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有一个弟弟 ,他叫苏红果。他长得很胖 ,皮肤黑黑的 ,一个圆圆的大头上长满了又短又硬的头发 ,虎头虎脑的 ,活像个喜剧明星。我家住在武汉 ,苏红果家住在襄樊 ,而我们的妹妹苏米却住在保康。因为接到三叔的邀请 ,于是我们大家族的全体成员都到远在保康的三叔家过年。这可乐坏了苏红果 ,因为他早就想着和苏米一起玩了。别看苏红果长得虎背熊腰 ,看上去像个小土匪 ,其实 ,他性格温柔 ,很有人情味。他特别喜欢我们的妹妹苏米。可是 ,一个星期的快乐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大年初三 ,我要回武汉了 ,苏红果也要回襄樊了。那天早晨 ,三叔和三婶为我们…  相似文献   

2.
爷爷的菜园     
我爷爷的菜园在郊区,他住在菜园里,吃饭也在菜园里,整天在菜园里忙碌着。星期六,爸爸带我去看爷爷,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爷爷的菜园。  相似文献   

3.
正我生在美国波士顿市。从我出生起,我们家就一直住在这里。左邻右舍住着好几个七八十岁的单身老人。离我们最近的是温尼爷爷,他今年八十五岁了。温尼爷爷的两个女儿都成家了,平时就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十分寂寞。因此,只要有时间,妈妈就让我去温尼爷爷家玩,陪陪他。温尼爷爷一见我就乐,就像见到自己的小孙女似的。我每长高了一点儿,他就会在他客厅的墙上画一道线。一直到现在,温尼爷爷还不断地在他的墙上画着线呢。  相似文献   

4.
恩师靳以     
记得是在1948年春天,我去复旦大学教师宿舍庐山村探望一位生病在家的同学,她患的是感冒,病了几天已经好了。她家对面就住着靳以师,她带我走近窗前,指着对门一扇开着的窗口告诉我:"坐在窗前写东西的就是作家靳以。他的家属住在上海(当时我们都把市区称作上海),他和他的女儿南南住在这里,他差不多整天都坐在这里写东  相似文献   

5.
认识小卡是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有多小?上小学时那么小。叫他小卡是因为他们家里人都这么叫他,所以我也爱这么叫。那时我住在一个很大的院子里,离小卡家很近很近。有多近?隔着一面墙那么近。小卡总爱叫我小文,因为他说这和他的名字很像,可我却从不这样认为。小学时候的小卡真的很小,比我还矮一节的个子,弱不禁风的样子。那时我还不懂什么叫帅,只觉得小卡好看得像个娃娃,尽管他是个男孩。因为和小卡同班又住在一块儿,我们几乎是整天形影不离,就像一对姐弟。小卡曾为自己的身材烦恼过,真可怜,小小年纪就有烦心事。可每次别人嘲笑他的个子时,…  相似文献   

6.
妹妹的硬币     
《好同学》2003,(9)
我和妹妹差两岁,从小,母亲总是给我们做同样的衣服,梳一样的马尾辫,再加上发育迟缓的我和妹妹差不多高,因此,邻居们常常分不清我们俩,陌生人则误认为我们是双胞胎。那时候,我们就住在母亲单位的大院里。院儿里种了许多高大的蓖麻,我俩人就站在枝桠上面摇啊摇,也不会把蓖麻枝踩折。现在想来,真像两个拇指姑娘整日无忧无虑。  相似文献   

7.
说来奇怪,这个男孩就住在我家楼上,可我一次也没有碰到过他。有一天晚上,我听见叫声,赶紧放下笔奔向门口,开门后看向楼梯,他已经没影了——上楼的速度很像被狂风刮了上去!他一定住在三楼以上。成年人就是这样懒惰,我绝不会跑上楼敲门打听什么。我住在一楼,他开铁门进入楼道的声音,我听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8.
你能行     
少年时,我们一家住在怀特普莱斯市,当时我最好的朋友是巴利发·威廉姆斯。可是,从很多方面来看,我们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他住在两层的木房子里,他们的房子带有后院;我住在一套租来的公寓里,生活困难。他是黑人,我是白人。我高中没有读完,他却考上了哈佛。可是我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对我们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同一个人——他的妈妈,威廉姆斯夫人。那时,我甚至还不知道威廉姆斯夫人的名字,她是个受人尊敬的中学老师,高个子,独自抚养三个儿子,他们一家人住在我们家对面。有时威廉姆斯夫人会给我  相似文献   

9.
我记得小的时候和父母的关系不是这样的,不知道怎么搞的,我和他们之间越来越无法沟通。我是住校生,已经高三了。虽然五天都住在学校里,可到了周末回到家里,也不愿意说话,因为一说话就要和他们吵架。和妈妈的关系还过得去,反正总是和爸爸处不来,我们两个现在就像陌生人一样,看见他在屋里,我就觉得别扭。爸爸也是这样,看见我在他就借故出去了,反正眼不见心不烦。所以他周末常常在单位里加班。我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和我很好,一有时间就带我到公园里玩。可现在他和妈妈都不理解我。我接个电话,他们就疑神疑鬼的,以为我在谈恋爱,其实根本没那回事。…  相似文献   

10.
岁月如歌     
1 冬天突然就来了,那么的让人猝不及防.比如下晚自习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还是可以看见穿着刚过膝盖的中裤狂奔的男生,裹得像粽子似的我看着他滑稽的背影,心里暗暗发笑.男生一路飞奔,跑进了男生宿舍二幢410舍,随即他的身影被门口吞没. 我一愣,原来他也住在二幢410啊! 2 410舍是我去年住的地方,当时我跟另外两个哥们作为宿舍分配剩下的3个人,独占了有着20个床位的410舍.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但冬天一到,我们几个就像酒吧里跳劲舞的性感女郎,每天躲在被子里不断发抖,以驱赶满屋子的寒冷.  相似文献   

11.
马德 《课外阅读》2010,(1):16-17
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个数学老师,姓王。 他上课,常常讲不到十分钟时间,就会有细小的白沫子,挂在两嘴角边,像刷完牙忘了擦一样,很扎眼。有捣蛋的学生,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王白沫”。那时候,他住在学校里,经常自己做饭吃。晚自习辅导的时候,给我们讲题,常见他的手背上残留着面渍。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寒假,我糊里糊涂地和爸爸妈妈开始了有趣的澳大利亚之旅,首站便是悉尼。冬天的中国是寒冷的,而刚刚踏上悉尼的土地,夏日阳光温柔地照射在我身上,刺激我的眼球,从这一刻起,我便喜欢上了这里。爸爸在悉尼的朋友,Uncle-Chen早早就守候在机场接我们。在车上,我开窗看着窗外,清新的空气涌进我鼻子,路上行人很少,更不用说有什么横穿马路的人了。路上,我们穿过了悉尼的City,顺便说一下,悉尼分为City和郊区两部分,City很少住宅,最多只有面积很小的Unit,通常只有单身才住在City里,大多数人喜欢住在郊区的TownHouse,虽然不高,最多3层,但却有…  相似文献   

13.
我爱我家     
我们家就像一个调色盘,盘子里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妈妈是绿色,爸爸是紫色,我是橙色,我们一家三口描绘着生活这幅美丽的画儿。妈妈是绿色,只要妈妈一回家,我们就有一种温馨祥和的感觉。每当我遇到困难,只要想到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信心就会倍增。所以,妈妈代表了充满希望的绿色。而我的爸爸总是一脸严肃,每当我做错了什么,他都会声色俱厉地批评我。我听着他的批评声,心"咯噔、咯噔"地直跳。可想想爸爸就是个"外冷内热"的人,每次我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总是他给我带来莫大的鼓励。所以说他是外冷内热的紫色,一点也  相似文献   

14.
他是父亲     
“就让他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宿舍的七个姐妹说。“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刘老师说。“那又怕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  相似文献   

15.
如果有一天,我也变老了,变得就像《回忆积木小屋》里的那个老老头一样老了,而那时海水还在不停地往上涨,我也要像老老头一样,决不从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搬走呢。我要永远住在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水来时,就把房屋砌高一点,再来时,就再砌高一点。就像儿时玩积木一样,一直往上砌。这样房子就变成了一座积木小屋,我住在里面,回忆也住在里面。因此,我很容易就喜欢上了影片里的那个老老头。我喜欢他,不仅  相似文献   

16.
我和老公都属于爱玩的人,每隔三个月左右,就会约上朋友一起出去玩。有了孩子后,我们出去的时候少多了。直到孩子三四岁以后,我们才有机会带他到郊区游玩。没想到,意外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相似文献   

17.
说起我的表弟孔荣来,可真称得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调皮鬼"。表弟今年三岁,长得小巧玲珑。那张小脸就像个刚出炉的小面包,谁见了都会禁不住走上前去摸一摸。他眼睛大大的,像两颗珍珠,轻轻一眨,一个调皮的小点子马上就蹦出来了。那个小小的鼻子也给他增添了不少灵气。在我们家,哪儿有了他的身影,哪儿就会传来爽朗的笑声,所以,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孩子们除了过儿童节外,最喜欢过的就是万圣节。去年10月30日,我正住在美国西雅图的女儿家。那天,女儿对我说:“妈妈,今天是万圣节,赶快找出几个糖果盒来!”我说:“干吗用?”她说:“装糖用。邻居的孩子们晚上会来我们家要糖的。”“是吗?”我把昨天女儿买的巧克力糖、奶糖、软糖、花生糖等一股脑地倒进了三个糖盒里。一会儿,女婿约瑟夫·西森回来了。他买了三个新鲜的大南瓜。我正纳闷儿时,我4岁的外孙子龙龙看见了非常高兴地抢过去玩。我女儿说:“别动,别摔坏了!”她分别在三个大南瓜上面画了眼睛、鼻子和嘴。接着,我女婿就把三个南…  相似文献   

19.
辛明嫣 《快乐阅读》2014,(11):72-73
<正>一高三那年的寒假,我第一次去北京。我白天去上英语辅导班,晚上住在亲戚家,他们住在偏僻的郊区,我每天来回要坐两个小时的地铁。后来,我对于当时默念过的单词、天安门广场和北京的冬天都没了多少印象,唯独记得地铁4号线是从公益西桥开往安和桥北。我想,安和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每天都坐在开往它的列车上,却从未真正到达那里。它就像刻在牌子上的一个恍若真实的名词。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个地方其实叫安河桥。我之所以记错,大概是由于我每次抬头看地铁上那个画着长长箭头的牌子时,都会想起  相似文献   

20.
    
我曾是一个普通的男孩。正如你所想象的那样,我可能是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或棕色皮肤的。我可能很胖、很瘦、皮包骨或者中等个子,还可能又高又壮。我也许聪明伶俐,也许笨拙迟钝。但,无论怎样,我始终是个孩子。我住在一个与你们截然不同的社区里。我们就当它是个工业时代前的那种小城镇吧,我们那儿曾经,到目前为止也仍是个混和社区。人们按种族划分,住在不同的街区里。当地人就住在当地人那一片里,非洲人就住在非洲人中间,高加索人、亚洲人等等都像这样各自住在各自的种族区里。一面巨大的墙将我们彼此分开。在墙中央,有一扇未上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