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假若地球是一个密度均匀的球体,设想沿地球直径开凿一条贯穿地球的隧道,将一小球从隧道的一端由静止释放,经多长时间后小球到达隧道另一端?(已知地球半径R=6.4×106m,质量M=6×1024kg)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 )《物理》第一册 (必修 )面世以来 ,得到教育界的高度评价 ,此书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但笔者认为此书还有值得商讨之处 ,例如第 1 0 8面提供的地球质量 M=5.89× 1 0 2 4 kg,此数据可能有误 .1 979年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公布 :地球的赤道半径 ra=6 3781 37m≈ 6 .378× 1 0 6m,极半径 rb=6 356 752≈ 6 .357× 1 0 6m,扁率 e=12 98.2 57,忽略地球非球形对称 ,平均半径 r=6 .371× 1 0 6m.在赤道某海平面处重力加速度的值 ga=9.780 m/s2 ,在北极某海平面处重力加速…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据此,他说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地球的质量大约是6×1024kg,人产生的推力约为588N,我们设想要撬起地球这个庞然大物,又找到了合适的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所用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为1023:1,当然要找到这样长的杠杆确实非常困难,但这个假想的实验包含了科学家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只要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足够大,动力与阻力之比也就足够小,这样使用杠杆也就最省力.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杠杆原理时,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们知道地球的质量为6×1024kg,并且假设支点距地球1 m,阿基米德给杠杆的最大压力为600N.则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约为1023m的轻质杠杆.即使他以100km/h的速度(相当于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匀速下压杠杆,要将地球撬起1 cm,也需要1012年(1年约为104h),可见这一豪言壮语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卫星类问题在高考中几乎年年出现,2000年物理(全国卷)还出现两道(约占卷面总分的11%)。解决卫星类习题的基本思路是卫星绕地球的运动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在本文的讨论中,我们取地球质量M=6×1024kg,地球半径R地=6.4×106m.  相似文献   

6.
查阅资料,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太阳的质量M日=1.989×10^30kg, 地球的质量m地=5.98×10^24kg, 月球的质量m月=7.35×10^22kg,  相似文献   

7.
一、利用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求地球质量月球距地球3.84×108m,周期为27.3天,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GM1mr2=mr(2πT)2.整理得M1=4π2r3GT2.代入数据得M1=6.018×1024kg.二、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运动求地球质量某卫星的周期为5.6×103s,轨道半径为6.8×103km,将有关数据代入M2=4π2r3GT2得M2=5.928×1024kg.三、利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求地球质量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9.780m/s2,其中地球半径R赤=6378km,周期T=24h=86400s.地球赤道处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可分解为重力和向心力,于是有GM3mR2赤=mg赤+mR赤(2πT)2,即GM3R2赤=g赤+R赤…  相似文献   

8.
古夫 《今日中学生》2006,(26):24-25
地球是我们“人类之家”(图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应当认识这个“家”,了解这个“家”,熟悉这个“家”。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对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力,即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有“重”。用秤称出的“重”实际上是物体的质量。那么地球本身“重”几何?其质量是多少?很久以来,“称一称地球有多重”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课题,但是,直到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以后,这一科学难题才有了破解的钥匙。在传说中,有一次物理学家牛顿(图2)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时,一个苹果砸在了他的头上,这激发了他的灵感,于是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了,地球与苹果之间的引力使…  相似文献   

9.
太阳是太阳系的"母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一颗硕大而炽热的球体,直径为1.39×10~9m,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为1.42×10~(27)m~3,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质量为1.98×10~(30)kg,大约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而它的密度却只有1.4×10~3kg/m~3,大约是地球密度的1/4.一、太阳能起源简析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10~3K,中心温度约为2×10~7K,压强高达3×10~(16)Pa.在这样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太阳物质的原子早已离子化了,形成了"等离子体",并且发生剧烈的热核反应,这就是太阳能的起源.关于在太阳内部所发生的热核反应,目前有两种  相似文献   

10.
蒋洪力 《物理教师》2005,26(11):52-53
例题:已知地球公转轨道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近日点r近=1.471×1011 m,远日点r远=1.521×1011m,万有引力恒量G=6.67259×10-11 N2·m2/kg2,太阳的质量M=1.989×1030 kg.求地球轨道上近日点、远日点的线速度.  相似文献   

11.
晋家泉同志在《汉语中的敬称“×老”“××老”》(载于《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老’‘××老’在现代汉语里是对德高望重的前辈的称呼,而且适用于男性。”其实,“×老”“××老”在现代汉语中也适用于女性。请看下面的例句: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语文课本第十册和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十二册基础训练5的作文要求是:写“20年后的×××”。(具体要求,详见课文)。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20年后,你和你的同学,还有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内容,主要讲述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是前两节"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内容的深化,为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作铺垫。这四节内容逐层递进,从宇宙空间逐渐缩小到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运动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二、知识结构及内外部联系分析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表示年代的常用形式是“××世纪××年代”,如“20世纪80年代”。但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年代”,并且很快流行开来。例如: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必修)第102页第(3)题: 地面上质量是1.0千克的石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大?重力的反作用力多大?地球在这个反作用力作用下,将以多大的加速度向石块运动?(地球的质量是6.0×10~(24)千克)如果地球以这样大小的加速度开始运动,需多长时间位移才能达到1.0厘米?  相似文献   

16.
仲海荣 《广西教育》2012,(13):49-50
提到作文,一些小学生往往不会写,不爱写。老师对此办法不多。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笔者聆听了北京市特级教师张红执教的一节三年级快乐作文课《会动的××》。张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风趣的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7.
刘绍春 《地理教育》2012,(Z2):21-23
一、知识构建"地球的圈层结构"是自然地理中地球知识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内容为第一章第四节(湘教版、人教版、中图版;鲁教版没有编排专门的章节,但集中、详细编排于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中),本节是继前面三节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转及公转的地理意义后,继续学习地球自身的特点,为后面章节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议"××门"     
傅宏 《现代语文》2006,(11):121
近些年,新闻报道中频繁地出现一种"××门"的说法,如国外新闻中的"特工门"、"情报门"、"虐囚门"、"黑金门"、"电话门",以及国内新闻中的"解说门"、"质量门"、"相声门"、"版权门"等,一时间变化出"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门"都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5:“××的自述”,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片断的阅读提示。第二部分是学生的两篇习作片断。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点有二:一是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要求写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20.
形式动词是汉语动词中特殊的一类,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变化复杂。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关注进入特定结构后的表现。借助语料库语言学,以"对××进行××"为例,采用调查法、比较法、归纳演绎法论证形式动词"进行"的符号性及其对谓词性宾语的标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