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解构与重建:后现代教育目的的意义与困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后现代教育目的对现代教育目的的解构、批判使教育思想如沐春风,后现代教育目的观正动摇着现代教育目的存在的根基。然而,后现代教育目的的局限与困境是明显的,我们在对教育目的构建过程中,坚持辨证统一的观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文革”以后,当代作家的创作观念不断地变化发展,它逐步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大致的发展轨迹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当代作家一方面抱着极大的现实干预热情,以文学参与了历史清算、现实调整、文化重建的工作;一方面又有感于过去文学与现实贴得太紧,得不到自由发展空间的教训,开始有意识地追求文学走向自身,为文学而文学的创作成为一股重要的理论与创作潮流。  相似文献   

3.
冯内古特对小说世界的解构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内古特认为,传统小说遵循因果假设和僵化的时间与内容概念的表现手法,不适用于表现德累斯顿毁灭这样一个非逻辑性的题材。他需要一种既给读者提供可以理解的叙述,又不显得是以理性解释事件的小说形式。他尤其需要一种将持续时间视为第四维的小说形式。冯内古特在小说《五号屠场》的创作中,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解构了传统小说线性叙事模式,同时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叙事模式,使历史与想像结合,现实与幻想结合、历时与共时结合,使作者成为小说文本的解释者,从而重建了一个后现代主义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在都市文化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在网络文学中,就是意识与审美的解构与重建。网络作家易容术九的罪案小说,颠覆了正面人物的刻板印象,重塑了一系列唯美而丰富的人物形象;在人际关系上,其小说解构血缘亲情,重建都市人伦,并用亦庄亦谐的叙事语言加以表达。其小说以都市文化思维来再现生活,既反映了不同人性的深度,又具有深广的社会性,形成独特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教育对传统学习环境的解构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时空的界限,使教学资源数字化成为发展趋势.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学习环境正处于从教育信息化向信息化教育的快速变革的浪潮中.本文阐释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崭新学习环境的支撑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对若干传统学习环境因素的革新,并探讨了如何在硬件建设、软件资源与服务、教师队伍培育等方面对现代学习环境进行新一轮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何巍 《华章》2013,(14)
国家提出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对于音乐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本文对信息技术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对信息技术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解构与重建进行分析阐述,力求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形态,它综合反映了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和育人目标。拓展性课程是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深度思考后的延展与拓宽,是在日常教学基础上,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着眼于提升学生综合学力并关注未来学力增长,以形成学生高品质思维能力、高水平综合素养为导向的选择性、延伸性课程。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建设的突围之路:整合与重组,旨在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时间、内容与要求;沟通与桥接,意图打通学校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壁垒;模糊与蔓延,指向数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汇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同时也引发了道德语言严重的无序状态和现实道德生活的贫困.这种困境的产生在于现代社会企图用工具理性来建构德性,用权利来制约德性,内在地允诺了自由主义和个体主义.本文尝试分析现代性如何通过物质主义、工具理性等理念对德性进行了解构,梳理现代伦理学对德性的重建和困境,在此基础上认为加强德性与生活实践的关联性,在伦理学和多领域之间发起深层的对话,将有助于现代道德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电影《安东尼亚的方式》的叙述开始于回归和死亡,死亡在这里诞生了新的轮回,生发出是一种生与死的意义探讨。电影文本在阐述了女权主义在庄园的产生及存在的合理性之后,开始了对男性主体地位和男权主义——就本质上而言是物质、利益关系社会——也即现实社会的全面解构。文章分三大部分,主要就“母性主义的主体化确认”进行详细探讨,并对“文本叙述者的身份确认以及主要人物符码的解读”和“对神性的质疑和调侃,以及关于死亡的终极探讨”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0.
构建研究生先进典型教育机制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本质诉求,也是满足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认为研究生先进典型教育机制构建的理念应强调以研究生成才需要为导向,服务于学术精神的培育,注重研究生先进典型教育理论的拓展,凸显时代性与实践性要求。构建研究生先进典型教育机制的实践途径主要是建立领导管理体系,完善组织协调机制;紧扣教育基本环节,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优化教育环境,健全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从篇章语言学、话语分析、对比语言学、修辞学等角度综合考虑,选择了语篇翻译测试的八个测试点。经测试和问卷调查后,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客观地检查学生的语篇翻译解构、重构能力。进而探讨翻译教学在培养语篇翻译能力方面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教育的解构和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教育上,后现代主义以其一贯的反传统姿态,对现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师生关系、教育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解构和重构,对我们认识现代教育的弊端,解决伴随现代化带来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成为一种人类社会生存新常态,各国为获得强有力的全球能力,参与全球竞争,开始重新检视高等教育,导致高等教育管理原有模式发生隐性解构,并逐步在解构中重构新模式。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发生解构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加速蔓延,高等教育本质和功能的隐性嬗变以及教育国际化理念的日趋渗透。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重构呈现独有特征,即管理权力集中化和分裂化趋势共存,管理焦点监管与效能并重,政府管理角色干预与放任兼顾。探讨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重构过程中,在教育公平性、管理效能、职业自主性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出现新挑战,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解构与重构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前,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研究,主要有行政标准、院校标准和学者标准之分.本文在解构这些标准的基础上,运用能力描绘法,对"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进行了重构,具体划分为"经师能力标准"、"技师能力标准"、"人师能力标准"和"事师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15.
转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的必然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既存在两种形态之间的冲突,也存在两种形态之间的伴生关系,但是向着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向转型是发展的必然。在转型过程中文化原有形态的解构和重构成新形态的过程是窥看转型社会发展细节变化一个很重要的参照点。在转型社会,不仅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面对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要进行调整,作为社会核心的人,也要进行调整。因此,以文化解构和重构为路径的转型社会文化形态分析,对于了解文化形态的变迁以及人的精神文明创造也是一个很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神话学史上有影响的神话-仪典学派进行了反思和检讨。通过探讨民间庙会在近20年来复兴的过程中,为谋求更充分的合法性而对神话或者神话要素进行的解构和重构,认为神话与仪式的联系并非机械不变,实际上双方都处在不断变迁和重建的过程中,所以其关系应当在“动态的互动过程”中予以考察;神话的解构和重构是各地庙会谋求合法性的策略之一,其方式多种多样;“民间”并非一个均质的整体;追求政治合法性的过程,主要只是民间精英与官方政策之间的对话、协商与较量。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初以来,宏大叙事逐渐成为中国小说的自觉追求。由《子夜》开始的左翼宏大叙事引领了后来数十年的以"红色经典"为代表的宏大叙事的辉煌。但这种服务于政治理性主义的宏大叙事显示出结构模式化、风格单一化、思想浅表化、目的功利化的特点。新时期以来,这种宏大叙事遭到多方的质疑和拆解,很多作家通过对题材、表达方式、思想内涵诸方面的调适重构了一种新的宏大叙事,使宏大叙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于2008年发表的第九部小说《慈悲》讲述了在1680年前后的北美新殖民地一群超越种族和性别的奴隶们的故事,重现了美国的蓄奴制历史,尤其是女性在当时社会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对自由的追寻和摸索。书中的佛罗伦萨、莉娜、“悲伤”、瑞贝卡等女性在雅各布的农场追忆着自己的出生和过往,更是在新的环境中渴求塑造一个新的自我,全书故事的叙述无不展示着这一群女性直面残酷现实对自我身份的解构和重塑之旅。  相似文献   

19.
公关策划是公关价值的集中体现,需要策划者具备多种素质和技能。在新能力本位下,高职的公关教育如何才能为现代信息社会培养既会应用又会创新的经济管理高技能人才?唯有打破传统学科本位的知识体系,着眼于综合能力领域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