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错不成书”几乎成了出版界的顽症,社会各界对此反应强烈。 作为出版圈内人,本人深切感受的是:原稿文字质量的降低,是图书质量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编辑,本人就常遇到这样的书稿。 一是书写不规范。有的分不清汉字部首:木字旁写成提手旁,绞丝旁和双立人写成一个样,示和衣无差别,反文和“攴”都写成“又”,还有“之”“氵”、“心”“灬”不分,“的”“地”  相似文献   

2.
适逢"出版物质量管理年"之际,作为一名党报的校检工作者呼吁凡从事涉及语言文字工作的人(实际上现代社会中任何工作也离不开语言文字),向"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宣战,实现"零差错".  相似文献   

3.
“无错不成书”,已成顽疾。这种现象,社会多有批评,问题确实严重。 我有机会参加过几次地方性的抽查,结论也是这样。但我以一个老编辑的经验认为,编校质量存在的问题,不仅是校对的责任,编辑应负主要责任。因为经过“三审”发到印刷厂的原稿就存在差错,并不是“白璧无瑕”,只是由于手民之误,而校对又没有标出来。 由于出版社的数量发展很快,编辑就有一个“培训上岗”、“考核上岗”的问题。编辑出错,一是由于知识(专业知识和文字知识)欠缺;二是由于缺乏校读经验,不能敏锐发现问题;三是由于责任心不强,不但原稿没有做到齐清定,看校样也很马虎,甚至不通读校  相似文献   

4.
图书差错成风,是这几年的事。其严重程度从“无错不成书”一语中,可见一斑。试从见诸于报刊的材料中,选择数例如下:天津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卷》,煌煌巨著,价值三十大洋,外表装璜美观,但内容差错却比比皆是。外封上印着本书收集了200位著名散文家的368篇作品,书中凡例中却是201人的374篇作品,而跋中又写道共有四百余篇;书中7扉页上印着主编的名字“巴平”,尾页上却变成了“八  相似文献   

5.
6.
周奇 《中国编辑》2004,(1):92-94
编辑同志; 您好! 近读《文汇读书周报》题为《〈时间简史〉中文版差错百出》的报道,深有感触。一本小书,差错率竟达万分之十,既有文字、词语、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等方面的错误,又有自然科学名词、科学家人名等翻译上的前后不统一,还有插图、版式上的技术失误,等等。 提高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认认真真地为读者服  相似文献   

7.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出版物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千千万万读者的权益,而且关系到我国出版业的繁荣,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但是,随着出版体制改革、图书市场竞争加剧,出版界普遍出现了"无错不成书"的现象,从1993年起,新闻出版总署每年都对部  相似文献   

8.
在报纸出版中,编辑与校对工作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两个不同的环节。它们犹如船之双桨、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近年来,报纸出版行业的字差错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一些新创办的报纸中,错别字现象严重,在社会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目前许多报社中普遍存在的重编辑轻校对的倾向有关。  相似文献   

9.
我刚到地质出版社工作时,由于编辑、校对人员少,所以许多工作,诸如修图、贴字、正文设计、拣图版等,都是由编辑自己做。多数书稿也是由编辑自己校。当时真可谓是编校合一了。后来,人员增加了,就像许多出版社一样,实行编校分工。由于校对大多是新人,业务不熟悉,又不懂专业技术,为了保证图书质量,我们采取一部书稿打两份校样的办法,一份送校对,一份送编辑或作者阅读。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图书的质量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文字差错率高,这是由于这些年图书市场放开,出版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出版部门在思想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在质量管理上偏重图书选题和印装质量的管理,忽视编校质量的管理而造成的.一些出版单位为了精简编制,不再设专职的校对岗位,实行"编校合一",取消了原来的"三校一读"制度,一本书稿由编辑一人承担编校任务.  相似文献   

11.
李兴梅 《出版参考》2013,(13):26-27
当前图书的质量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文字差错率高,这是由于这些年图书市场放开,出版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出版部门在思想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在质量管理上偏重图书选题和印装质量的管理,忽视编校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编校合一”万莲子时下有“编校合一”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种时弊的流行说法(见李频《校对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新闻出版报)1995.11.20)。我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经过当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实践摸索,倒不以为“编校合一”是什么时弊...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80年代,有位专业出版社的领导人对我讲过一句说:“我们的编辑人员一向是坚持‘编校合一’的。”当时,该社分明配有专职校对人员,也设有校对科。这位领导人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那里的编辑人员一向看自己编发稿的校样。难道仅仅因为编辑人员也看校样就是“编校合一”吗?对此,我是心存疑问的。到了90年代,我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一些校对理论文章,逐渐认识到“编校合一”是一种体制.  相似文献   

14.
“编校合一”曲与直孙培镜万莲子、刘东力的文章,都是合时之作,有感而发,有理有据,有所开拓。不过,乍一读来,感到彼此之间似互有抵捂,即对“编校合一”的是非曲直似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持论;但稍加分析比较,就不难发现,两家在基本思想上不仅可以相容,而且有互补...  相似文献   

15.
《出版工作》开展“编校合一”问题的讨论,这对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出版专业人才,都是有现实意义的。我是一名从事校对工作多年后转到编辑部门不久的老校对,现在根据个人的体会,谈点看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建社起,就已经有校对科的建制。随着书稿发排字数的增多,人员编制也逐渐扩大,从开始的十几名校对,到1956年已有三四十名同志。这样一支队伍,对于全社仅有  相似文献   

16.
出版工作要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也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出版工作》围绕编校体制改革问题,提出了开展“编校合一”的讨论,我们认为是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17.
《出版工作》开展“编校合一”问题的讨论,不少编辑、校对和出版管理工作者发表了许多见仁见智之议,这对改进编辑工作,提高书刊质量,培养专业人才,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已发表的许多文章中,大家从实际工作经验、出版管理体制、编校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对编校合一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拟从研究校对工作本身的一些客观规律出发,对编校合一的几个问题,提出看法。一、校对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校对工作是所谓“编辑六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任务是对原稿负责,改正清样中的差错。但是,我们决不能就事论事,把校  相似文献   

18.
症结不在“编校合一”万莲子【湘潭】时下因于友先同志一句“编辑代替不了校对”而兴起“编校合一”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种时弊的流行说法(见李频《校对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新闻出版报》1995.11.20)。我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经过多年的编辑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现在令人头痛的不只是书刊上错别字太多的问题,学科性错误也不少。例如我国一位低温物理专家在国外工作期间,听说我国的低温超导工作有重大突破的消息后,欣喜异常,翻阅了所有能找到国内有关报导,在十几篇有关文章中,仅有两篇没错。因此,我认为为提高书刊质量,展开编校合一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我是个普通编辑,仅站在编辑的角度谈管见一二。报刊时间性强,版面要求苛刻,实行编校合一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没有专门从事过校对工作,如果对“编校合一”的问题有体会的话,主要是从编辑这一侧面得来的。我们赞成“编校合一”。当然,这里所说的“编校合一”,不是指在我国出版史上曾经有过的编校集于一身的那种“编校合一”(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