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明·茅坤),其贯穿始终的就一个情字,言有尽而情不可终,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古文观止》),今人读此文,无不感到字字皆情,句句含泪。何以至此,全在于韩公的抒情艺术。  相似文献   

2.
《祭十二郎文》是身为长辈的韩愈为先逝的晚辈十二郎(韩老成)写的一篇祭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韩愈三岁丧父,靠兄嫂抚养,与侄儿十二郎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不幸失去亲人时,悲痛至极,往往呼天抢地,捶胸顿足,甚而至于痛不欲生。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倾诉此情此景的一篇哀婉动人的散文。文章是身为长辈的韩愈为先逝的晚辈十二郎(老成)写的一篇祭文。韩愈三岁丧父,靠兄嫂抚养,与侄儿十二郎自幼相守,情同骨肉,亲如手足,历经患难,感情深厚。韩愈19岁离家赴长安求官,十几年的宦游奔波,使他未能与老成共同生活。正当韩愈官运好转,  相似文献   

4.
<正>韩愈的散文《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古文观止》的选编者茅坤也曾评价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与十二郎,名为叔侄,但从小情同手足。长大之后,韩愈长年飘泊在外,两人见面甚少。贞元十九年五月,在长安任监察御史的韩愈突然得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   1.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会叙事中的抒情。   难点:体会“邪”“也”“乎”“矣”等虚词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媒体设计:录音播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6.
一、课文悟读这篇祭文是作者祭奠一个30岁左右的侄子的文章。这样一篇哀悼一个普通年轻人的短文竟然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祭文一般总是赞颂死者的功业或德行,而本文尽脱窠臼,没有一句赞颂的话(只是在文中顺便提到伯兄的“盛德”和十二郎的“纯明”),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文章主体部分从儿时生活写起。作者3岁丧父,全靠兄嫂———十二郎的父母抚养。这时家道中落,两个名为叔侄、实同兄弟的孩子孤苦相依,“未尝一日相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接着写作者成年之后,由于谋官求禄,宦海沉浮,所以行踪飘泊不定,叔侄间别多聚…  相似文献   

7.
教师:亲情是人世间最为珍贵的情感,它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甚至可以进行生者与死者的对话。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章,解读这千古哀情。  相似文献   

8.
祝宇  李朝霞 《现代语文》2011,(8):102-10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祭文。作者通过记述一些家常琐事,表达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融抒情于叙事之中,感人肺腑。教学时,教师一是应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和自己宦海浮沉的人生感慨,并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二是应指导学生结合朗读,  相似文献   

9.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读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作者脑海中忽然响起了这首《爱的代价》。宦海沉浮,客居他乡多年,经历无数风风雨雨,侄子(韩老成)的死让这位饱经风霜的男人真正感受到了世事无常、人生难料。  相似文献   

10.
《祭妹文》是袁枚的散文代表作,文章一反古代祭文浮夸不实、溢美谀颂的惯例,抒真情,发实感,语出肺腑,一往情深。短短千字,既能从容回顾死者一生,又能淋漓尽致地抒发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探寻文章的抒情艺术,颇多耐人玩味之处。一、往事历历,不堪逼取——寓情于事全文大部分的笔墨用以叙述死者生平,从“嫛(?)情状”到“辰时气绝”,概括了袁机一生的主要经历。这  相似文献   

11.
读韩愈名作《祭十二郎文》(下称《祭文》),读者也许会注意到下列问题:韩愈何时创作此文?韩愈缘何“鞠于兄嫂”?韩愈如何“齿牙动摇”?这些问题,尽管无关宏旨,但对疏通字句,理解文意,认识韩愈,却也并非可完全忽略之事。本文提供一些看法,疏解三大疑点。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设想 1.高中语文第四册共两个古代散文单元(第五、第六单元),学习这两个单元的目的是“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祭十二郎文》是其中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所以首先应从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角度出发,安排学生自学课文,熟读文章,积累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相似文献   

13.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明代茅坤评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我深有同感,每读此文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失声痛哭。真是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感情至真至切,词句理解难度较大,如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体会这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呢?  相似文献   

14.
《祭妹文》是袁枚痛悼他的三妹素文的不幸遭遇、怀念往日兄妹深笃情意的抒情性祭文。这篇祭文是袁枚力主写“性灵”的文学主张的具体表现。“性灵说”的核心就是认为诗文要有“真情”。《祭妹文》之所以动人心魄,催人泪下,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全文句句含泪,字字关情,作者把满腹哀婉的血泪深情充溢在字里行间。一、深情呼告,催人泪下文章在总说亡妹葬于异地,交代祭奠者身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陈情散文主要运用融情于事,情理相融的手法,抒情、叙事、说理于一体,说真话,抒真情,写真心,言辞恳切,朴实自然,至真至纯。  相似文献   

16.
明代茅坤评《祭十二郎文》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古文观止》也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相似文献   

17.
一、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闻汝丧(sàng)之七日形单影只(zhī)B.及长(zhǎng)虽万乘(shèng)之公相C.不省(xǐng)所怙(hù)尚飨(xiǎng)D.并令守汝丧(sàng)请归取其孥(nú)二、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嫂尝(曾经)抚汝指吾而言B.其又何尤(怨恨)抱天涯之戚(忧伤)C.不克(克制)蒙其泽宜业(事业)其家D.比(近来)得软脚病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坟墓)三、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往河阳省坟墓不省所怙B.将成家而致汝街哀致诚C.始速祸焉妙…  相似文献   

18.
匡吉 《语文知识》2004,(10):29-31
韩愈的《祭十二郎》(见新编高中《语》第三册),内容上摒弃了颂扬之词,形式上也破骈为散。尽脱前人窠臼;加之“语语从至情中发出”(清人章懋勋语),被后人誉为千古“祭绝调”。苏东坡曾说:“读《祭十二郎》而不下泪,其人必不友。”这篇祭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19.
【教材解读策略一、知识点梳理文言实词:孤、怙、孥、薨、辍、嗣、蒙、窆、尤等。文言虚词:其、抑、曷等。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其又何尤”(宾语前置句),“呜呼!其信然邪”(感叹句),“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选择疑问句),“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反问句),等等。二、重点研读1.抒情叙述的紧密融合。作者将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在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释放出强烈、隽永的感情光芒。2.细节描写的凄婉动人。“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这个细节蕴含着作者的无尽悲哀:兄长…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思想]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以下简称《祭》文)当推为佼佼者,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名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但是,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领会与体悟其情真意挚、凄楚动人的思想内容与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并非易事。为此,笔者采取“比较鉴赏”的方法,在教学中作如下拓展设计,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