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揭示了“反训”说自身存在的问题 ,进而通过对郭璞所针对的训释材料及郭璞在注释中阐明的观点的分析 ,指出“反训”是对郭璞原意的误会和曲解。“反训”说所面对的是正反同词现象。正反同词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是辩证思维观念、矛盾的对立统一及其转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论汉语的“反义同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反义同词”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汉魏经传训诂文献中就记录保存了的大量例证。晋郭璞注《尔雅》、《方言》,开始了对“反义同词”现象的探讨。钱大昕称为“反训”,胡朴安称为“相反为训”,皆是从训诂角度对“反义同词”的认识运用。“反义同词”形成原因多种,字数众多,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消长分化。而且两个相反意义有时又不易区分,以至有误解误传误用、至今不为人所识解者。  相似文献   

3.
对陕西省科教工作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 ,科教工作者群体的身体健康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科教工作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与他们所承担的工作负荷之间形成很大的反差 ,平均工作时间长 ,身体健康状况差 ,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职业性咽炎等疾病严重威胁着科教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根据调查结果 ,提出改善科教工作者身体健康状况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无毒不丈夫”谈反义同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义同词现象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语言现象,是汉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必须探寻其渊源、考察其成因,才能揭示其规律。本文试就反义同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反同词作为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研究这种现象能够发现原型理论在解释这一现象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偏颇;语料来源单一,缺乏跨语言研究;共有同一个范畴典型受到挑战;语义链断裂,家族相似性模糊以及对立范畴成员互不侵犯却正反兼容在同一范畴中。  相似文献   

6.
7.
英汉语言中同词或同字反义的例证并不多见,但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反义同词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现有的例证,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分析英汉语言中反义同词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赵苇杭 《学语文》2008,(1):44-44
反训是个训诂学术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有些词在古代含有正反两义,如“乱”字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以“治”解释“乱”。就是反训。古代诗文中有些词语需要反训,即从相反的方面去理解,否则就会导致对整句话乃至整首诗理解的偏差甚至错误,诗歌的意境、情感和旨趣也会变得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方曙明 《学语文》2003,(3):40-41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是一条比较常见的熟语,但通常人们似乎都将该熟语的后一分句理解为“不狠毒就算不上是大丈夫”,这实在是对“大丈夫”的一个莫大的冤枉!其实,“无毒不丈夫”中的  相似文献   

10.
反义同词现象是指一个词的词义系统中包含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义项。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一现象上具有多相似性,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条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反训”是传统训诂学的术语之一,也是训诂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到近现代,“反训”现象已成为一个专题研究,本文试对此进行一次回顾总结,略谈“反训”理论流变。  相似文献   

12.
"反训"问题自东晋郭璞提出以来,学术界一直争议不断,至今仍未能就其中的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反训"这一术语是否成立,是争论的首要焦点。本文通过对"反训"称名源头、立名依据、定名历史等问题进行考述和清理,论证"反训"作为一个训诂术语是不恰当的、不科学的,甚至是荒谬的。  相似文献   

13.
丁士虎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1):70-73,86
反训既可指称汉语训诂学的一种训释方法,它属于义训的一种;又可指汉语词汇学中的义兼正反的语言现象。反训现象非常奇特。古代学者对此有过探讨,但停留在感性、直觉的层面,未对产生反训的原因作过深入的探究;现代学者对反训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但见解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反训是客观存在的,促其产生因素则是多面的。了解反训内涵,对词义研究,古籍的阅读与训释均有助益。  相似文献   

14.
反义同词现象体现了语言的创新性和经济性,属于一词多义的范畴。文章从认知的角度,以事件域认知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了反义同词现象的认知机制,并按事件域中要素间存在的不同关系,将其分为三类。最后根据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对反义同词的翻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亲子同训中的家长“问题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方正 《文教资料》2011,(1):102-103
本文分析了家长在亲子同训中常见的问题行为和可采用的相应改进措施.以期达到帮助家长正确进行亲子同训,减少不良的教养行为.开展更为有效的家庭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16.
“反训”是训诂学中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概述从东晋郭璞以来历代学者关于反训的论说,引述各家之言,并加归纳,评说,间陈笔者管见,以求对反训的命名、性质、特点、成因、类型等,提供一个明确的看法,以利于反训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同字为训、,前人主要从形式入手,解释为声调不同引起的词性,词义不同,即“如字”和“破读”,忽图了其词义方面,本文认为,《释名》的“同字为训”,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词义引申问题,即一个意义由另一个意义发展而来,“同字为训”蕴函着词义引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娜塔莎的两种“惊惶”、林黛玉和王熙凤的“忙”以及最美妈妈的“最美”得出同词不是模子,是有立体的、生命的文字。透过“同”来看“异”,可以品味到文字的韵味,感悟到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多数语言都有丰富的颜色词,其中,许多颜色词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不同语言间的颜色词翻译中常会出现“同色”与“变色”现象,本文仅就汉、英语颜色词翻译中出现的这一现象,通过举例加以说明,以此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