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第八届“挑战杯”看大学科技创新动力新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5年11月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在上海的复旦大学举行,“挑战杯”为建立大学的学生科技创新动力新机制作出了新探索,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通过回顾第八届“挑战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动力新机制的发展方向,并能给将要参加第九届“挑战杯”活动的所有大学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以"挑战杯"为平台拓展学生培养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延利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79-280,283
阐述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动力。介绍了建设“挑战杯”工程,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具体实践方法;论述了在“挑战杯”工程中,专业教师指导的重要性,以及高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育人功能;分析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的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2003年11月20日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拉开帷幕。在大赛首次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成果拍卖会上,展品中拍卖参考价最高的一件竟达1000万元。“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  相似文献   

4.
1999年在重庆举行的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研究生包士毅的“压力管道安全分析系统”卖出了960万元的“天价”。这一价格比第五届“挑战杯”赛所有科技作品成交总额还多出25万元,而当时由四川联合大学研究生林炜创造的一?..  相似文献   

5.
贾鹏  王伟 《科技新时代》2007,(11):77-86
现在的大学生都在干什么? 不是所有人都在忙着谈恋爱、无所事事地闲逛、门门功课不及格。在课堂学习之余,还有不少学生在从事科技创新和发明创作。 他们最近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为今年11月15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第十届“挑战杯”决赛做最后冲刺。这是一项竞争激烈的科技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创办18年来,已有近百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此项赛事。 我们在第十届“挑战杯”终审决赛前,采访了7支“挑战”团队,他们的发明创作令人耳目一新,从用途广泛的机械海龟到光电催化的空气净化器、从助残装置到太空集能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依托“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分析了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活动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建立规范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等方面的优势,探讨了依托"挑战杯"竞赛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7.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目前国内影响最为广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文章梳理了"挑战杯"赛事的现状、分析了赛事的意义,提出了推进的对策,对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钟雷  李宇 《科教文汇》2012,(31):20-21
创新是“挑战杯”竞赛成败的关键.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挑战杯”竞赛活动的研究,本文针对作品选题、学生团队、组织管理等几方面提出创新措施,为“挑战杯”竞赛活动的开展和良好运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现在已经不是”书呆子“吃香的时代了。在全国各地的高校里,你都能找到一些喜欢在实验室、车间里敲敲打打的年轻人,特别在单数年他的热情更是高涨——又到了两年一届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科技作品竞赛举办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林琛  吴昊  贾晓霖 《科教文汇》2011,(17):33-34
海南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抓手,以创新课程为依托,以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为途径,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创新院为基地,以学术科技活动体系为补位,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多方位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11.
《科学学研究》2007,25(A01):1-1
为深化认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路径,培养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良好的创新氛围、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和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共同主办的“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于2007年4月20日至21日在中国杭州隆重举办。  相似文献   

12.
"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有着正常教学无法起到的独特教育效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提高教学水平过程中具备积极推动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中受团队合作、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团队创新影响,相应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团队建设、创新意识、导师队伍的建设和搭建创新平台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  相似文献   

13.
凭着20多项发明,胡铃心于2001年被南京航空大学破格录取,并在大学里攻克一系列航空尖端项目。他发明的“仿鸟扑翼机”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迅杰”微波修复科技有限公司商业计划,获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不久前,他的新作品“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荣获“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亚洲赛区第一名,这一系统能大幅度降低航天费用,并具有产生人造重力和清除太空垃圾等独特功能。2005年10月,作为国宝级的青年才俊,他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6)
创新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考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新工科教育的一重大目标。本文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对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和目标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冯锋  常斌 《科协论坛》2007,(7):25-25
“依靠科技创大业,带领致富奔小康”、“水阔凭鱼跃,科技拓富路”、“科技是根,财富是叶,成功是果”……5月17日,江苏省泰兴市第19届科普宣传周的开幕“好戏”市第三届科技创业致富状元事迹报告会隆重举行,10名科技创业致富状元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不时激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及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起主办的“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在杭州华北饭店顺利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倪维斗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方新教授,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张碧晖教授等专家教授共150余人。会议围绕创新文化与创新机制、科技伦理与道德、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间的关联与作用、创新型科技…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 全区科技创新暨奖励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后,我区围绕科技创新召开的重要会议。开好这次大会。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自治区党委七届十一次全委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明确并做好“十一五”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在现代交通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的驱动下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在国家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抓住机遇,经济规模上升为全球第二,国家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当前,开放与合作成为国际交流的主旋律,创新成为驱动世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以科技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为引领构建面向全球的协同创新网络已成为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论学术共同体对科技创新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统称为学术共同体,是科技创新过程所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其产生过程,有“组织”成分,也有“自组织”成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支撑科技创新系统的向前推进和发展。学术共同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产生的作用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变革模式和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技工作的“四结合”,有利于高校科技的原始性创新,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有利于高校学术环境的净化。它对强化高校“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职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