韩愈、柳宗元等人在唐代古文运动中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文学发展和时代要求的理论主张,并以出色的创作成就引领文学革新走向成熟和兴盛,使得文赋在形式上突破骈赋、律赋的格式束缚,向着质朴化、散文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出于总结前代化遗产的现实需要,在学领域,无论初盛唐的骈家还是中唐古运动的先驱都能从政教作用出发反思前代创作经验。随着古的形成,骈从普遍的章形态逐渐转变为一种特殊的章体制,在此过程中,古家及其先驱又对作为一般章形态的骈偶体制加以批判。这两种批评潮流都促进了骈批评从一般章学向专门体学的转型。而唐人对本朝骈的批评因具有重视政教体的倾向,与宋代作为专门体学的四六批评已有相通之处。因此唐代骈批判呈现出破中有立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唐诗繁荣的原因时,有的同志低估了六朝文学对它的影响,忽视了六朝文学应有的历史地位。不少人一提起六朝文学,便想起玄言诗、宫体诗、骈偶文;想起形式主义,反现实主义逆流;想起“嘲风月、弄花草”等应该扫进历史垃圾堆里的东西。人们鄙薄六朝文学,已有漫长的历史。然而,六朝文学究竟有没有值得肯定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骈文从形成、繁荣到蜕变、复兴,一直受到各自时代文人的批评,即六朝至隋唐的反骈思潮与中唐、北宋反骈运动;宋代四六话对公牍骈文命意遣词、对偶隶事的探讨;清代学者对骈文文体特征、文统地位、发展流变规律等的全面总结。对这些骈文理论的研究,近百年来主要集中在隋、唐反骈思潮和清代骈散之争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界开始对历代骈文理论作专题研究,注重从文本实践、学术思潮等方面来探讨骈文理论,骈文理论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韩愈的经济思想研究余德仁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世人以其自谓郡望昌黎,每称之为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在文学上,他抨击南北朝以来盛行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  相似文献   

7.
对唐代主要江南文学家族的分布与构成以及其家学源流进行深入清理、辨析。唐代江南文学中心的形成,与江南文学家族兴盛有密切关系,而深厚家学渊源又是文学家族形成的重要文化动因。江南文学家族多有相应家学背景,又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家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家族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灵活的文化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骈赋是唐以前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在经历了句式、对偶、音韵、用典等一系列改进后,骈赋摆脱了汉赋的宏大巨丽,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性,其形式特征在演变的过程中日臻完备。  相似文献   

9.
作为上承汉代下启唐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骈赋是其最典型的文学作品代表。文章详细研究了骈赋中颜色词语"紫"和"红"的语义。首先,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将其语义分为原型语义和非原型语义,然后运用隐喻、转喻和社会文化赋予分析了各项非原型语义的产生机制。因为"红"是现代汉语中使用最多的红色范畴的颜色词语,而在中国文学史上,"朱"则长期代表着正红色,直到唐代,"红"才取代"朱",成为古典文学作品中使用最多的红色范畴颜色词语。因此,文章最后将骈赋中"红"的语义与现代汉语中"红"的语义进行了对比,分析出两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唐代散文的变化是随着儒学的复兴一起变化的,分三个阶段,重儒兴学,文质初变阶段;儒、释、道并重,骈散相问;儒学复兴,古文运动.  相似文献   

11.
唐宋女装既有沿袭又各具特色。唐代女装雍容华贵、性感大方,而宋代女装清新自然、典雅娴淑。唐宋女装风尚出现转型的主要原因是唐宋社会变迁和服装本身的规律性变迁。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家在研究唐代历史的过程中,对于正史如《新唐书》、《旧唐书》、《通鉴》所记载的史料比较重视,对于野史则重视不足。本文通过对《唐国史补》的分析研究,以为其虽为野史,但由于成书时闻、作者经历等原因,经认真取舍具有正史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失为一部研究唐史的重要史料书。  相似文献   

13.
唐代书肆的发展是我国图书史上重要的一页,唐代是封建经济繁荣的时期,书肆贸易相当活跃。研究唐代书肆对了解唐代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代以道教为国教,为弘扬道教,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推崇道教的措施,道举乃是其中的一种。道举制度作为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唐代崇道的重要措施,它的兴衰反映了道教在唐代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唐代西域诗是唐代诗苑中一束独具情韵的异域奇葩,其描写对象丰富独特(包括胡地风光,胡汉战争,胡人、胡马、胡酒、胡食、胡服、胡妆、胡乐、胡舞等),诗中充满浓郁的异域情调、民族风味、文化色彩。西域诗显示了唐人以昂扬奋发为基调的主体精神的高扬与心灵世界的扩展,体现出了唐人审美趣味的多元化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唐诗刚健开放、自由爽朗的气质,拓展了唐诗的境界。但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唐代西域诗研究并未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论文对唐代西域诗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其有待进一步开掘之处,并期待唐代西域诗研究新局面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最早提出宋初"晚唐体"一说,并对其成员进行勾勒的是宋元之际的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今人多从此说,然学界也有异议。笔者将现有文献史料和诗人诗歌创作实践等结合起来考察,认为将"九僧"、寇准、林逋、魏野、潘阆、赵湘归属于"晚唐体"应属无疑。宋初还有很多诗人受"晚唐体"影响,其诗具有"晚唐"风味,但这些诗人作品大多散佚,仅凭几首佚诗残句以及古人的评论,难以考征其诗风归属。  相似文献   

17.
在时代风气的浸染下,晚唐大多数诗人对外界的关。必面越来越狭窄。他们把全部精神技俩都用来写诗,从而形成了以苦吟著称的、世俗化的、具有轻浅纤微风格的“晚唐体”诗风。这种诗风虽然以贾岛、姚合为主要代表,但它的源头却可以追溯到中唐诗人张籍。张籍是中唐诗风向晚唐诗风过渡中的主要代表人物。解放以来仅仅把他作为乐府诗人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他的格律诗,开启了“晚唐体”之先声,应该在唐诗流变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王馨英 《天中学刊》2012,27(5):90-93
土贡制度在唐代已经相对完备,土贡物品本身所蕴含的性质及唐政府对土贡数量的规定更能体现出唐代土贡所代表的象征性意义。唐前期土贡物品是由专门的朝集使负责运送至京师的,后期则多由宦官或专使负责。在唐代,土贡由专门的机构负责保管,保管的办法也十分严谨。至唐中后期,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土贡制度逐渐成为当地贡户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遍检《全宋诗》、《全宋词》及诸多笔记、话本等献,考察唐代声诗在宋代的传播情况,对其歌唱事实作了辨证;并从接受史的角度,分析了宋人声诗观的理论内涵。认为唐代诗歌被采择入乐成为声诗的构成方式对宋人声诗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对声诗功能、体制、入乐方式等问题的认识上。  相似文献   

20.
唐代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田园诗人和田园诗歌作品,他们在创作方式、创作风格和题材内容较前代都有很大的超越。唐代田园诗歌作品之所以繁荣的原因也一直为人们所探讨。另外,唐代田园诗的产生方式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唐代田园诗使田园、行旅和赠别以及故园之思相结合,从而使田园诗的表现内容越发地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