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弦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弦概念的提出到玻色弦的繁荣,第一次弦论革命,第二次弦论革命以及弦论的新近拓展及应用。第一次革命所导致的弦论观是:弦论是寻求科学大统一最有前途的方法;弦论是一个理论体系,它包含5种不同的超弦理论,每一种理论要求具有10个维度和一个融贯的微扰展开。而第二次革命所带来的弦论观是:我们可以获得非微扰弦物理学;在弦论中存在各种对偶关系,凭借这种对偶关系,先前5种不同的弦论其实只是M-理论5个不同的微扰展开。弦论的新近发展则更多体现在理论的应用上,借助于各种膜概念,弦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黑洞和宇宙学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6 0年代末发现的弦理论经历“超弦理论”和“M -理论”的二次科学革命后 ,统一了相对论与量子场论 ,提出弦是宇宙的最基本组成物 ,弦在多维时空中的不同运动模式形成基本粒子和场。它不仅对物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且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对于弦理论的全面探讨将会大大促进科学技术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线性次椭圆算子理论的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是偏微分方程微局部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先后有一大批著名数学家研究过这一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了相应的Carnot-Carathéodory几何理论,以及相应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理论。近3年来,我们在非线性次椭圆方程以及相应的几何分析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结果。首先研究的是从一个Carnot-Carathéodory(C-C)流形到一个Riemann流形的次椭圆调和映照。因为由相应的变分问题导出的Lagrange方程组是一个退化的次椭圆拟线性方程组,我们得到了与经典情形类似的存在性与正则性结果。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认为,随着一些大型、高功率的加速器比如“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成,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将会迎来第三次革命。物理学领域第三次革命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弦论”的提出。  相似文献   

5.
超弦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宇宙只有10维的空间(而存超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膜理论更是宣称宇宙有11维空间)。我们平常只能感知到空间的三个维度,我们可以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也可以在时间维度里向“前”移动,这些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但是那另外的六维空间在哪儿?你找不到,因为它们以“卡-丘”空间的形状蜷缩起来,躲出了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管理箴言     
<正>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在他的《知识社会的兴起》一书中指出,100多年来,人类经历过三次革命,这就是: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这三次革命都是由知识意义的根本转变驱动的。第一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具、过程和产品,形成了工业革命;第二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作,从而引来生产力革命;第三次革命则是知识  相似文献   

7.
银幕上的人物开口说话,带给电影艺术的不仅是一种技术的进步,而且还是一次艺术的革命。这恐怕是电影史上最重要最辉煌的革命了。现在,声音(包括对话、音响、音乐)早已成为电影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了。  相似文献   

8.
庞加莱猜想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庞加莱于1904年提出的一个问题:一个单连通的3维闭流形是否同胚于3维球面?这个问题听起来不复杂,可是它包含一些我们感到陌生的拓扑学概念。拓扑学是一种最粗糙的几何学,也可以说是最基础的几何学。那么我们要问:既然如此基本,我们在中学学的几何学中为什么从来没有讲过呢?原因很多,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学几何学中所研究的图形主要是曲线、曲面以及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它们看得见、摸得着,给我们一个直观的印象,而拓扑学则研究更高维的流形,从3维流形起,我们已经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想象和推理了,这对于…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理规律的计算机动画一直是图形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将一种新的动力学分析方法数值流形法引入到计算机动画领域中,利用数值流形法建立连续与非连续变形体的统一物理模型,仿真了一个逐渐展开的卷曲橡皮条、一个小球落到一堆可变形正方块上,以及一个球经过旋转的齿轮的情形。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处理多变形体的大位移和大变形,也可以处理变形体中裂隙的张开和滑移。  相似文献   

10.
100多年来,人类经历过三次革命,这就是: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这三次革命都是由知识意义的根本转变驱动的。第一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具、过程和产品,形成了工业革命:第二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作,从而引来了生产力革命:第三次革命则是知识被应用于知识本身,从而引起管理革命。  相似文献   

11.
贾旭东  衡量 《科研管理》2020,41(5):151-163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也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以何种方法论对这些特色实践进行理论总结是管理学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扎根理论是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优秀方法论,但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学派的“丛林”,使初学者望而却步。本文在充分回顾国内外有关扎根理论的代表性研究基础上,梳理了扎根理论发展的脉络及不同学派,对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扎根理论、程序化扎根理论、建构型扎根理论的数据编码流程进行了比较,基于定性与定量研究思想的视角梳理了其演化过程与路径。本文认为,“扎根精神”是扎根理论不同学派共同的学术精神,在秉持“扎根精神”的基础上交流融合是扎根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及已有研究基础,拟提出“扎根方法论(Zhagen Methodology)”,为推动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构建中国管理学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近代科学中心转移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研究话题。从时间上来看,近代世界各主要国家建立专利制度的顺序与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考证是否存在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现象,探寻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揭示世界专利中心转移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工业革命的关联,利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大量历史数据,发现世界专利中心呈现出英法美德日不断更替又交叉共存的现象,既基本吻合思想解放-社会革命-科学中心-工业革命的波动规律,又体现出各国在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上的不同特点。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知识产权强国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侯强 《科学.经济.社会》2010,28(4):122-125,130
文革时期,在科技领域内由"反修防修"口号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的批判,是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错误判断联系在一起的,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科技和法制建设,使得中国社会现代性因素呈现出日益缩小的趋势,科技法制建设完全中断并进入了悲剧时代。历史告诉我们,文革对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的批判,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网络阅读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图式理论在阅读认知研究中的影响力,利用图式理论进行网络阅读研究,并分析了图式理论在网络阅读中产生的消极和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能促使网络阅读建立新的图式,积极影响能加快传统阅读向网络阅读的过渡进程。加强图式理论在网络阅读中的作用,不但能使读者形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而且能促使网络资源提供者有效地组织网络资源,以适应读者的需求。通过图式理论的同化和顺应,读者在传统阅读到网络阅读过渡期中,根据网络技术的变化,逐步建立新的阅读图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学科研究热点的发掘有助于了解其发展动向,把握研究方向。热点漂移程度旨在用数据关系描述某一学科某一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在接下来一段时期内的变化程度,揭示其热点研究的持续性和规律性。[方法/过程]通过基于学术论文关键词词频统计的文献计量方法,初步构建了研究热点漂移程度计算模型,并通过对"高等教育理论""艺术理论""史学史""自动控制理论""外科护理学"和"建筑经济学"6个学科的实证分析,计算出了这些学科2010年研究热点5年漂移程度。[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建筑经济学""史学史"两个学科漂移程度较高,"自动控制理论"和"艺术理论"两个学科居中,"高等教育理论"和"外科护理学"两个学科较低。研究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热点漂移程度揭示了各学科研究热点的变化程度和关键词词频的分布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学科的交叉性。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动力,物理环境对创新有很大的影响,但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回顾物理环境对创新影响的现有研究基础上,将助推中对认知偏差起作用的直觉性和对行为起作用的“自由家长主义”融入影响创新的环境因素中,试图总结和探索通过构建或改变环境来助推主体的创新及创新行为。并进一步阐述环境影响创新的理论基础:破窗理论、社会空间理论、特质激活理论和注意恢复理论。最后从恢复性环境、重视现状的环境以及工作场所中物理刺激的整合等视角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人水关系的和谐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人水关系概念内涵及和谐问题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和谐论及其主要理论方法,提出了人水关系的和谐论理论方法研究框架。指出需要从人水关系的本质出发,结合和谐论的基本概念及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探讨人水关系的和谐论机理,并在以往人水和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人水关系的系统模拟、和谐评估、和谐调控研究,建立一套人水关系的和谐论理论方法。最后以河南郑州市为例,进行实例应用。为人水关系研究及和谐论的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孙启贵  郑泉 《科学学研究》2010,28(6):822-828
基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科学研究的发展情况,运用"行动者一网络"理论模式的独特视角,建构了行动者网络并界定了网络中的各类行动者,分析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策略,由此深化认识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变革中参照系的作用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爱军 《科学学研究》2007,25(5):823-830
 科学史上的每次重大变革总是伴随着相应参照系的改变,甚至某些变革本身就是在参照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不同,实际上是两个参照系原点选择的不同;近代力学通过惯性原理确定了惯性参照系,从而使各物理量获得统一的经验和理论意义,并由此区别于古代力学;而狭义相对论革命则是在相对性和光速不变性原理的基础上,以新的变换关系(洛伦兹变换)代替了经典力学的变换关系(伽利略变换)而实现的.参照系作为连接主客体的实践中介系统,通过投影和变换而确定一定学科的经验-理论符号系统,并通过原点、维向的选择和重构使科学变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