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胜男 《广西教育》2010,(25):22-22
不少老师都曾面对过这样的尴尬局面: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讲得津津有味,但讲台下部分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显得异常压抑、沉闷,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到,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是轻松愉快的。作为教师,在教学时如何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能在心境愉快、情感融洽的氛围下学习与交流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课程的授课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授受式讲课仍占很大比重,绝大多数的课堂,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自己钻研的少。很多学生都反映物理难学,课上老师讲的似乎都听懂了,可一到自己做题时,  相似文献   

3.
徐强 《教书育人》2008,(9):44-4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课程的授课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授受式讲课仍占很大比重,绝大多数的课堂,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自己钻研的少。很多学生都反映物理难学,课上老师讲的似乎都听懂了,可一到自己做题时,尤其是略微有点难度的题,就感觉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了。有人说“物理难学,是老师教难了”,是不是如此呢?  相似文献   

4.
讲解是教师运用说明、分析、归纳(概括)、论证、阐释等手段讲授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的最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之中,教师的讲解都是必不可少的。难怪人们会常说:某某老师的课“讲”得好,某某老师的课“讲”得一塌糊涂。可见,讲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让教师的讲解充满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川 《青年教师》2009,(7):14-15
讲解是教师运用说明、分析、归纳(概括)、论证、阐释等手段讲授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的最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之中,教师的讲解都是必不可少的。难怪人们会常说:某某老师的课“讲”得好,某某老师的课“讲”得一塌糊涂。可见,讲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肖川 《青年教师》2010,(8):19-20
讲解是教师运用说明、分析、归纳(概括)、论证、阐释等手段讲授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的最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之中,教师的讲解都是必不可少的。难怪人们会常说:某某老师的课“讲”得好,某某老师的课“讲”得一塌糊涂。可见,讲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肖川 《辽宁教育》2008,(7):11-11
讲解是教师运用说明、分析、归纳(概括)、论证、阐释等手段讲授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的最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之中,教师的讲解都是必不可少的。难怪人们会常说:某某老师的课“讲”得好,某某老师的课“讲”得一塌糊涂。可见,讲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许多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学生还未来得及思索,又由老师很快地给予解答。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神秘感。使得他们懒于思考,不去思考。其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苦。一节课下来,问学生听懂没有?多数同学会回答听懂了,可是不少学生反映一旦做作业时,又不知如何去做。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课  相似文献   

9.
潘启萍 《考试周刊》2014,(61):166-166
在我县全面实施教育"9+3"计划后,中职学校学生质量出现下滑的背景下,在《FLASH动画设计》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兴趣与热情,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就成为科任老师教书育人成功的关键。作者结合《FLASH动画设计》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更新教学理念、注重课程创新改革、精心备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合理评价等方面谈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严峰 《家教世界》2013,(12):144
现如今课程改革进行得有声有色,英语课程改革更是迫在眉睫。目前泰兴农村英语课堂效率低下,老师反复讲的知识,学生始终不能掌握。即使死记硬背记住了,却又不知该如何运用,考试成绩自然不会理想。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怕读书,怕背书,更怕上英语课,甚至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都深感头痛:现在的中专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其中的表现就是在课堂上不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上老师讲老师的,他干他的,像两条平行线。究其原因,除了中专生存在忽视语文等基础课程的误区以外,更主要是语文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课堂的教学。有位学生曾在《老师,我想对您渤的作文里写道:“老师,我觉得上您的课很无聊。”看到学生的心里话,我内心很难受。  相似文献   

12.
一提出设想长久以来,不少老师上作文指导课,总是讲得太多,放得太少。这就难免会出现一个现象:讲过的作文题目,学生似乎写得还不错;没讲过的题目,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下笔。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学生就不能独立作文了吗?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但凡提及科学管理,往往会提到一个词——流程。  相似文献   

13.
学生对一门课程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引导,喜欢一门课是与这门课的老师上课幽默风趣,互动性强弱有关系的。这样的课堂需要的不再是老师一板一眼地教书,而是结合实际,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把知识讲得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都认为老师讲得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说、去想、去做,生怕学生不能按老师的思路展开教学,课堂目标不能完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基本上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也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接受,其结果是教师越讲越累,学生越听越烦,甚至不愿意去学。于是便有老师埋怨学生太笨了,一道题都讲了好几遍还是不会  相似文献   

15.
一、课改现状当前,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兴起了一股课改的浪潮,从城市到农村,这项改革都进行得雷厉风行,并且也得到了一路赞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以崭新的的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彻底封杀了"接受教育、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学便忌讳老师"讲",很多教师"少讲"或"不讲",这样,学生得以"自主",老师得以"解放",还美其名日"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做法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吗?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否就不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张探究学习,教师是否就不能采用讲授法进行必要的"灌输"?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这些处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16.
一次,听完一节公开课《昼夜交替现象》之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中,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说是模拟实验,也有学生说是自己上台展示。我追问:老师讲过什么还记得吗?好多学生居然说不记得了。这让我大吃一惊:是教师讲得不好还是学生开小差了?在一节公开课中,这两个原因都不能成立。那么是否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学生就获得越多呢?在科学课堂上恐怕不是这样简单的正比例关系吧。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后来我又做了多次调查,问了学生类似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我发现,  相似文献   

17.
黄莉 《考试周刊》2014,(45):180-180
<正>新课程的深入开展为沉闷的课堂注入了活力,同时触动了每一个老师的心。课堂不再是过去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模仿、老师出卷考学生而学生被动进行简单评价的课堂,真正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能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富有情趣的教学互动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快乐地学习,让老师都能尝到课堂教学的欢乐从而身心愉悦地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课堂调研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情况时,我们发现这样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师非常重视教材上呈现的知识,对教材上的内容不分轻重、面面俱到,课堂上老师讲得多,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活动的空间不够,与课改期望达到的目标相差较远。为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卫娟 《考试周刊》2014,(65):100-100
<正>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年龄的增大,我发现英语课上,学生越来越不肯举手发言,大多是教师一言堂。一堂课下来讲得很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也不知学生到底会不会,到底听没听懂。现代课堂教学提倡双边活动,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才有实效。如何解决以上矛盾,我觉得在课堂上,老师应注意创造交际环境,且向学生讲清意义并教给方法,学生定能配合好老师,如此既能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能让课堂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次,听完一节公开课《昼夜交替现象》之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中,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说是模拟实验,也有学生说是自己上台展示。我追问:老师讲过什么还记得吗?好多学生居然说不记得了。这让我大吃一惊:是教师讲得不好还是学生开小差了?在一节公开课中,这两个原因都不能成立。那么是否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学生就获得越多呢?在科学课堂上恐怕不是这样简单的正比例关系吧。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后来我又做了多次调查,问了学生类似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我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