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积极回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学校作为课改实施主体,必须牢牢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要在共同的基本要求下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这只能且必须在学校中通过主动积极的意识与行动才能达到。也就是说,校长要非常明确在课程实施中的学校定位,在认识和行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校的特点来实施课改,这种能力就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2.
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是个性成长,而个性成长的基础是学校课程的选择性。学校的课程只有从统一走向选择,从单一走向丰富,为学生成长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服务,才有可能使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才能让每个学生的生命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理念的根本途径。践行"崇文求真"的育人理念,实现新时期"培养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素养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是南京一中人的潜心追求,近年来南京一中通过课程引领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3.
【关注视角】 四川省第十四届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校长论坛”。主题聚焦“课程领导力建设的校本实践”。这是因为,当下学校课程改革大都停留于“点线式”状态,或窄化为开展活动,或简化为课程增减,或矮化为教学方式变革,尚未整体建立素质教育发展体系,引发学校教育的整体变革。其中的一大症结是缺失课程化视野与课程化行动。推进学校教育课程化。一个必须突破的关键问题是提升课程领导力。事实上,提升课程领导力已成为学校课程变革的核心问题。学校只有站在课程领导力建设的高度,才能从课程价值领导和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研究等方面,系统建构起适宜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人生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学校应该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从人的整体发展角度来设计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完整落实基础教育育人目标。育英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十二年学制学校,正在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小、初、高一体化课程建设与育人模式变革研究”课题为突破口,构建满足学生连续发展的小、初、高一体化课程,其着眼点是变革学校课程结构,提升课改品质,让学生得到连续的、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邱克稳 《天津教育》2014,(23):47-49
学校的特色发展源于学校对教育本质的不懈追求,即把握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区域文化特征和学校实际,不断求索,长期坚持,最终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我校地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以服务引进科技,以科技发展经济的典型移民区域,差异群体构成了区域多元文化环境。学校根据这一特征,加之对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本着“以生为本,优质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多元开放教育”的学校特色,并将其阐释为“学校要创设一种对已有文化差异的学生间相互尊重、包容,并能持续发展的内在及外在的环境,学生通过在此环境中的学习和成长,在使其思想和能力得以适合发展的同时形成鲜明的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6.
课程建设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上海市进华中学在上海“二期课改”精神指导下,坚持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理念,以课程建设为抓手,逐渐形成了数学学科的“龙头效应”,陶艺教育的互通教学,特长教育彰显创新意识,社会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模式,并建设形成了以“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指引学生全面成长,促进教师队伍深度发展”为特征的课程良性发展系统。  相似文献   

7.
这次论坛非常重要,议题高位,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这次发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课程领导力与学校课程规划与设计的定位、体系构建、课程实施、课堂教学等。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领导力指按照一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所进行的学校课程开发建设,实现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能力。一、课程领导力的四点定位依据近一年时间的前期研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调研,和部分校长开展了座谈,做了课改经验的典型调查,召开了四次学术会议的研讨,起草了两个纲要:指导纲要和实验基地校行动纲要。  相似文献   

8.
特色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观察各类特色学校,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校的校长身上都有着一些相同的特点,如高品位的文化素养、战略性的发展眼光、独特的人格魅力等。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特色学校建设,校本特色课程是主载体,因此,课程的领导力也就无可争议地成为校长所需具备的首要能力与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9.
2007年下半年,上海市将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课改的主力军,校长必须清楚于课程领导的意义,清醒于学校课程实施的现状,清晰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路。对课程的领导力应作为校长的首要能力,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和校长这个特殊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不可模糊,更不可忽视和漠视。如何有效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本刊将邀请优秀校长以及专家等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世钦 《教育文汇》2014,(17):20-21
在校长的诸多职责和能力要求中,对课程的领导力是核心能力,这也是由学校管理和校长岗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就是校长如何将课改精神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本文试就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教育督导需要关注学校课程改革,关注课改焦点——校长课程领导力。校长课程领导力是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课程开发共同体,领导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一系列过程的能力。因此,督导工作者需要在实践中关注学校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在学校;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课程实施的关键点在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领导的核心领导能力,校长对课程领导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课程品位,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已经成为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2011,(7):62-66
在上海二期课改大范围推行的今天,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教研员,都开始关注如何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以此来促进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为每个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基础。本期,在“讨论’栏目中我们刊登了来自上海市各区县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声音,他们中既有教研员,也有校长,更有一线教师,相信这些声音能够有助于我们全面提升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14.
蒋志明 《上海教育》2009,(21):37-39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校长必须明确课程领导力的意义、学校课程实施的现状、课程改革的思路。校长只有具有课程领导力,才能增强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效应,从而促进轻负担、高质量课程改革。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是进一步推进二期课改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当前课程改革深化有困难的大背景下,校长必须整合学校政策、环境、人员等各项资源,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以有效推动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吕超 《教育导刊》2014,(10):48-50
广州市培正中学通过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学校“善正”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彰显学校“全人发展,多元教育”的育人特色,着力构建由“善正教育”、“科技教育”、“文艺教育”三个板块有机组成的“善正博韵”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成材道路。同时,深化学校的课程改革,推动学校成为特色学校乃至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16.
屏东中学所承担的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已于2005年10月21日结题,该课题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交;教师通过参与课改研究,教育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教学方式得到更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初步形成,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大大增强,实现了教师与课题实验共同成长,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编按]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上海启动“二期课改”以来,大同中学基本形成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为主干的多元课程结构,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仍然面临这样的矛盾:(1)学校课程实施有限的学习时空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之间的矛盾;(2)共同基础标准落实与学生个性发展诉求之间的矛盾;(3)教师教学集体性与学生学习个别化之间的矛盾。基于实践中的问题,立足于学校课程适应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的需求和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差异,我们提出了“学校课程统整”的策略,致力于提高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度。  相似文献   

18.
在八十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上海市阂行区中心小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发展,规范大气,温馨有致”的办学理念,并以三类课程统整为重点设立了课程校本化项目,使学校的各类课程更符合学校、学生、教师发展的实际。经过多年分阶段探索,该校以课题为引领,在优化课程统整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19.
校长不仅要做一个行政管理者,更应努力成为课改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这样,才能真正践行课改精神,推进课改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从而真正落实"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位,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益.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校长对于课程改革工作的"规划、管理、实施、反思"四方面的能力. 一、提升课程规划力 课程规划力,是校长推动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首要必备能力.为了有效推进新课改,校长应该有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建立一个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完善的课改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上海于1998年启动了二期课改,紧紧围绕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基础教育的目标,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设计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类功能性课程,在保证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和发展基础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