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特性及动态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喻科 《科研管理》2011,32(2):82-87
摘要:从价值的角度看,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就是一个价值网。基于此,本文从价值网的视角,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主体间的网络关系;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若干特性;结合这些特性以及网络组织动态创新能力维度,从主体退出通道、环境监察能力、学习机制、能力协调与耦合等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动态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以微观组织麻省理工学院为研究对象,对1998年以来不同的时间窗口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密度演化的特征研究,对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作了统计、分析,并采用MRQAP模型作进一步实证剖析.结果表明创新网络密度呈现先增加达到阈值、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表现出"反C型"的特征,即密度达到阈值后,创新网络将呈现出明显冗余性,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信息重复获取、沟通成本增加以及网络活性降低等负面效应.启示产学研合作的微观组织要科学识别并主动优化合作创新网络关系以求创新绩效最佳化.对微观组织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如何优化、提高创新绩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惯例是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组织间学习为中介变量,构建网络惯例、组织间学习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了规范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产学研合作中网络惯例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网络惯例存在"门槛效应";同时组织间学习在网络惯例和合作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典型国家、地区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何种模式进行合作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在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过程中都形成了不同的模式。首先介绍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进而通过对典型国家、地区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介绍与比较分析,得出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研究属于产学研合作领域的前沿领域,但国内外相关研究零散无序,系统梳理国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理论研究成果,有助于帮助国内学术界跟踪国际产学研理论研究新范式。文中在回顾介绍国外有关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文献基础上,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前沿研究进行了一定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机制与机理、分类、创新网络绩效等研究方面。未来研究可预见的2个方面:一是在规范当前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范围更广的实证研究对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研究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创新网络结构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绩效的影响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二是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机制与机理研究将是深化产学研理论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分析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给出了培育网络组织意识、完善产学研合作服务系统、加速完善产学研投融资机制及联合各方资源促进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耦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溢出既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内部主要的知识流动渠道,也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关键动力机制.基于各合作创新主体间的技术供求关系,本文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供求均衡模型,采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法研究阐释了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磨合协调期、规范发展期、螺旋上升期三阶段的耦合机制,并分析论述了知识溢出对创新网络、创新主体及区域产业集聚、创新能力及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后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李春发  赵乐生 《情报科学》2017,35(12):73-80
【目的/意义】组织双元能力是产学研知识创新协同演化的内生动力机制。研究阐释了双元能力与产学研 知识创新协同演化的耦合机理,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实现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过程】基于组织双元性理论 和知识创新理论,构建双元能力影响产学研知识创新协同演化的理论框架,以及契合各主体间动态反馈行为的系 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各主体间基于创新性知 识的供求关系为开展双元型合作提供条件,双元能力与产学研知识创新增量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企业、大学、研究所嵌入网络并会对网络关系的建立以及网络的创新绩效的发展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运用上海市医药制造业数据,依托QAP(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 二次指派程序)方法,运用Ucinet软件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行动者属性和产学研合作创新关系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和网络关系产学研合作创新关系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负相关。其中产学研中大学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最重要,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和大学的合作并注重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发展。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发展得益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但是也需要规避小世界特性的消极影响,加强跨区域和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地理研究的"演化转向",定量揭示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时空演化,对中关村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在定性分析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企业视角揭示中关村产学研内部、外部合作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中关村园区规模的快速扩张,中关村产学研合作范围快速扩大、合作规模显著提高、合作网络越加复杂;(2)海淀园与朝阳园是中关村产学研合作最集聚的区域,中关村产学研内部合作创新网络形成显著的"中心—边缘"网络模式;(3)中关村产学研外部合作创新网络外向演化趋势明显,2013年对中国东、中、西部都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探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界定、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结构。以产学研合作过程的5个阶段为线索,对产学研合作的模式进行了界定与分析,提出了产学研合作的5种模式与12种类型,对不同阶段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与自主知识产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有效方式,是企业建立其核心竞争力所要经历的重要途径;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加入WT0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道有力屏障,它实质上是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的一个升华。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合法的方式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成果进行保护,使企业更具竞争力。文章通过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的论述以及产学研创新过程中诸要素的分析细化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关系。从而确立了,通过整合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核心技术系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25个一手有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印证研究假设,结论表明环境动荡性、战略一致性和结构正式化正向调节产学研协同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成果为推动企业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与促进知识吸收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省部产学研合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部产学研合作是推动自主创新的有效模式,是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新尝试。选取作为先行试点的广东省,分析其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支持体系以及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省部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透视。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据此,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所在的五个问题,提出了解决产学研创新合作困难的四条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R&D)实体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建研发实体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方式.合理的R&D投入不仅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取得研发成果的重要保障.运用博弈论分析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共建研发实体的模式,论证了产方投向学研方的研发投入补贴对学研方总体研发费用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以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为研究对象,从合作主体、合作技术等方面对装备制造业的产学研合作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网络表示学习算法node2vec进行合作预测研究。以辽宁、江苏、广东和北京的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市专利增长体量及申请人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发展缓慢省市的产学研合作局限在小团体内部,与其他区域相比校企合作较少;在技术特征中,不同省市的发展既各有侧重点,又有相同之处;最后通过合作预测发现最具有合作潜力的机构,为促进产学研合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ICT领域产学研联合申请的SIPO授权专利为样本,按照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组织类型区分产学研合作模式,首先从宏观上分析比较我国ICT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演进路径;然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微观上研究产学研合作网络整体结构及其时空演化,进而对产学研合作深度、广度及效率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ICT产业的创新主体已由大学转变为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经历了由以大学、研究所为核心的合作模式到以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的转变。产学研合作网络呈逐渐增大趋势,且整体上表现出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网络集聚程度较低,但网络连接效率较高。说明我国ICT产业中参与合作研发的大学、研究所、企业数量日益增多,知识转移效率较高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已形成,这为充分调动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开展更加广泛、紧密、深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Nash模型的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学研合作是加速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利益分配是其合作成功的关键。针对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在对影响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因索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合作伙伴满意度,运用不对称的Nash协商模型,设计了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分配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法律与政策瓶颈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现有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遇到的瓶颈,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支持产学研合作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