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此活动是曹莉老师在广州市第一幼儿园的借班教学现场活动。 一、活动目的 (一)通过游戏让小朋友认识毛笔的名称及持笔的方法。 (二)初步掌握中锋、侧锋、侧拉的笔法,学习大白鹅的画法。 (三)通过活动让小朋友产生对中国汉字及水墨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一)宣纸一张、红、黄、蓝颜色、每人两支笔。 (二)汉字:红黄蓝、大白鹅、好朋友、姐姐、妹妹、磁性板一块、录音机、磁带一盘。 (三)准备多幅不同画面大白鹅的欣赏画。 三、活动流程 介绍毛笔及颜色——毛笔作画——幼儿作画——自我评价。 (一)介绍毛笔 1.今天我有你…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六一”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通过生动活泼的庆祝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2让幼儿在参与各项活动中展示才能,树立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从而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3.让家长在自然条件下观察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学习的基本情况,从而加强家园之间的交流和配合。准备活动一、创设节日环境、营造节日气氛1.通过游戏找一找、说一说,知道6月1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2.老师和小朋友共同商讨节日活动室的布置。引导幼儿根据以往过节的经验和学过的技能进行设计,达到美观、欢乐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活动开始前,先请家长按指定座位坐好,幼儿自己摆放小椅,座位与各自家长的座位一一对应。(座位呈这种排列使幼儿有安全感、自豪感,给了幼儿在父母面前充分显示与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也为父母提供了亲眼就近观看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一举一动的机会。这符合幼儿和家长此时此刻的心理,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活动开始,陈琛小朋友担任活动主持人。(让小朋友主持活动,充分体现了根据幼儿不同能力不同发展水平,给予不同锻炼机会的教育思想。同时能从一个侧面显示大班幼儿的独立性、主动性。) 主持人:全体女小朋友起立,齐声说“大一班毕业典礼现在开始”。(如果只让主持人一个人宣布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目标 (一)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动物过冬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懂得动物采用不同方式过冬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二)愉快认真地参加活动,乐于观察、大胆讲述及表演。二、活动准备一幅冬天自然景象挂图、贴绒板、插图动物教具若干,几种动物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色笔、纸、剪刀等。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知识童话“过冬”。 1.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扮小白兔跳、小燕子飞进入活动室 2.引入课题。教师:“小朋友刚才扮演谁?”幼儿:“小白兔、燕子。”教师:“小朋友想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3.教师讲述知识童话“过冬”。 4.讨论:小兔是怎样过冬?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全身长满密密的毛过冬?小青蛙、蚂蚁又是怎样过冬?  相似文献   

5.
拔萝卜     
一、活动目标(一)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看图书的顺序,学习一页一页地翻书。(二)鼓励幼儿在同伴及家人面前大胆讲述,树立自信,发展口语。(三)理解“人多力量大”的意义。二、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初步了解看图书的顺序,学习一页一页地翻书。难点:理解“人多力量大”的意义。三、活动准备《拔萝卜》图书12本,电脑软件制作,教师用书一本。拔萝卜四、活动过程(一)引入部分1郾介绍角色与活动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把谁给请来了。(教师演兔子,幼儿向兔子姐姐问好。)“兔子”:让我和大家一起玩拔河比赛好吗?师:我做裁判。2郾游戏“拔河比赛”师与…  相似文献   

6.
活动要求: 学习根据图片编故事。学会共同游戏时的对话。活动准备: 皮球、图片《我和你一起玩》(见全国语言统编教材第56页)各一。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皮球,边组织幼儿讨论边进行情境教学。提问:“这是什么?”(皮球)“皮球有哪儿种玩法?你想怎么玩?请一个小朋友告诉大家。”(请××小朋友上来,让他决定一种玩球方式,拍、滚、甩、传均可。他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开展了“绘本漂流”活动。活动中让每个小朋友奉献出一本自己喜欢的小人书,融入到“绘本漂流”的平台中,让自己的书籍在班级、校园中互相传递,同时自己也能够借阅到别的小朋友最喜欢的书籍。通过这个活动,让接受绘本的孩子享受着新的知识带来的快乐,给予奉献的孩子也享受着帮助他人带来的满足。  相似文献   

8.
大型玩具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器械,在玩大型玩具时除了让幼儿自由玩外,还可创设情节、增添一些辅助材料,开展体育游戏。一、小火车钻山洞(小班)目的:让幼儿练习钻的动作;培养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准备:将滑梯及滑板下的地面及顶部打扫干净。玩法:老师做火车头,小朋友做车厢,一个接一个拉住前面小朋友的衣服,念儿歌:“小明友,快快来,我们的火车就要开”,同时老师  相似文献   

9.
摸摸看     
让四个小朋友站成一个圈,各人发给两样东西。例:一个小朋友拿一个皮球和一个苹果,另外一个小朋友拿一个木块和一个苹果,第三个小朋友拿木块和皮球,第四个小朋友拿木块和铁块。让一个小朋友站在圈子中间,叫他记住每个小朋友拿什么东西(最好让他闭上眼复述一遍,如复述正确,则游戏正式开始)。将站在圈子中间的小朋友眼睛蒙上,让他在原地转三圈(这时其余的小朋友立刻交换位置)。然后教师告诉这个小朋友:“请你摸别的小朋友手中拿的东西,然后告诉我你  相似文献   

10.
活动来源在一次户外接力赛跑游戏中,我发现有一小组多出一个小朋友,便向幼儿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多一个人怎么办?期望幼儿能通过协商或通过数学活动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但幼儿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所有的建议都是让多出来的这个小朋友从事比赛以外的活动:有的说让这个人去休息,停止游戏;有的说让这个人独自玩一会儿别的玩具,或去跑步;还有的提出让多的这个人去当裁判……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契机,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实践证明:儿童认识的发生和发展,是通过儿童自己参加活动的过程去实现的。因此,从一年级开始,就应注意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 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知识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手、眼、脑去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数学知识。 如教数6,先让学生看教材16页上的主题画,再问:画了件什么事?(老红军给小朋友讲故事)  相似文献   

12.
活动要求: 要求幼儿用操作和语言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已经学到的本领。活动准备: 晨间观看《我们长大了》的照片展览(本班幼儿入园第一天及一年来所拍的部分照片)。准备标有三个小朋友刚入园时身高的图纸,每个小朋友刚入园时及期末所画的画各一张,某小朋友一年来所画的画,几何图形拼图,动物插片拼图,蜡笔,图画纸,5以内的点子卡片。插塑、钉板、橡皮筋、两朵跳舞用的花、皮球、铃鼓等活动材料。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小动物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对象之一。我在上二年级美术教+材“简笔动物画”利用儿童的心理特征并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讨论式教学,让小朋友在美术学习中口、脑、手、眼密切配合,间隔、持续或同时进行活动,使小朋友从认识小动物的结构到其身体各部分位置搭配的变化来学画某一小动物的各种姿态,从而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分析能力。下面以教小兔为例来说明教学的尝试:首先,我让小朋友看课本第22页小免的形状,并启发他们分析其结构。小朋友很快就答出:小免的头是圆形,身体是椭圆形,腿属于圆柱形。接着,让小朋友说出,课本上画的这只小兔在干什么?不少小朋  相似文献   

14.
以多元智能专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理论 为基础,将英语学习自然融入教材之中,让您的孩子不但英语学得 好,头脑更聪明! 1.语言智能教学:教小朋友常用的生活单词及句型,并自然地运用在日常 生活中,家长也能参与学习,以促进良好的亲子互动。 2.逻辑-数学智能教学:小朋友在单元活动中能培养对数字、计算、推理及解决 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小朋友也能学到运用逻辑 及数字配置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长大的烦恼     
《新作文》2006,(Z1)
许多小朋友都觉得“长大了”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可有的小朋友却不这样认为。其实不管怎样,只要写出自己真实、独 (du)特(te)的感受,就是好作文!  相似文献   

16.
传表情     
正适合人数:11人。游戏规则:1.选出1个小朋友当主持人,其他小朋友分成两组,每组5人。2.第一组小朋友排成纵(zònɡ)列,背对主持人。另一组小朋友则坐在一旁当观众。3.主持人在纸上写一个有关表情的成语,如"吹胡子瞪(dènɡ)眼"。游戏开始,主持人让背对自己的第一个小朋友转过身,看成语,然后让第二个小朋友转身,由第一个小朋友对他做出"吹胡子瞪眼"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教第一册第五单元分类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 ,学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2 通过学习参与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判断等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3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电脑、铅笔、投影仪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趣 ,感知数学问题1 师 :小朋友你今天有没有把应该带来的学习用品忘在家里了?可是今天有两位小朋友 ,一位叫东东 ,一位叫林林 ,却忘了带练习本 ,于是他俩马上回寝室去取。2 学生看录像画面(1)零乱的房…  相似文献   

18.
道具:四开图画纸一张,蜡笔一组,长尺一把1.请爸爸妈妈协助小朋友在图画纸上画出8×5的表格一份。在第一排画上sunny(晴天)、rainy(下雨)、cloudy(多云)、windy(多风)四种天气;第一列上则标出周日到周六的日期。(如图1) 2.请爸爸妈妈每天早上问小朋友“How's the weather?(天气如何?)”,让小朋友用“It's——.”的句型来回答。(如图2)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幼儿对周围生活中大量变化着的事物的观察,让幼儿懂得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2.发展扩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知识迁移能力及探究事物变化的兴趣。活动准备: 1.两盆皱纸做的白花、酚酞、醋精、喷雾器。2.电视机、录像机、录有四季景色的录像带。3.图画纸、彩色笔幼儿每人一份;大萝卜(自制)一个,小狗、小猫等头饰。活动步骤: 1.教师为幼儿表演小魔术(化学小实验)“变色”,激起幼儿对事物变化的观察兴趣和求知欲望。出示一盆用白色皱纸做的花,问这是什么颜色的花。(教师向涂了酚酞的白花上喷碳酸钠溶液,让白花呈粉红色) 问幼儿白色花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花,请小朋友闭  相似文献   

20.
我已长大了     
一、活动目的新生带着几分新奇跨入学校大门。不久会碰到学习、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和压力 ,通过活动 ,让学生从观察大自然中获得启发 ,学会独立面对新的学习环境 ,克服心理障碍 ,心情愉悦地适应学校生活。二、活动准备1 让小朋友写下熟悉的同龄人。把能到阳光学校读书的人打上五角星。2 观察动植物长大后去哪里 ,画出图。(“满月的猫”、“紫色的蒲公英”、“坚硬的豌豆”等)搜集母亲教育孩子的文章、歌曲各两件。(《刚离开妈妈的小黄鹂》、《妈妈的信》、《上学歌》、《找朋友》等)准备交友的话语。5 录音带一盘《妈妈的话》。(学生家长询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