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在此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的牙齿健康. 专家指出,儿童护牙要注意换牙期和六龄齿这两个关键. 换牙期 正常情况下,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恒牙相继萌生,到12~13岁时,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这便是儿童换牙期.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先后生长两口牙齿,即乳牙和恒牙。儿童从6岁开始,乳前牙开始脱落,第一恒磨牙(六龄牙)萌出,之后,上下颌的乳牙逐渐为恒牙所替换,一直延续到12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代替。这段时期称为儿童换牙期。此期的保健关系到孩子成人后的牙齿是否整齐、美观。因此,这一时期家长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家长要注意孩子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儿童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乳牙应脱落而不脱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的内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到六岁左右开始动摇脱落,长出恒牙。最早萌出的恒牙,是在乳牙后面,左右上下新长出的四颗大磨牙。因为一般在六岁时萌生,所以称作“六龄牙”。这磨牙在整个牙列中地位重要,分布在颌骨上下左右四个中心地带,就象四个支柱,不仅在乳、恒牙交替时期担负着主要的咀嚼任务,即在整个恒牙中,也是咀嚼力量最强的牙齿。因为它最早萌生,以后乳磨牙脱换长出的恒牙和新长的恒牙,都要向它靠拢。它对颌骨的发育和正常咬合关系的建立.都有卜分重要的影响。可是有些家长对六龄牙的重要性不了解,不重视保护;有的误认为是乳牙,轻易拔去。由于六龄牙萌出早,咀嚼面积大,牙面上沟裂点隙多,因  相似文献   

4.
牙齿是口腔内的主要器官,它具有咀嚼食物、辅助发音和保持面部正常形态的功能。人一生中先后有两副牙齿:第一副是乳牙,自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约两岁半出齐,共20颗,第二副是恒牙。6岁左右开始乳恒牙替换,其中最先萌出的是第一恒磨牙,又称为六龄齿。乳恒牙到13岁左右替换完毕,共28~32颗。从每天的晨检情况来看,我  相似文献   

5.
六龄牙是孩子在六岁长出的第一颗恒牙,因为是在六岁时长出,所以叫做六龄牙,医学上又叫第一恒磨牙,它是口腔中最早长出且使用时间最常的恒牙。一般情况,幼儿有28~32颗牙齿,其中排列在口腔前部的有20颗乳牙,在孩子六岁的时候,在上下列乳牙的最远端会长出四颗牙齿(上下左右各一颗),这四颗牙就是六龄牙。由于萌发的时间较早又长在较隐蔽的地方,且常常被误认为是乳牙。我们常常忽视了对六龄牙的保护,使得六龄牙很容易发生龋齿,导致牙齿排列错位并影响颌骨的发育,所以保护六龄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常情况下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替换乳牙的恒牙相继萌出,到12~13岁时,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这便是儿童换牙期。  相似文献   

7.
陈雪寒 《早期教育》2000,(12):29-29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小小的乳牙已经不能适应长大的颌骨和日益增强的咀嚼力。乳牙从6岁左右起便陆续发生生理性脱落:到12岁前后全部为恒牙所代替。由于恒牙牙胚吸收了乳牙的根部组织.因此脱落的乳牙是没有根的,脱落面里蚕食状。家长直注意观察,以便和乳牙牙根折断相区别。  相似文献   

8.
徐玉兰 《早期教育》2004,(11):32-32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婴儿八个月时最初萌生的叫乳牙,到六岁左右,乳牙便逐步脱落而换成恒牙。  相似文献   

9.
6~12岁之间的儿童正处于换牙期,因乳牙的脱落和恒牙的萌出,儿童常常是混合牙列,既有恒牙又有乳牙。如乳牙过早丧失,恒牙缺少引导力就会造成萌出障碍。反之,如乳牙根的吸收缓慢或吸收不足,甚至不吸收可造成乳牙滞留,即乳牙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是我们的第一副牙齿,到6岁左右,小朋友开始换牙了,替换的恒牙将会陪伴我们一生。现在,我们就来聊聊乳牙萌出和恒牙替换的那些事吧!小刘这段时间都在为孩子们的牙齿发愁,大宝正在换牙,长出来的牙齿又黄又歪,二宝快8个月了,乳牙完全没有冒头的迹象,她盘算着哪天带上两个孩子一起去看儿童牙科,两个孩子的出牙、换牙问题,她有好多问题要问医生。  相似文献   

11.
再谈"牙齿"     
初二《生物》教材简述了牙齿的结构以及龋齿的发生和预防 ,这里 ,笔者再来谈谈“牙齿”。婴儿在出生半岁左右开始萌出乳牙 ,于两岁半左右出齐 ,若超过此时间 ,家长应注意孩子是否缺钙、磷。儿童在 6~ 12岁 ,乳牙应逐个脱落而替以恒牙 ,若已过12岁 ,乳牙仍滞留 (其中主要原因是无恒牙胚或恒牙错位 ) ,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当牙齿患病时 ,除可牵累邻近组织 ,还可作为远位器官的疾病病因之一 (由于口腔中病原及其代谢产物或毒素 ,可随血液循环或淋巴管带至其他部位 )。现代医学提醒患牙周炎的妇女应治好牙病后才能怀孕。牙周炎致病菌可产…  相似文献   

12.
换牙,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牙齿发育情况,以使孩子顺利地度过换牙期。 乳牙从六岁左右起陆续发生生理脱落,到十二岁前后全部为恒牙所代替。脱落的乳牙是没有根的,脱落面呈蚕食状。因此,孩子乳牙脱落时应注意观察,以便和乳牙牙根折断相区别。 刚萌出的恒牙,牙根尚未完全形成,牙髓腔和根尖孔均很大,根尖部牙骨质很薄。这个时期如受到外伤及感染,牙根根尖部发炎,根尖孔  相似文献   

13.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婴儿的牙齿叫乳牙,一般在出生6—8个月时开始出牙,两岁左右基本出齐,共20个。到六七岁时乳牙开始松动,先后脱落,逐渐换上恒牙,13岁左右换牙完毕。换牙期的口腔保健对于牙和颌面部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积极防治龋病,注意口腔卫生。要培养幼儿早、晚刷牙,饭后或吃零食后漱口的好习惯。教育幼儿少吃零食,临睡前不要吃糖果、点心。儿童的饮食不能过冷、过热或过硬。定期给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  相似文献   

14.
人一生中有乳牙和恒牙两副牙齿。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对下前乳牙,而后陆续左右成对萌出其他乳牙,至2周岁半左右乳牙全部萌出,共20颗。恒牙是由颌骨内的恒牙胚发育而来,6周岁左右时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第一磨牙).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孩子的乳牙反正要换,无需防护”,忽视了对孩子乳牙的保护,这是不对的。一个小孩有二十颗乳牙,全部换成恒牙要到十二、三岁。乳牙是恒牙的基础,孩子三岁时,每个乳牙的下面已存在一个恒牙的牙胚。若乳牙有龋洞,就可能累及牙根,感染恒牙的牙胚,恒牙就长不好。  相似文献   

16.
种牙得牙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把这句话的含义推而广之,那么就是种什么得什么,连牙齿也可以种出来。人的一生有两付牙齿:乳牙和恒牙。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长出门牙,到两岁半长全,共有乳牙26个,又名奶牙。六岁到八岁时乳牙开始脱落,逐渐被恒牙所代替,恒牙与主人“白头偕老”,伴随人的  相似文献   

17.
临床工作中,常见2~5岁幼儿就有多颗乳牙不同程度龋坏,甚至牙龈反复肿痛、溢脓,最终导致乳牙残缺或早失。而众多家长认为乳牙坏了不要紧,以后会有新的牙齿替换,投资乳牙病的防治不值得,所以不带孩子到医院治疗。人的一生有乳牙与恒牙两副牙齿。乳牙从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发出,到5~6岁的时候开始脱落,恒牙开始萌出,直到12、13岁的时候乳牙才完全替换为恒牙。但替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乳牙尤其是后牙在嘴里待的时间有好几年。乳牙由于其自身的解剖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以及儿童饮食和口腔清洁的特点,很容易发生龋齿,而且龋病的发展较快。乳牙…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是乳牙,共20颗;另一副叫恒牙,是乳牙脱落后又长出来的,共32颗。人的乳牙为什么要换掉呢?原来,当人还在胎儿的时候,上下牙床就已经有了两副牙板:一副是乳牙牙板,另一副是恒牙牙板。后者在前者的深面,两者之间隔着一层薄薄的骨板。人出生以后,这两副牙板就开始生长,但乳牙牙板长得比恒牙牙板快,大约在6~8个月就可长出牙床,2岁左右20颗乳牙就出齐了。在乳牙出齐以后,恒牙的牙板也在慢慢地生长,到6岁以后,向上生长的恒牙先顶破了两副牙齿间的隔骨板,然后去挤磨乳牙的牙根,最后乳牙的牙根被向上生长…  相似文献   

19.
健康频道     
乳牙缺失后谨防恒牙畸形由于许多家长缺乏儿童牙齿保健知识,在孩子的乳牙脱落后,没有及时向牙科医生咨询,导致孩子在恒牙长出后,出现严重的牙齿畸形。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家长应引起注意。有一位7岁幼儿,总是闹牙疼,孩子的妈妈无意间发现孩子新长的右下第一颗恒牙俗称“大槽牙”没有垂直长出,而是从牙龈的内侧长了出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第四颗乳牙的位置被第五颗乳牙占据了,造成第一颗恒牙长出后没有了正确的位置,歪向一边。经过询问病史得知,原来孩子4岁时,右下第四颗乳牙被虫子蛀后脱落。当时他妈妈觉得反正要换牙,乳牙掉了没关…  相似文献   

20.
人在一生中有两副牙齿。第一副牙齿为乳牙,共20颗,于出生后6—7个月开始萌出,大概在2岁半左右出齐。第二副牙齿称为恒牙,共有32颗。第一颗恒牙于6岁左右开始萌出,随后乳牙便按一定的顺序和年龄逐个脱落而相继被恒牙替换。除了第三磨牙(约在17—21岁萌出)以外,大约在13—14岁左右乳牙全部脱落,恒牙全部长齐。换牙时,要纠正咬唇、吐舌、吮指等不良习惯,以免上下门牙排列不整齐。正常人口腔中有4—5亿个细菌,一口漱口水中含有几千万个细菌。漱一次口可以使细菌减少15%—25%,而刷一次牙可使细菌减少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