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语第八册期终复习题浙江洪志明一、对照读懂一篇课文的四点基本要求,逐篇读课文。“怎样才算读懂一篇课文?对即将进入高年级的同学来说,就是要理解字词,读懂每一句话,能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见教材第23页读写例话《怎样读懂一篇课...  相似文献   

2.
语文第七册     
四、八个读写训练项目的重点及其相互联系: (一)第一、二组课文主要是对刚升入高年级的学生提出读和写的基本要求。第一组课文,提出了读懂一篇课文的四点基本要求。即理解字词;读懂每一句话;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草地夜行》要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3.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只有设计科学的训练程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我爱家乡的翠竹》的阅读训练程序可这样设计:第一步,初读课文。学生读课文前先看题目,就可以初步了解课文讲的是作者家乡的翠竹。再通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读不准音的字,应查阅工具书。尔后,让学生谈谈初步得到的印象,从而整体感知课文。第二步,细读课文。细读课文时,要一句~句地读,要读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对个别较难理解的字词要放到句子里理解,也就是通过“语境”,对含有这个词…  相似文献   

4.
《苦柚》是五年制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一位老华侨买柚子的经过,赞扬了卖柚子的小姑娘诚实、善良,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课文层次分明、语言朴实感人,老华侨的话含义深刻。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编写作文提纲,因此,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给课文列提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联系上下文领会老华侨的几句含义深刻的话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时可分三步进行:一、根据课前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可根据预习提示,让学生认真地三读课文,一读时,想一想围绕苦柚发生了什么事;二读时,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地方打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自豪”“清澈”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主要内容。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4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学习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教学录像片。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试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用“自豪”“清澈”造句。4.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中的“读读写写”。二、…  相似文献   

6.
许贤苏 《小学语文》2010,(12):21-22
小学语文“一课三读”法,是指一篇阅读课文的教学要经过初读、精读和熟读三步。初读,指通过自读、小组读、分人分段读、范读、听录音(看录像)读等多种形式,使全体学生都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精读,指要求读懂课文,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由结构相似的两部分组成。通过两句话写出了小蜻蜓和大飞机飞行时的姿态。文字简短,内容浅显,读来琅琅上口,为孩子们所喜爱。这篇课文安排在“读句于学字词”单元里。这类课文的教学,仍应以学习字词为主要目标,课文是学习字词的语言材料,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字词的理解。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飞机不但能像蜻蜓那样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第八册在阅读方面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掌握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即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能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作文训练的重点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一要真实,二要具体”。通过以上两个重点训练项目的系统学习,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观察与表达的能力得到提高。围绕以上训练重点,本册第一、二组教材分别安排了看图学文《小球门手》、《颐  相似文献   

9.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陕西省特级教师薛明读懂一篇课文,是学习课文的基本要求。如何去读懂一篇课文呢?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去看:一个是“懂”的标准,一个是“懂”的方法。“懂”,是了解了,明白了的意思。所谓读懂了一篇课文,从我们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上去看,...  相似文献   

10.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是小学高年级语文十六个侧重于读的重点训练项目中的第一个。这个项目的内容要贯穿到整个阅读教学中去。其中“读”是手段,“懂”是目的。要想“读懂”,企图走捷径,毕其功于一役是办不到的。我们从“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这一比喻中得到启示,把读懂课文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试尝、咀嚼、消化,使读懂一篇课文的要求逐项得到落实,由浅入深,层层递  相似文献   

11.
《难老泉》是高中语文第一篇自读课文,全文近四千字,要求高一新生用一课时来阅读理解这一篇幅较长而内容深广的游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用“解牛还原法”引导学生自读这篇课文,效果比较好。第一步,先“解牛”,找材料。这里的材料就是构成文章的主要人、事、物;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分解成零散的材料,就是“解牛”。具体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看看这篇文章主要由哪些材料构成,然后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每则材料的内容,并把这些材料分门别类。这一步,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是完全可以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12.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顺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各是什么?2.再读课文,边读边划,把不懂的词句划下来;用“‖”标出课文各自然段,理解每段的意思;划出写“大家”和小光看企鹅的不同动作的词语,以及小光看喂食企鹅时“心想”和“没想到”的句子;这样让学生学会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读懂读好课文.3.自学第一段、第四段,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课后练习2的(1)、(2).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读懂一篇篇课文,而且要使学生学会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前者是“读懂”,理解课文;后者是“会读”,掌握方法。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  相似文献   

14.
《南京长江大桥》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上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上看,义教(实验本)中,编者将它安排在第四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么说就怎么写”。侧重点在“写”上。而现在新修订的版本,编者将该课文提到第二组,并对重点训练项目作了调整,侧重点放到“读”上,,其重点训练顶目为“注意句和句的联系”。句的训练是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连接低年级字词训练和高年级篇的训练的纽带。《南京长江大侨》作为本组教材的第一篇课文,其重难点也在于此。而帮助学生掌握这一训练重点的最好凭借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相似文献   

15.
《莺》     
【自读导言】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不出声,不回视;边读边用序号标出课文的自然段;生字要顺手圈画。  2.本文 1000来字,按每分钟阅读 500字左右的要求,力争两分钟读完。  3.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说什么。【自读程序】  1.同学们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大意。现在请大家细读“自读提示”,并与你刚才读课文后的初步感知比较一下,看是否有共同之处。然后想一想,这段提示能给你理解课文以什么启示。  (解说:本文“提示”中的第一句很有必要让学生细心去读,读完它,学生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应该能体会出本文的…  相似文献   

16.
预习功课是学习中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那么怎样来预习数学呢?一、要细读例题.一句一句地读通、读懂,然后对照例题的解答,一步一步地看,边看边想书上的计算步骤是怎样的,还要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算.  相似文献   

17.
《祭妹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写“不能忘”之事,抒”不可解”之情,每一字每一句都具有一种追魂摄魄的巨大力量。但是,由于作者满腹珠玑,又“重修饰润色”,文中多有典识,语句亦多雅驯艰深之处,学生要真正读懂这篇课文,读出作者对儒家“诗教”的不满,读出封建礼教对古代妇女的精神毒害,还有很大的难度,存在着较多的文字障碍。而教材编写者却忽视了“自读课文”这一要求,注文或失之于粗陋,或失之于推究;或当注  相似文献   

18.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依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构建了“读通→读懂→读好→读熟”四步阅读教学模式。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通常按照这四个步骤进行。一、读通。教学流程一般可概括为:自读→检读→练读→思议,达到正确。一般情况下,让学生自己读  相似文献   

19.
小学毕业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我们认为,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应该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阅读能力而言,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最基本的技能因素应包括:①独立学字词的能力;②找出并读懂重点句段的能力;③流畅朗读,并理解文意的能力;④分析结构,概括段意,提纲挈领的能力;⑤评价写作手法,学习仿效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教材中的《陋室铭》《爱莲说》是两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写法上同中有异,可采取“一次两篇”组合教学。现将组合教学的过程及方法设计如下。第一步,疏通句意这两篇散文虽是用文言写的,但课本注释较详尽,可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逐篇自读,疏通句意,然后指名学生口译课文。基础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在自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