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琳埃娜·法拉奇是世界级新闻界巨星。几十年来,这位瘦弱女子曾采访过三十多位风云一时的热门政治人物,其中有基辛格、阿拉法特、侯赛因国王、勃兰特、霍梅尼、卡扎菲、沙龙、卡  相似文献   

2.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通往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之路,在1988年10月以前,对中国记者一直是封闭的。有人曾把那里称作“禁区”。不少访问约旦的中国人曾来到通往约旦河西岸的侯赛因桥,但只能到此为止。他们也曾隔着约旦河峡谷眺望对岸以色列的碉堡,碰巧还能目击沿着边境线蠕动的以色列坦克,但最多也只能遗憾地对那块巴勒斯坦土地编织一些随意的遐想。令人兴奋的突破1987年12月9日开始的被占区巴勒斯坦人民的起义斗争,把全世界的记者吸引到耶路撒冷来。据一位澳大利亚记者告诉我,大约有上千名外国记者麕集在  相似文献   

3.
乔治·布什获胜了,萨达姆失败了,但是在海湾战争中还有其他获胜者和失败者。他们中有个人、机构和国家。另一个大的失败者:约旦国王侯赛因。一度是美国盟友的侯赛因曾把他的运气同萨达姆连在一起,表现出他对科威特的被掠夺在道义上的态度特别不鲜明,美国外交官正在恭敬地谈论约旦在战后的重要作用,但是他们是咬紧牙齿谈论的。今后,美国人不会愿意拥抱这个靠不住的君主的。华盛顿眼中还有一个失败者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同约旦国王侯赛因一样,他下错了赌注。他搞恐怖活动的把戏以及他有关以色列的模棱两可的声明长期以来一直使美国政府感到灰心,但是他对萨达姆的支持使美国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读刘宝莱大使的文字是在2007年,当时他的《侯赛因国王两次访华的趣事》一文被收入了新华出版社"新中国外交亲历"系列丛书的《礼宾:鲜为人知的外交故事》一书。  相似文献   

5.
约旦领导人,阿拉伯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中东地区执政时间最长的传奇国王侯赛因,于1999年2月7日,在约旦首都安曼,燃尽人生之烛,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6.
1月24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利雅得出席了沙特阿拉伯前国王阿卜杜拉吊唁活动,并与沙特国王萨勒曼简短交谈。杨洁篪代表中国领导人、政府和人民对阿卜杜拉国王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萨勒曼国王转达了习近平主席的口信。习近平在口信中表示,阿卜杜拉国王是一位富有战略眼光、深受敬重的政治家,为实现沙特阿拉伯王国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维护国际和地区和  相似文献   

7.
赤尾邦和与今村正启,是来自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的两名和平志愿者,他们声称来到巴格达是为了保卫伊拉克人民。他们和目前还在巴格达的大部分记者和和平志愿者一样,住在相对安全的、由总统之子乌代·萨达姆·侯赛因拥有的巴勒斯坦饭店。 原来各国记者居住的拉希德饭店和曼苏尔饭店,在战前最后几天逐步因为可能要被轰炸的传闻被撤空。 今村在和中国记者聊天的时候,谈起  相似文献   

8.
翻阅小说,偶尔发现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独眼龙国王,想要张画像,以展英姿.他召来三个画家。第一个画家,技艺最高,精心着墨,把国王画成两眼炯炯有神。国王看了,骂道:“大胆谄徒!推出去砍了!”第二位画家,则丝毫不差的画下了国王的那只瞎眼睛。国王气得全身发抖,什么话也没说,就做了个杀掉的手势。第三个画家丹青功夫虽不及前二者,但性颇乖巧。他先请国王做出射箭的姿势,那只瞎眼自然眯得看不出来,唯见一只闪闪有神的好眼;然后急忙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政治采访之母”的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利亚娜·法拉奇在谈自己工作体会时,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每次采访前,都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法拉奇是以访问国际风云人物而闻名于世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她访问了包括我国的邓小平、美国的基辛格、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伊朗的霍梅尼、约旦的侯赛因、柬埔寨的西哈努克等三十多个国家当时的著名领导人,写下了大量风格独特的轰动世界的访问记。法拉奇访问记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除了占一定篇幅的前言之外,就是将录音机录下的访问中的全部问答,一字不漏地以原对话的形式全文发表。她以此来表明…  相似文献   

10.
夜阑人尽,阿尔及尔松树俱乐部的一幢海滨别墅里还亮着灯光,海风阵阵抚人。这是1988年11月15日凌晨3:30,我们在这儿采访了阿拉法特——他刚刚在格林威治时间零时宣布了巴勒斯坦国的诞生。这是一次对一位元首级的国际风云人物的不寻常的采访。它是那样紧张、曲折,那样激动人心,难以忘怀。对我这个年逾花甲的记者来说,也许不会有第二次了。几百名记者的一场激烈竞赛1988年11月15日格林威治时间零时(当地时间凌晨1时),阿拉法特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会议闭幕式上宣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诞生了。在地中海滨的松树俱乐部里,顿时沸腾起来,人们狂欢达一个多小时之久。在大厅里,巴勒斯坦人抬着阿拉法特的巨幅画像,挥舞着巴勒斯坦的旗帜,在民族鼓乐声中载歌载舞,高呼革命与胜利的口号。  相似文献   

11.
1939年圣诞节前夕,一位身材瘦高的中年男子面对无线电话筒,准备发表向全体英国国民的演讲。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口若悬河的健谈家,他有口吃的毛病,所以面对演讲,他稍显局促,但眼神中却透着坚毅……他就是英王乔治六世,一位在“二战”中与英国民众患难与共的国王。新近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有个温馨的结局,国王战胜了口吃,完美地完成了演讲。而实际上国王的发音还是有点艰涩和困难。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英国人民的心中,那是最动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刘冰 《出版参考》2011,(9):24-24
1939年圣诞节前夕,一位身材瘦高的中年男子面对无线电话筒,准备发表向全体英国国民的演讲。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口若悬河的健谈家,他有口吃的毛病,所以面对演讲,他稍显局促,但眼神中却透着坚毅……他就是英王乔治六世,一位在“二战”中与英国民众患难与共的国王。新近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有个温馨的结局,国王战胜了口吃,完美地完成了演讲。而实际上国王的发音还是有点艰涩和困难。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英国人民的心中,那是最动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樊予鲜 《新闻天地》2004,(12):46-47
北京时间2004年11月11日10时30分,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巴黎病逝。噩耗传来,巴勒斯坦人民顿时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世界各国政要和一些国际组织纷纷以不同形式表示哀悼。在中国洛阳市,一位名叫李东流的市民以独特的方式在家中为老朋友阿拉法祷举行了悼念仪式。一个普通的中国市民,他怎么会和阿拉法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相似文献   

14.
一张新闻照片的拍摄经过王岩1994年7月5日清晨5时,我和新华社驻以色列的另两位记者匆匆赶往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定的地点集合,在IDF(以色列国防军)护送下,前往杰里科采访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先生返回杰里科的庆典仪式。自从两个月前巴勒斯坦警察接管杰里科...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0月18日,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上,登着一张照片:一个踌躇满志的领导人,面向前方,表情平和谦逊,照片旁边的标题是《柬埔寨艺术家新国王》。这个新的面孔就是诺罗敦·西哈莫尼———柬埔寨的新国王,一位被媒体推上政治舞台的新人。10月初,西哈努克退位,柬埔寨的王位继承委员会决定了新国王的人选,在网络的搜索引擎里输入“Sihamoni/西哈莫尼”,简单地浏览新闻标题:“西哈莫尼继任柬国王———一位爱跳古典芭蕾的国王”、“西哈莫尼‘身兼三职’:柬国王、艺术家、孝子……”、“西哈莫尼最有希望继柬埔寨王位曾是芭蕾舞演员”等会映…  相似文献   

16.
《档案与社会》2005,(1):1-1
从前有一位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国王的年纪逐渐大了,但膝下并无子女,这件事让国王很伤心。终于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个孩子收为义子,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让幽默和新闻“联姻”张志新一位记者曾向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阵线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还没有结婚?阿拉法特幽默地回答:“我已经同一个女人结了婚,她的名字叫巴勒斯坦。”后来,这短短一句话为该记者的整篇报道凭添了几分亮色,让读者既感受...  相似文献   

18.
1月20日,巴勒斯坦举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选举。它不仅对巴勒斯坦人民实现民族自治、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中东和平进程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这次选举格外引人注目,近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工作者赶赴巴勒斯坦自治区向世人报道这一历史事件。 (一) 为熟悉报道环境,笔者与年轻的摄影记者郑卫提前5天开赴报道前线。 久闻以色列航空公司对乘客检查极严,这次从开罗到特拉维夫及返程,空中飞行时间来回不足两小时,但在机场接受安检  相似文献   

19.
在接受本刊专访时,巴勒斯坦驻华大使说:2005年非常关键,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都面临和平的机遇。但机会不会永存,如果一年之内问题得不到解决,巴勒斯坦人民会对新领导人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20.
四位妻子     
从前有位国王,他有四位妻子. 国王最爱他的第四位妻子,给她穿最好的衣服,给她吃最美味的佳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