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运动员潜力的估价和判断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成绩的提高。在教学和训练中,常会看到运动员在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成绩方面,有一时性停滞或退步的现象,这被称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运动员运动技能能力和运动成绩向更高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中出现的疲劳,又称为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而引起的人体运动能力和身体各种生理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这是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性功能变化。其与运动训练相互依存,有训练就必然有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在高原环境下,运动性疲劳的出现除受训练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已引起世界体坛重视。有关科研资料陆续见有发表,但大多是从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角度进行论述的,从体育地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特此进行高原地理与运动训练方面的阐述和探讨,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训练追踪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原现象”的因子构成进行探索,提出了在训练过程“高原现象”的形成主要与身体素质、技能结构、心理障碍、训练方法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一、高原环境对身体机能系统的影响高原具有大气压低、氧分压低、温度低、风速大、空气湿度低、太阳辐射及电离辐射强等特点。因此对人体的刺激产生一系列的生理上代偿和适应性反应,最终引起运动员机体发生生理生化和机能等方面的影响([1])。1.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耗氧量是全身各器官中最高的,占比全身耗氧量的20%,其对氧气缺乏最为敏感,在急性缺氧时,可表现为头痛、嗜睡、四肢肌肉无力、运动协调障碍等,慢性缺氧的表现为中枢和身体的疲劳感强。  相似文献   

6.
从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海拔2300m)开始,适度海拔的高原训练在增强运动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不断显露出来。一般国际标准的体育赛事通常将海拔限制为3500m以下,本文将探讨2000-3500m适度海拔的高原训练。通常海拔被分为近海平面海拔(0—500m),低海拔(500—2000m),中等海拔(2000—3000m)。高海拔(3000—5500m)和极高海拔(5500m以上)。中等海拔对短跑项目如400m跑没有任何影响,然而长跑项目如1500m、5000m、  相似文献   

7.
运动技能学习“高原现象”,是指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经过初期的努力学习,运动技能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运动技能水平长时间提高缓慢甚至停滞或下降的现象。运动技能学习“高原现象”一般发生在运动技能学习的低水平时期,此时学习者的年龄一般在14-18岁(有些技巧难度类项目以及少数学习者例外)。“高原现象”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长的可达1-2年或更长。  相似文献   

8.
有关高原训练的运动营养补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高特殊的环境会对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这对许多项目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积极作用。高原环境对高原训练的运动员热能和营养的补充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应该针对性地补糖、矿物质、维生素以及一些营养补剂。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时间信息的分类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时间学理论为基础, 将运动训练时间学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 对运动训练时间信息的概念、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根据运动训练实际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同时探讨了运动训练时间系统调控的原理、调控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的概念、具体分类及规律, 并对调控的具体方法、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原地理分布与高原训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世界部分高原的地理分布气候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论述高原训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结论: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具有优越的高原训练环境和条件;久居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人具有优越从事耐力性运动项目的形体结构和机能水平;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季节性变化特点,科学地选择和建立高原训练点,并为高原训练的地域性研究及运动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超量恢复原理、应激性原理、恢复性原理、运动负荷的训练原理进行定义及其特点方面的研究论述,旨在通过对这些原理的了解和认识,使射箭运动训练的调控更有理论支撑,使之对具体的射箭运动训练起到一定得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系统论的观点对运动训练方法进行了阐述,着重对运动训练系统的因素,训练系统的结构,训练系统的功能及训练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以便了解运动训练与系统方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女足为对象,探讨其赛前高原训练负荷调控时期的划分,以期为女足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原训练过程中的运动员营养与补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冯连世  田文秀 《体育科学》2002,22(4):112-114,F003
高原训练时运动员的营养与补充有其特殊性。在高原训练期间,三大营养素在运动员膳食结构中的供能比例应为碳水化合物占60~65%;蛋白质占13~15%;脂肪占20~30%,同时,也应适当的补充糖、水、铁、维生素等营养素,增加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营养保健品,抗氧化剂,以及红景天等中药的应用,有利于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快速消除疲劳、恢复体能。  相似文献   

15.
高原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营养与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连世 《游泳》2000,(4):6-9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 ,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 ,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 ,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 ,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 ,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因此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特殊条件下的强化训练手段 ,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对机体的刺激深刻 ,可望得到超量恢复 ,提高机体的机能储备。通过高原训练 ,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机体抗缺氧和耐酸潜能及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高原训练也可以对人体产生一些不利的影…  相似文献   

16.
高原训练与低氧训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冯连世 《体育科学》2005,25(11):F0002-F0002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高原训练本身也存在不利于恢复、难以掌握适宜的训练强度等至今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相似文献   

17.
长跑和马拉松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能量主要来自运员机体的有氧氧化。因此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对于长跑马拉松运动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高原训练在发展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提高运动员成绩进行了探索和试验,试图摸索什么训练量和强度的安排有利于高原训练的效果和更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1987年1月我们为了使中国水电体协长跑队8名队员在短期内运动成绩有一个较大提高进行了高原训练,这8名队员分别来自沈阳、江苏、山东、北京等海拔不超过41米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影响的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就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皮划艇运动员高原训练心境状态的监测与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表明,将运动员心境作为高原训练负荷的监测指标是有效的;根据POMS的测试结果,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训练有助于提高高原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原现象是在多年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成绩在经历了快速提高期之后,在一段时间里成绩没有提高,甚至下降,从而未能充分或近似充分地显示其竞技潜力的现象。本文通过对456名中、德优秀运动员的研究,揭示了高原现象的出现概率和高原现象的训练学特征,分析了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内外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和克服高原现象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