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是世界读书日的主题。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却告诉我们,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国人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了: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2005年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的比例为48.7%,与全体国民总体的比例则为42.2%。(4月23日《北京娱乐信报》)网上阅读率的迅速增长,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图书阅读率的大幅降低,但是,整体意义上国民阅读率的持续走低,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更何况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暂时毕竟不能相提…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青年报》5月19日报道,近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8.7%。“这说明一年里我国国民中有一半多人没读书,我们认为这是阅读危机。”据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升国介绍,自1999年启动调查以来,国民阅读率已经连续6年持续走低,这次是首次跌破50%。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改开始后,语文教学面临的仍旧是老问题。有一定工作经历的高中教师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语文教改一波接一波,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却一届不如一届?学生的语文素养究竟从何而来?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究竟应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语言表达有困难?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往往需要相应的学习背景。本文试图从课外阅读入手,探讨阅读的现状与改造对策。阅读的现状近几年来,国家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了多种语文教科书,可以说这批教科书的编写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活水。但是从试教的情况看,以高中新教科书为例,学生阅读许多文章很可能达不到编者的意图,这并不是这些文本艰深,而是学生的积累严重不足。换言之,学生在应当读懂这些文章的年龄段却没有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功利的时代,一个不讲求独立思考的时代,社会风气浮躁,实用主义盛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底开始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指出,5年来,人们的读书目的发生了细微的变化,选择“实用技能”的比例从过去的20.4%降到13.5%,但“工作需要”和“应付考试”这样功利性读书目的的选择比例不降反升。5年来,我国国民读书的功...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到两组数字,一个是《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兰州9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有17%的学生一年中未购买一本课外书,8%的学生几乎未进过图书馆。另一个是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只有51.7%的识字国民读书,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4·23”是世界读书日,4月22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2008》。相对于第四、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第六次调查结果让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感到,“该读书的人不读书、该读书的时间不读书、该读的书不读”现象如今仍然存在,但已经有了缓和,甚至出现转机。郝振省说,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摘周报》2007年1月31日报道: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继1999年为60.4%之后持续下降,现在仅为48.7%,首次低于50%。“没时间读书”成为这次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没时间读书”的群体中主要为中青年。作为中青年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校中学生问题尤为突出。《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称,一个教师最近对任课的某重点高中两个班13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或伟人传记中较适宜中学生阅读的作品,如《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老人与海》、《毛泽东传》、《鲁迅传记》等,全部读过的没有一个人,部分读过的不到20%,均没有读过的竟超过80%。为语文课本配编的课外读物《语文读本》,竟然也有超过80%的学生没认真读过。  相似文献   

7.
信息专递     
据新华网2004年12月12日报道,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完成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发现,5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2003年比1999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调查统计,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大概只占到5%左右。专家从统计数据得出一个结论:生活节奏紧张是阅读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但是,阅读率下降意味着什么?作为教师,坚持读书是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可教师为何也读书少了?教师又该读什么,怎么读?与国民阅读率下降相反的是,国民的功利性阅读比率由2001年的12.5%跃为2003年的20.3%,两年增长了近8个百分点。面对现状,我们到底该何…  相似文献   

8.
薛瑞萍 《人民教育》2006,(12):29-35
有些常识,只要坚持,就会成就伟大。但我们经常遗忘或忽视的就是常识。比如,学校要培育读书的种子,教育要促使更多的人通过阅读去丰富、扩张自己的精神生命——不是有一名言吗: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但是,即使是那些大力提倡文化建设,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又有几所飘溢着浓浓的书香呢?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不知道有多少所学校多少位老师了解这个节日,反正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会上知道这个日子的人仅有6%。而今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表明,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自1999年以来持续走低,2005年仅为48.7%,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54.2%选择“没时间”读书,18~1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45.9%选择“不习惯”读书。是社会不读书的风气使学校的书香稀薄,还是学校教育没有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导致社会对书籍的冷漠?这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但清楚的是,“如果中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它肯定需要一个伟大的书业”,而社会上如果不存在一大群把“阅读是为了活着”当信条的读书种子,书业就永远与伟大无缘。阅读,不仅事关个体的精神生命,更事关一个伟大的时代。教育,将为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2001)强调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按每册10万字来算,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册,平均每人每年阅读量应不少于5本。小学中低年级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阅读总量在5本以上的比例为40%;随身带有课外书籍的比例为23%;每天保证半小时课外阅读时间的比例为30%父母能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则只有20%(郜云雁,2011)。可见,中低年级小学生总体阅读状况出现旱涝不均、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据《重庆晚报》消息,重庆市的全民阅读示范城市形象初具雏形。最近,重庆读书月办公室主任、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杨恩芳称,最近一次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重庆市图书阅读率已由2005年的24.8%攀升至56.9%,超过49.3%的全国平均水平。重庆人均阅读量由每年3.6本上升为4.9本,比全国平均水平多0.3本。  相似文献   

11.
张明 《考试周刊》2010,(57):32-33
阅读习惯和阅读品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素质与素养;对国家而言,"读书人口"在人口总量中的比例,已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甘其勋)钱定平教授在《阅读仍是第一夫人》(《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4月6日)一文中指出:"网络与信息越发达的国家读书的人越多,2006年人均读书有统计,法国人11本,日本人17本,美国21本,  相似文献   

12.
张中波 《山东教育》2006,(11):63-63
今天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平台,然而,很多人却沉浸在网络游戏之中。文本的阅读更是让人担忧,新华日报日前在媒体上公布了一系列数据显示,国民的读书热情和个人藏书量5年来持续走低,保持阅读习惯的“阅读人口”目前只占总人口的5%!其实不仅社会上,就连学校里,教师、学生的阅读状况也实在令人担忧,我们已经陷入了“阅读危机”。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教育者就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尤其火热。笔者所在的学校也以“校园:溢满书香的地方”为理念,规划蓝图,营造氛围,落实措施,为学生饱览群书创造条件。然而理想总难以成为现实,虽然学校添置了一批新书,但问津者却不多;虽然学校专门规定了读书时间,但认真阅读的却只是少数。一些学生并不爱阅读,特别是男同学,调查中发现95%以上的男孩子不愿读书,书香怎能溢满校园!笔者在《文学立场:当代作家海外、港台演讲录》一书中读到了这样的故事:几年前,在台北的一次会议上,“我”与几位作家就“童年阅读经验”这样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4.
据《文化中国》消息,伴随着第十二届深圳读书月的启动,阅读·分享——2011深圳民间阅读文化展在深圳图书馆展出,展期一个月。本届读书月里,深圳图书馆还为读者准备了多项读书活动,包括自助图书馆宣传周读书论坛著名诗人洛夫诗歌欣赏会等。2010年11月,深圳图书馆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及全市首倡关注和支持民间阅读对于推进全民阅读及文化深圳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今日教育》2014,(7):38-40
2014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我的第二本专著《教师阅读力》正式出版,这本结合自身从教13年和教师读书社5年的实践“做”出来的书,因为接地气,出版不到一个月就广受好评。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三次推荐,《现代教育报》《教育时报》《东方教育时报》《浙江教育报》《中国西部·教育版》刊发书评,中国教育新闻网、教师博览网站专题推介。回想自己13年的从教路,正是不问断的阅读加快了自己成长的步伐,不断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6.
《四川教育》2000,(4):41-41
我国进行了首次“全国国民阅读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读书对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中国人读书量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据报载,中国人年平均阅读量是4.77本,韩国人是7本,日本人是40本,俄国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套《普希金全集》……
  中国师生阅读的缺失
  作为从小就应该养成读书习惯的中学生们,读书情况就更为窘迫了。《广州日报》记者曾经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中高考指挥棒下,学生们被沉重的教科书和堆积如山的教辅书压得气喘吁吁,课外阅读成了奢求。在阅读时间和计划上,每天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的学生只占7.6%;有50.3%的学生阅读时间“不固定,隔几天才会看书”。而在双休日,有43%的学生躲在家里“用来做一大堆作业习题”;25.7%的学生忙于“参加各类型兴趣班、辅导班”;11%的学生“经常上网QQ聊天、玩游戏和看电视剧”;只有18.3%的学生会“经常安排一定时间阅读课外书”;7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  相似文献   

18.
爱青 《课外阅读》2010,(9):28-28
前一阵子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么一段话:《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学生的阅读量平均每年为5000字,还不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孩子阅读量的六分之一。还有权威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5年,我国的国民阅读量从60.4%下降到了48.7%。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户均年消费图书仅1.75本。看完这些话和数据,不由得陷入深思,人们都怎么了?世风日下,人们被物质利益所诱惑,极其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了,这种情况也慢慢影响到孩子了。我们不能让情况任其发展,我们要采取措施让孩子多读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读书需要行动了。近日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说,“2003年全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事实也如此,因为很多人很忙,很多人挣钱又不多,公共图书馆又差,所以不读书的理由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试论阅读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加拿大小说家和出版家曼戈尔(Alberto Manguel)在英国出版《阅读史》(《A History of Reading》),1998年又出版了该书的的法文版,并受到了媒体与读书界的广泛关注。作者依据丰富的资料,每一章节,选取一个有关阅读史的专题,谈古论今。如“从学院式到自由式的阅读教育”“图片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书的预言作用”“读书人种种病态”等。在此之前,法国学者沙杰尔(R&;#183;Charier)曾著有《从图书到阅读》《图书的秩序》《读书文化史一文本&;#183;图书&;#183;解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