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的思都是诗"。(海德格尔)所谓"诗意",《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如果可以给诗意下个定义,我以为,人生一段经验或一时感受,加上对全人类的文化成果的感悟,便是诗意。如果说人类需要诗意、教育需要诗意,那么,语文则更需要诗  相似文献   

2.
诗意,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现代汉语小词典》)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诗意,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秦晓华:按照词典的解释,诗意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如是,则诗意语文指的就是语文课堂应该像诗的意境那样给学生以美感浸润与滋养.然而,这样的理解并不够,对诗意还要做一种哲学上的诠释: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现在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诗意的缺失,散文的盛行.技术时代(即散文时代)把世界变成了加工对象和统治客体,满足并开发了人的无限增长的欲望.它把原本鲜活丰富的语言形式化和数学化,导致语言生命力衰竭.在我们看来,这也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所在:在高考体制面前,教育越来越功利;在分数至上的现实面前,语文课堂面目越来越高度一致,甚至出现了理科化的倾向.语文的诗意被解构了,文字的温度被冷却了.回归诗意语文,某种意义上就是反对功利语文,经由诗意的美感熏陶,在学生的心灵中为语文留下纪念碑一样的影子,建立一座精神的城池.对此,许亚冰、徐崇伟、刘林涛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各具特色的探究与诠释.  相似文献   

4.
所谓“诗意”,《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语文的诗意”,就是营造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和学的实践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与课文内蕴或具体的生活情境相和谐  相似文献   

5.
<正>能给人以诗一样美感的意境,便是"诗意",具体一点说,诗意是和"美""美感"连在一起的,是一种像诗所描绘的那种形象化的意境。诗意生活,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有一双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慧眼,或依据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来营造一种情调,一种浪漫,那就可以称得上是"诗意地栖息"了。19世纪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充满劳绩,但还应该诗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诗意。诗意,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对话、民主交往过程中学生充满生命激情的诗意行为,为学生主动发展、生动发展提供诗情的舞台。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
儿童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拥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整体混沌性、潜意识化、诗性的逻辑和游戏性.构筑起童年特有的成长旅程和文化世界.照应于儿童独特的精神与文化世界,儿童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活化及活动性的教育,一种生态化及陶冶性的教育,一种性情化和充满诗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许森 《教师》2011,(8):92-92
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诗意。诗意,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对话、民主交往过程中学生充满生命激情的诗意行为,为学生主动发展、生动发展提供诗情的舞台。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汉语词典》对"诗意"的解释是这样的:"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由此可见,"美"是诗意的最显著特征,给人以美感享受应是语文课追求的目标。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生命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自然也是诗意。在语文面前,每个学生就其天性来说,都应该是"诗人",而我们教师,则应该是"种诗"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播下诗意的种子呢?  相似文献   

10.
秦永 《学子》2012,(10):36-37
"诗意"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因此,在"夏夜多美"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巧用诗般导语、活用音像课件、开放学习方式、课外拓展延伸等途径,创造诗意课堂,从而创造师生间、学生与文本间自由...  相似文献   

11.
诗性,是诗所具有的品性,诗意是衡量诗性的唯一尺度,诗性精神是诗意内涵的表征。就残雪小说来说,诗意的表现是很明显的,一般来说,残雪小说的诗意主要从幻想的梦境,隐喻的意象,诗性精神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正>诗意即诗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诗意,意思就是像诗那样给人以美的意境。我们所谓的诗意生活,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生活。法国哲学家帕斯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诗意     
对于我个人来说,“教育的诗意”这一念头,源于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和梁晓声的《论教育的诗性》的启示。对于诗意的理解,却也不能不提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句诗经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诗阐释》中加以解释,几乎成为当代人文主义者默念的教条。  相似文献   

14.
诗意,或可解读为“诗一样的意味”。这一解读,隐含了三层要义:第一,诗意是一种隐喻表达,诗不过是个喻体;第二,诗性才是联结喻体和本体的纽带,缺乏诗性的诗是没有资格充任喻体的;第三,具备了诗性的本体,才富有诗意。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同学,你知道一句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诗吗?你知道一个似乎可望而不可即的哲理吗?这就是——[小引]诗意,是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地栖居”是指以诗般美好的意境面对生活,投入生活。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文明使人异化了,一些人丧失人的本性,以致“离开了神灵”(荷尔德林语),犹如游子离开自己的故乡,孩童失去了母亲一样。一个人无家可归,那该何等痛苦!所以,被异化的人需要回家,需要寻找回家之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在预感到人在不可逃避地陷入无家可归境地的同时,必将企求重返故里,重返童真,享受偎伴美好人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诗意     
对于我个人来说,"教育的诗意"这一念头,源于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和梁晓声的《论教育的诗性》的启示。对于诗意的理解,却也不能不提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句诗经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诗阐释》中加以解释,几乎成为当代人文主义者默念的教条。之  相似文献   

17.
诗性正义是由诗性显现的生存正义,它可以更深入探寻市场中国文学叙事与正义的诗性关系、发现正义与个人生命和世俗生活的生存关系。诗性正义不是依附于现实表面去宣扬正义,而是深入生存本质去创造正义,使正义获得独特的存在形式和内容。诗性正义是艺术追求和独特趣味,也是生活风格,具有对现实和生命的超越性,它带来一种蔓延于生活的美学性情,使更广泛深刻的正义遍布个人生命与日常生活。对正义的狭隘理解就是文学叙事的狭隘趣味,趣味的差异包含或反映了对诗性正义的态度。诗性正义的核心是面对他人生存的艺术意识和精神结构,它在文学中反对用利益法则压倒诗性法则和人性法则。  相似文献   

18.
诗学并不仅仅是关于诗本身的学问,它应当揭示和阐明的并不只是诗艺、诗法,而是诗心,诗魂。换言之,是对人的诗化活动的反思,它要追问和宣示的是人如何才能真正敞亮自己的诗性本质并实现诗意地生存。 中国古代诗学因其深厚的诗性文化背景,轻车熟路地穿越了诗之迹而直抵诗之心,对人的诗意地生存的可能维度或生存者的诗意心性的可达境界作出了诗性的反思。本文仅从几个侧面略作发明,以证古代诗学丰盈的深层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9.
诗意,或可解读为"诗一样的意味".这一解读,隐含了三层要义:第一,诗意是一种隐喻表达,诗不过是个喻体;第二,诗性才是联结喻体和本体的纽带,缺乏诗性的诗是没有资格充任喻体的;第三,具备了诗性的本体,才富有诗意.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的本性、灵魂、最高境界皆是诗意。语文教学在诗意光辉的笼罩下,可以令人流连忘返,品味无穷;可以使人心灵净化,意会情蕴;还可以唤起情感,引发审美体验,怡情冶性。一、诗意课堂和其特征什么是诗意?诗意指诗的意境,它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强烈的抒情意味。诗人用一种艺术的方式,来描述现实或想象,借以表达自我的感受。诗意的课堂,即是建立在诗意基础上的课堂,它在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直接或委婉地呈现出一种抒情意味,给学生以强烈的美学冲击,最终达到其全面素质的提高。概言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