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秉公在2005年12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一文。作者认为,在德育中摒弃以民为本、实施以人为本理念,必将推动我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发生深刻的变化,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基础英语课程是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影响最大的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内英语教育界的重视。由于教学理念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问题,文章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探讨了理想的专业形象设计、教学中应坚持的标准与原则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曾征 《现代企业教育》2011,(24):100-101
电力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供电企业行风建设的好坏,至关党和人民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至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建设行风的常效机制,是供电企业共同关注的课题。“人本理念”在供电企业行风建设中的运用,为供电企业赋予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学校应主动适应这种趋势,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完善以及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湖南攸县第五中学是一所  相似文献   

5.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职业教育作出双重定位:既是国民教育体系,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职业教育应当具有"人本"教育和"人力"教育的双重作用和双重价值观出发,提出构建"人本"教育、"人力"教育整合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并从理论层面、实际操作层面详细论述了整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西文化都有着深厚的人本传统,核心是“使人成为人”。教育中的“人本”模式是与工具主义模式相对应的,它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以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生活方式为培育目标,核心是让大学生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当代高等教育的基本困境源于“成人”与“成才”的悖谬,其化解之途在于树立“人本”教育理念,贯彻“人本”教育原则,运用“人本”教育方法,实施“人本”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7.
于咏华 《河南教育》2022,(10):32-34
“人本”理念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本”理念的新表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彰显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修养德行和党性是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于江波 《文教资料》2014,(33):110-111
"人本"育人是指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人文精"贯穿教育的始终,并融入自信教育、自主教育和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旅游的这段时间,我和夫人亲身感受到了当地华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他们和国内的家长一样望子成龙。  相似文献   

10.
《广西教育》2010,(10):23-23
许歆在2009年12月23日的《中国教师报》上撰文指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是主导者。在语文教学中,主导者的责任就在于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语文并完成对习得的知识、经验的再创造。一要导需要。教师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而导出学生共同的“需要”。二要导动机。  相似文献   

11.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一个好的理念,理解和承认它的合理性并不难,难的是找到恰当的方式和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运用到实践。对于“生本教育”的理解,我个人就经历了一个从“接受理念”到“落实方法”的蝶变之旅。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的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人本"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内容、形式和方法,提高主动性、实效性。一、"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人本"观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人的权利,公平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教育的本体。生本教育的特征,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但是历史上我们曾出现了如知识本体、能力本体、装饰性本体、工具性本体和教师本体等教育本体。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教育对象,但仅仅是把它作为缺少生命的知识容器;我们的教育过程,并没有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我们的教育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从而偏离了教育对象的本体。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人本”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人本"思想,重树学生的学习信心,本文提出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要体现"人文"精神;教法的运用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要求在学校和课堂中都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生本"理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大老师、家长以及同学的肯定。初中语文课堂也积极落实了这一理念,从传统模式积极向"生本"模式进行转变。通过这一转变,让语文课堂脱离传统模式的禁锢,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使教学成果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6.
“生本”教育实验的核心 ,即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 ,是教育的资源 ,因此应充分尊重学生 ,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投入到充满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18.
现代社会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应仅仅是一项谋生的职业,更应是一个专业化的领域。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较市区有较大差距,学生的素质较差,发展水平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学生家庭背景也较为复杂多样,许多学生深受父母不和、离异、家庭重组等家庭问题的影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未能很好配合。面对这种情况,学校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然而,与城区学校比较,我校教师的教研科研活动机会较少,与外界交流学习机会不多,教师工作繁重、工作难度较大,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迫切需要在专业上进一步提升。为此,我校开展了“城乡结合部初中师生潜能发展”的研究。尝试以“人本”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本"思想理念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这一人才培养观,就要充分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高度重视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多侧面、多元化的培养,健全其社会化的人格品行,完善其自身的人生价值,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杨金萍 《学周刊C版》2019,(23):111-111
小学是陪伴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而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有重要的人生意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兴趣性,要积极探索教学新途径,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立足课堂教学现状,把“生本”理念教学方法贯彻落实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