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绘画是一种艺术,绘画研究自然哲学。某种意义上说,“绘画是一门科学”。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独立的内容及其要点、要求、要诀。绘画也是这样。要学好绘画,就有必要了解绘画科学的一些基本内容。我在这里只提出绘画里面的五个要点,即初学者必须经过的五个阶段。观、临、养、悟、创。 观 “观”就是“看”,历来学绘画的人都讲究这首要的“观”字。“师化自然”,“效化自然”。这就是说“观”字。其次是看别人绘的图画。有人把观看别人的绘画作品比做读书,形象地称呼“读画”。读画比观看自然要难。读画是要从上看到下,从左看到右,一个…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视觉形式历史性产生的原因——绘画是一种活动,其倾向是他看到他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你无法忘记你知道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独创一格     
有一些关于书法家的故事 ,很能够说明艺术上发挥独创性的重要 ,和应该通过怎样的道路来发挥独创性。第一个是关于“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郑板桥诗、书、画当时被人称为“三绝”。他以画兰竹的方法渗入书法中 ,独创一格 ,被人称为“板桥体”。郑板桥学习任何东西 ,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发扬创造性。例如他学画 ,广泛地吸取诸家之长 ,对前辈单越画家崇拜得不得了 ,以至于刻图章自称为“青藤门下走狗”(明代画家徐渭 ,号青藤 ) ,但绘画却决不一味仿摹前人。“板桥体”的创造 ,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他立下“熔铸古今”的大…  相似文献   

4.
《潇湘图》是五代董源的作品,也是其风格的代表。全图表现出禅宗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的形成跟禅宗的思维方式有关。画家目的是想“通过记录并来唤起自己的一种心境”。想要的是最终形成的如文人绘画那样超然于物理事实的图像,而非真正的视觉中的自然。画家对画面视觉的形成过程就是把心中形成的“图像”付诸于表现的过程。山体表面散布的,排列成半球状形的墨点,是画家对山上树木的意化表现。他觉得视觉中的自然与他心中的那些富有禅意的观念以及与他最终实验出的水墨技法形成了概念上的一致性。他为他头脑中那些无形体的观念最终找到了再现的形状。禅宗的艺术领悟方式,被他无意识之中转到绘画上面来了,这与宋元以后的文人画的精神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视觉信息激增,人类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象化,人们越来越多地运用视觉图像来交流和表达信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视觉化思维日益成为现代人把握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批判、直观地思考所呈现图像的能力已成为一种关键性技能。  相似文献   

6.
路上的手表     
一天中午吃饭时,女儿突然问我一个问题:“要是在路上看到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我想要,该怎么办?”当时我没在意,只是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她又说:“我看到了,是把它捡起来,还是让它仍旧躺在地上?”  相似文献   

7.
“做一个哲学家吧,但是,在任何哲学中,你仍然要做一个人。”说这话的人乃近代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他的哲学思想对近现代哲学的影响极大,连伟大哲学家康德也承认,是休谟的怀疑主义思想使他“从教条主义的迷梦中惊醒”。休谟乃何方神圣?这位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一个极为重要位置的人物被公认为经验主义的大师,同时还是怀疑主义的巨擘。怀疑主义是一种很有趣的哲学思潮。表面看来,它根本无视既定事实,而是以怀疑与解构为己任,重新审视一切现有理论与知识体系,对其刨根究底,执拗地向其索问证据与理由。比如,休谟怀疑他眼前看到的东西(房子、桌…  相似文献   

8.
自相矛盾     
王洪 《双语学习》2010,(5):18-19
从前,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 他举起他的盾向人们展示说:“我的盾是最坚固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 然后他又举起他的矛,骄傲地说:“我的矛是最锐利的,它能刺穿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9.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拜在一位名师门下,希望师父教他认识人的本领。然而师父只教他打扫、端茶和接待宾客,闲暇时让他静心观看世界。几天下来,这个年轻人耐不住了,反复的请师父教他真正的本领。师父被问烦了,便拿了一块石头交给他,对他说:“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估价,了解它的价钱,不要真的卖掉它”。在市场里,有两人想买这块石头,一个出价十元,想买回去做秤锤;另一个出价二十元,是要做砚台。年轻人回来把情况告诉了师父,师父又叫他把石头带到玉石市场。结果在玉石市场有人出价五十万,因为那石头看起来非常稀有,年轻人带着这个好…  相似文献   

10.
幽默哈哈镜     
6 0 年 前 被 冷 落 的 顾 客 “安德列斯,”教师问道,“你能说出 老王在餐厅坐了很久,看到别的客人60年以前还没有的3种东西吗?” 吃得津津有味,只有他仍无侍者来招呼, “原子弹。” 便起身问老板:“对不起,请问我是不是坐 “对!” 到观众席了?” “电视机。” 那 怎 么 成 “对!” 有人参观疯人院时,看见一个人把自 “还有……我!” 己悬在房梁上,还发出“哈哈”的怪笑声, “!” 就问另一个人:“他干吗要这样?” 只 能 系 黑 领 带 …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追溯"观看"的谱系,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观看"是哲学的姿态、美学的态度和意识形态的操控。本雅明和福柯的视觉文化理论体现了对现代性的批判。本雅明的艺术观看体现在光晕和震惊两种经验形态中,而拱廊街和游荡者是本雅明在巴黎都市生活中看到的两种寓意性视像。现代生活和现代艺术的观看反映出本雅明独特的历史意识,从而达到对现代性的批判。福柯借助绘画的观看来展开现代知识型的思考:绘画的档案分析反映出古典知识型和现代知识型的断裂,福柯由此开始目光与陈述相结合的哲学思考。而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使福柯发现了现代社会观看的细微隐秘及严酷。对本雅明和福柯而言,观看是看与被看的辩证运动、主体的建构与规训、社会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两只鹦鹉     
母鹦鹉下了两个蛋,孵出了两只小鹦鹉。一天,当母鹦鹉出去寻找食物的时候,这两只小鹦鹉被一个猎人捉走了。小鹦鹉被抓走之后不久,其中有一只运气好,趁猎人不注意逃出了他的手心;另一只却被猎人关进笼子里,并开始教它讲话。那一只逃出去的小鹦鹉,被一个游方的仙人看到,带到自己隐居的地方,同样喂它东西吃,教它说话。这样,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天,国王和他的卫队从猎人居住的森林经过,他的马带着他离开卫队,来到猎人的住房,笼里的那只鹦鹉看到国王来了,立刻发出了一种乱七八糟的声音:“喂,喂!我的主人呀!有一个人骑着马跑来了。把他逮住!把…  相似文献   

13.
小雨同学: 读了你的来信,我不由想起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个人走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看到地上有个果核似的东西,就想把它踩碎。可经他一踩,那东西竟然膨胀了一倍。他便更用力地去踩、还拿起木棍拼命地敲打,不料那东西反而越来越大,把路都挡住了。这人吓得丢了木棍,愣在那里不知所措。这时天使现身了,说:“你不要再打了,那东西是  相似文献   

14.
卡斯帕尔提着灯,慢慢地趴了下来,他看到: 在黑黑的水中有一个东西在游着,它长着一个大大的嘴和一双鼓鼓的眼睛。那个小东西说:她原是一个仙女,被魔术师裴特洛席变成了小精灵, 关在这里已经7年了。小精灵告诉他:如果他愿意帮她找到仙草,她就能得救了。卡斯帕尔把他昨天的冒险经历告诉了小精灵:“如果你能够告  相似文献   

15.
5更艰苦的工作离开道桑镇30天后,队伍回到了斯开格威。他们筋疲力尽。巴克瘦得只剩50公斤,别的狗也是瘦骨伶仃。他们并没有生病,只是需要一个长长的休息。但是在斯开格威还有堆积如山的信等着运到北方。所以人们买了更强壮的狗,以前的狗因为对工作没有用,被卖掉了。两个美国人,哈尔和查尔斯,连同挽具买下了巴克和他的队伍。查尔斯大约40岁左右,浅色的头发,有一双水汪汪的蓝眼睛。哈尔20岁上下,皮带上别着一把闪光的大枪和一把大刀。这两样比任何东西都能显示他的幼稚。这两个人显然对北方和那里艰苦危险的生活茫然无知。他们把狗带回凌乱的帐篷,有一个女人正等在那里。她是查尔斯的妻子,哈尔的姐姐,叫玛尔赛蒂。巴克冷眼瞧着他们拆掉帐篷,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雪撬上。他们不懂得如何把东西有条理地安置好。而且更糟的是,每一次刚把东西放到雪撬上,玛尔赛蒂就动手移开它。所以他们常常不得不把东西搬下来重新开始。3个男人走上前看到这情景,笑了起来。“你们放在雪撬上的东西太沉了,”其中一个人说道,“你们干嘛不把帐篷留在斯开格威?”“没有帐篷我们怎么活下去呢?”玛尔赛蒂问道,向空中挥挥双手。“春天来了,天气不会再冷啦。”“我可不能没有帐篷。”她答道,帮着查尔...  相似文献   

16.
谈缺陷     
缺陷,人人都有。它虽然不能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瑕之美”划上等号,但至少也能说明一点:缺陷,是一个人无法避免的东西,但它并不等于“缺点”。所以说我们要学会正视自身的缺陷,不要因为它的存在而一味自卑,要把它转化为一种积极的东西!相信有很多人都听说过贝多芬的故事。试想:如果大家并不熟知贝多芬的事迹,别说音乐,又有谁能把他和“声音”二字挂上钩?然而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在人们面前真真切切的发生了。贝多芬凭借着自己对音乐的狂热,对一个个音符的感悟,创作出了多少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更谱写了他一生的光辉历程。假如把贝多芬的经历转嫁…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极富创造潜力的时期。绘画活动是孩子的真爱,它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天马行空地进行创造,但如何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与需要,则是需要幼儿园与教师深入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也许经常会看到以下一幕:幼儿常常在一张纸上画了一样又画一样,直到把画面添满为止,甚至把所画的东西涂满黑色,最后什么都不是,但自己口中还念念有词,得到极大的满足。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沙漠中艰难跋涉的三个人,有一个因为疾病就要离开人世,他指着一个沉重的箱子对另外两个说:“这里面是金子,你们把它带出去,交给我的一个朋友。”接着他说出了那个朋友的名字和地址,他说:“你们把金子交给他,会得到比金子更宝贵的东西。”交待完以后,这个人就死去了,剩下的两个人掩埋了那个人的尸体,然后抬  相似文献   

19.
自相矛盾     
《中学生英语》2011,(9):15-15
一有一个楚国人在叫卖矛和盾。他自夸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任何矛能穿透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任何坚固的东西都能穿透。”有人反驳道:“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他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20.
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誉为“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图书第6名”的《致加西亚的信》,自最初发表出版以来,历经了一个世纪,被翻译成几乎所有的语言,各种版本累计销量大约8亿册! 《致加西亚的信》讲述了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传奇故事。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反抗西班牙的军队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通常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活动,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他出没的地点,所以一般人无法把信带给他。而美国总统又必须尽快与他取得联系,获得他支持,与他合作对敌。这时,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罗文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4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3个星期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又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罗文中尉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到的艰难险阻,最终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着决定性力量的人手中。这里作者重点强调的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接过信后,罗文并没有任何推诿,而是以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似乎不可能的任务”,也许他会因此而付出生命,但他什么也没有说,他想到的只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个世纪以来,由于《致加西亚的信》一书的面世,有关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有关送信人罗文等,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即便现如今人们都在谈论着“变革”、“创新”,但是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等话题并非不合时宜。忠诚和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集体,我们每个人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文明,就是为了焦心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阿尔伯特·哈伯德的作品具有大多数励志性的畅销书的共同特点,那就是言简意赅。其实书中所讲述的道理都是老生常谈,但讲道理的方式深入浅出,所以才能被更广泛的读者群所接受。虽然时间和环境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是大家立身处世的许多道理不会改变,比如阿尔伯特·哈伯德反复强调过的做人要忠诚,无论在什么时代,在什么地方都是屡试不爽的。那么到哪里能找到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个仍令人心灵震撼的名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