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惠林 《中国钓鱼》2000,(11):56-56
我国各省各地的民间谚语中,除了几“宝”之外,大都还有几“怪”之说。如“窗户纸糊在外”(东北)“面条像腰带”(陕西)等等。  相似文献   

2.
徐刚 《垂钓》2011,(9):14-17
哪种浮标更好?窃以为:只要在恰当的场合,用上了适合的浮标,再加上适当的钓法配合,这支标就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3.
王华良 《钓鱼》2008,(16):35-35
5月1日,我和麻、颜两位钓友到一投放塘里去钓鲤鱼,据老板说,塘里刚放入鲤鱼150千克。  相似文献   

4.
张洪波 《钓鱼》2008,(11):36-37
5月1日晚,吴钓友打来电话说刘钓友找了一个养殖塘,是亲戚的,可以钓但鱼别拿走,就图过过上鱼瘾,问我去不去。我求之不得,欣然同意。临挂机前,吴又嘱咐说,多备粗线大钩,满塘都是三五斤以上的大鱼。许多年没钓过池养大鱼了,有此机会谁能不激动。我连夜拴系粗线组,哪还有困倦之意。  相似文献   

5.
颜恒 《钓鱼》2009,(22):46-47
如今仍在流传的古今钓谚倒底有多少条,我想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说得清楚的,我爱钓数十载,也注重渔文化的创作和收集整理与传播,就目前我所能读到的一些钓谚中,我感觉钓鱼用饵方面的钓谚比较多,但纵观钓鱼媒体对这方面尚无较为完整的介绍。为了使广大钓友对钓谚中关于用饵方面的技巧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想借本栏目分上中下三篇作一些体会谈。目的是想通过结合自己长期休闲钓的经历和体验,把这些用饵钓谚逐一作一些实用性的简述,为大家在实际垂钓中多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国祥 《垂钓》2011,(10):49-51
熬过炎炎夏日,终于迎来了凉爽的秋季,盼来了第二个垂钓的量金季节,广大垂钓爱好者又可以大展拳脚啦!  相似文献   

7.
吴集贤 《钓鱼》2006,(3):33-33
常钓鱼的人都知道一些钓谚。钓谚,顾名思义是钓鱼人之间流传的谚语,是钓鱼人的经验之谈。然而,虽然有的钓谚在钓鱼人之间口耳相传了千百年,也并不是百试不爽的,也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就拿“放长线钓大鱼”这名钓谚来说,不但钓鱼人知道,不钓鱼的人也经常说到,那么这句钓谚有没有误区呢?有的。钓鱼人都知道,钓竿有2.7米,也有7.2米的乃至更长的(海竿矶竿等线更长),显然,7.2米的竿比2.7米的竿长了许多,那为什么钓鱼人不都用7.2米乃至更长的竿,还要用2.7米的竿呢?当然,长线在一定的情况下,比如大江大河大库里抛得远,可以钓到大鱼,这里是“放长线钓…  相似文献   

8.
辛延明 《垂钓》2001,(10):7-8
挪威一名“垂钓好手”不但钓鱼了得,就连重达二百多磅的男子也可钓上来。这名高手日前在钓鱼时发现一个老翁随水浮流,于是立即运用高超技巧,将这名老翁“钓”出鬼门关。  相似文献   

9.
钓谚点滴     
一、鱼性篇 鱼类近视眼,水中看不远。 鱼的耳朵尖,闻声便逃窜。 鱼的听觉灵,走动步要轻。 鱼儿鼻子尖,水中能嗅数丈远。 鱼儿品味是能手,口味不对扭头走。  相似文献   

10.
杨茉 《垂钓》2001,(4):49-49
春日垂钓,由于鱼类处于低活跃期,按常规往往所获甚少。如何使垂钓能满载而归呢?这就要讲究钓鱼的技巧与方法了。在垂钓之前巧用“诱鱼袋”引诱鱼儿来上钩,就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英祥 《中国钓鱼》2006,(12):18-18
笔者多年在海边垂钓,学习掌握了许多海钓谚语,其中包含着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对指导海边垂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佳晨 《垂钓》2009,(10):43-43
2009年8月3日,农历六月十三,小潮,高潮时间为7:57,低潮时间为13:45。我和大鹏乘坐专业钓艇以25海里/时的速度冲向“遇岩礁”。风雨过后的黄海微波粼粼,宁静祥和。钓艇以大S航迹前进,我和大鹏先是围着礁区拖钓,两个多小时的施钓除偶尔有小[鱼师]鱼跟钩蹭饵外,心中的大物一直不见踪迹。  相似文献   

13.
董星布 《中国钓鱼》2000,(11):14-15
垂钓谚语是垂钓者根据自己多 年的实践经验,集垂钓中某些应注意的事项和应掌握的规律,用短小生动的语言编成的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它是垂钓者智慧的结晶。初学垂钓者,可以通过理解这些谚语来丰富自己的垂钓知识,掌握垂钓经验,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垂钓技巧。 垂钓谚语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面很广,本文从选位、季节、气象三个方面略做总结,供广大初学垂钓者参考。 一、选位。选位是垂钓的关键,如果钓位选择不好,很可能会无功而返。这方面的谚语有: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桥梁水闸旁,鱼儿排成行;一日三迁,早晚钓边;鱼儿顶浪游,…  相似文献   

14.
朱剑飞 《钓鱼》2010,(1):37-37
钓鱼的次数多了,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钓得很好的窝子,想补个窝子,谁知道补下去很快鱼口变稀甚至很快就无口了,任凭你怎么变化,使出浑身解数都没用,这就是“续窝死”,可以是精养鱼塘,也可以是粗养鱼塘,更可以是野生河湖,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经过若干次失败后,我总算发现几点小规律,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5.
谭佛航 《中国钓鱼》2004,(11):27-27
山东钓友刘先生来信说:他有一次观看钓鱼比赛,见不少钓手在提竿时总是先将钓竿抖动一下,而后再提线,动作确实好看。但他觉得难免有花架子之嫌,一下将钓线提起来,利索省事,何必多此“一举”。  相似文献   

16.
三山岛 《钓鱼》2009,(17):56-56
大连,七月初的一个周末,多云,东北风4至5级。当东方的海面上刚露出一抹鱼肚白时,我和老卧、简爱等五位钓友就来到了傅家庄海滨公园。大家相互照应着上了船,船老大孙师傅便开动小艇,直奔二坨子海域驶去。  相似文献   

17.
“拖钓”的称谓是本地钓友的行话。在本文“拖”与“钓”相结合,它的表述意思是:在抛竿钓的基础上,结合浮游矶钓相似的钓组和曳拖钓的运动原理而形成的一种岸钓方法。这种垂钓方法的核心是:岸钓(抛竿、浮钓、运动)。“手感”是“拖钓”是否中鱼的惟一讯号。  相似文献   

18.
李照城 《钓鱼》2008,(15):62-63
大林的父亲老林是一名军官,母亲随军参加工作,大林生于军营,长于军营,皮肤黝黑,五大三粗的个子,自小就比同龄的孩子高出一个头。上房、爬树、偷瓜、揭瓦,掏鸟窝,  相似文献   

19.
郑巍 《钓鱼》2008,(20):18-18
江苏的昆山、太仓、常熟一带,收费80~100元的竿塘比比皆是。说是塘,其实是湿地、荡(中、小型湖泊)、放养浜的通称,而且荡连荡、浜套浜。大鱼出没。惊喜不断却又遗憾多多。  相似文献   

20.
李致奎 《钓鱼》2009,(16):39-39
钓鱼界的谚语,都是钓鱼前辈几百次、上千次在垂钓中摸索总结出的经验。但也都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下的,条件变了,也就改变了它原来的意义。这不,一句渔谚让我欢喜让我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