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在火焰中喷入试样,让即将要测定的金属元素通过离解,将原子蒸汽生成。利用基态原子对吸光度的测量,对标准系列与试样开展对比,能够确定出试样当中此元素的浓度。钙是经济价值丰富的轻金属元素,在现代的工业中被普遍的应用。并且,人体中不能够缺少的元素之一就是钙。本文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的样品预处理方法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贾丽丽 《中国科技信息》2011,(13):39+37-39,37
本文分析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煤灰成分中钙的不确定度评估,通过各种不确定度的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假设室温在20±5℃内变化。  相似文献   

3.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钙、铁、锌口服液中的铁和锌的含量,结果表明,铁在0.5-10μg/ml浓度范围,锌在0.2-3μ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简便易行,可用于产品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原子层制造是指加工精度达到原子层量级的可控制造技术,包括原子层去除、添加、迁移等。针对信息、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核心零部件超高性能构建的发展需求,通过原子层可控去除制造全频段原子级精度无损表面,并结合原子层增材制造原子级新结构,有望实现特殊功能的有效创成,保证超高性能的安全可靠。另外,后摩尔时代先进芯片的制造工艺将迈入亚纳米物理极限,原子层制造需求贯穿芯片制造工艺的全流程。本文阐述了原子层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与研究进展,围绕原子层抛光、原子层沉积/刻蚀、原子层损伤控制、原子层工艺与装备等领域,梳理了原子层制造的发展方向及研究目标,凝练了原子层制造领域未来的关键科学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阐述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采用次灵敏吸收线作分析线的手段,简化了分析实验过程,从而达到直接测定煤灰样液中高含量物质钙镁铁锰,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李健 《大众科技》2011,(6):133+149-133,149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饲料中铜、铁、锌、钙、镁、磷等元素含量的方法,优化选择消解体系及仪器工作条件。结果表明样品各元素回收率为90%-105%,精密度(RSD)均小于5%。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10,(8):9-10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科学家近期表示,他们利用光能首次成功获得一种罕见的铀氮(U-N)分子合成物,该合成物带有独立的铀氮结构末端,末端上氮原子仅与一个铀原子结合。在过去完成的研究中,氮原子总是同两个或更多的铀原子相连。  相似文献   

8.
巨大的原子     
也许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宇宙,就是另一个世界。就像我们的宇宙一样,里面有地球等等。不过原子里的宇宙恐怕和我们的是根本不相同的,我们所有公式、概念等到原子里面的世界都是不起作用的。而且,我们这个宇宙,是不是也是组成另一个世界的最小单位呢?正如原子一样,我们这个最小单位  相似文献   

9.
陈少昭 《百科知识》2002,(11):19-20
在我们生存的客观世界里,存在着彼此分开而又密切相关、互相作用着的两个世界。它们便是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原子世界指的是以原子作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物质世界,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比特世界是指以比特作为基本表示单位的精神世界,它是无形的、摸不着的信息世界。比特世界产生于原子世界,依附于原子世界,而又作用于原子世界。  相似文献   

10.
张超凡 《中国科技信息》2007,(21):275-275,288
本文综述了原子激光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原子激光的实现的条件和传输形式,探讨了原子激光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阮尚全  张莹 《内江科技》2009,30(8):31-3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辣椒皮和辣椒籽中Cu、Fe、Zn、Mn、Ca、Mg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测辣椒中富含人体必需的金属元素,其中Fe、Zn、Ca、Mg含量较高.其分布为,钙含量在辣椒皮中较高,其余元素均在辣椒籽中含量高。实验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5.7%,加标回收率在973%-1088%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刘若晴 《大众科技》2009,(3):106-106,54
提出用大量单个原子精确移动的方法来合成化合物的思路,认为原子坐标定位与控制是实现原子移动合成化合物的关键,提出原子移动合成化合物的便捷性以及它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影响人体系统平衡,增加患病的概率。而对头发中头发微量元素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对人的身体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本文通过湿法消解人发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钙、镁、锌、铁元素,对仪器工作参数———助燃比进行了选择优化,并通过人发标准物质GBW07601a验证,表明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非混合酸消化——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高钙片中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保健食品检验测定钙含量时,找到一种能够代替混合酸前处理消化的方法.方法:将混合酸消化法改为用盐酸消化.结果:该方法简便,快速,对人体危害小,减少了酸对原子吸收光度计的腐蚀,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量子力学半经验方法计算了一些分子的原子多极矩,结果表明,添加原子偶极矩及原子四极短不但能产生较快的收敛速度,而且更加合理地描述了分子中的电荷分布,计算得到的原子电行值与从头计算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由原子多极矩计算得到的分子偶极短与实验值非常接近,该方法可以倾利地推广到大分子原子多极矩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
要使原子电离,外界必须对原子做功,使电子摆脱它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的束缚。而原子的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吸收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这就使得原子并非能将所有的光子都吸收。当可见光光子不能被原子吸收或有极少量能量被吸收,这样的可见光光子透过物体后,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是透明的。任何物体都有可能达到“透明”状态。根据热力学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物体的温度越低,其分子(或原子或离子等)的动能就会越小,如果要克服原子间的库仑力,使原子(或分子或离子)电离就需要更大的能量。当可见光的能量hv相似文献   

17.
《金秋科苑》2012,(3):113-113
澳大利亚科学家表示,他们研制出一种单原子晶体管,其由蚀刻在硅晶体内的单个磷原子组成,拥有控制电流的门电路和原子层级的金属接触,有望成为下一代量子计算机的基础元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本文详细分析了制造发展的三个范式,论证了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是制造范式III的核心使能技术。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各机构对原子级制造研发规划现状,指出我国目前处于原子级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从设计、材料、加工和检测等角度分析了原子级制造的技术体系内涵;梳理了原子级表面制造、原子级结构制造、原子级测量与表征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呈现了当前具有原子级制造能力的部分代表性技术,包括原子级切削、原子级抛光、电化学加工、等离子体原子级加工技术、原子精准操控以及原子分辨测量与表征技术,并对原子级制造战略规划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原子国战争     
“原子军团一级戒备!原子军团一级戒备!……”广播声刚落,训练有素的原子军排兵布阵,各就各位,严阵以待。 “就在那儿!”有个叫道尔顿的“坏家伙”正拿着武器准备向金原子国发射小粒子。  相似文献   

20.
范贵鹏 《科技风》2014,(14):273-27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广泛地应用于食品、环保、地质冶金、化学化工等领域的科研、生产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干扰较小,在实验中有些元素分析时干扰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干扰对分析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甚至无法工作,工作中常见的干扰有以下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