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地名像中国这样丰富多彩,令人遐想。虽然有很多地名被人为地赋予了很多吉祥安泰或祈求风调雨顺的吉祥寓意,但更多的地名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本文试图从江苏省的地名渊源讨论其地理环境特征及变迁。垛有两种解释,用作地名时常指整齐的、成堆的东西。这类地名常见于江苏里下河地区,尤其是兴化、高邮一带比较常见,周边的姜堰、宝应、泰兴、大丰亦有分布。究  相似文献   

2.
沂河中游第四纪地层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说明了沂河中游第四纪地层岩性和古生物组合特征的基础上,对本区第四纪古地理环境变迁作了初步推断  相似文献   

3.
淮西是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的方位名词,此后一直都得到了沿用。不过,它的内涵及区域范围并非一成不变。作为地理概念"淮河(水)之西"的简称,淮西在唐代以前主要指淮河以北的部分区域;而中唐以来,淮西则多作为地方行政建制如淮南西道、淮南西路等的简称,其区域范围呈现出向淮河以南迁移的趋势。两宋时期,淮西的行政区划范围主要在今江淮之间的西部;而元明清时期的淮西已东移至淮河中游平原一带。淮西地名内涵与区域范围的这一演变与唐后期、宋代以来地方行政区划理念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淮河中游地区建立蓄水湿地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平原广阔,地势低平,蓄泄条件较差,人口稠密,以及历史上黄河长期泛滥夺淮,造成水系紊乱,河道泄水能力降低,洪涝灾害较为严重;淮河中游的蓄水空间不足,致使分蓄洪水、蓄滞内涝水、调蓄水资源能力都较低,因此,在淮河中游地区,建立一座蓄水库,缓解淮河旱涝时期水量调节以及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等方面是非常必要的;充分利用淮南矿区采煤沉陷集水区,通过规划与工程,将集水区与淮河支流贯通,形成淮河中游地区的蓄水库,在蓄水库浅水区建设成生态湿地,深水区建成大型水库,调整淮河中游地区的水利系统,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阜南县王家坝镇地处淮河上、中游结合部,每当淮河蓄洪时都会造成村庄和农田的淹没,但是,当水灾退去,居民就会回到原居住地,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水灾及治淮工程建设来了解淮河生态时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及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夏国强 《文教资料》2012,(18):46-47
西域历史地名的语音变迁涉及对音及古今音变化问题,需要利用音韵学知识来厘清其演化脉络。作者通过对唐代岑参边塞诗中记录的一些地名的语音变迁作简单梳理,分析声、韵、调的变化对历史地名语音的影响,可以对历史地名的教学和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文辛 《文教资料》2011,(23):87-89
伴随着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那些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老地名渐渐地被应运而生的新地名所代替。地名标志作为城镇建设不可缺少的市政设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地名的文化缺失现象.分析了现象产生的原因.强调要保护地名文化的传统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8.
淮河中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以鸟纹和纤密的蟠螭与蟠虺纹构成韵律感极强的主体纹饰,具有活泼、自由、生动鲜明特点。其纹饰特点的形成是因为东周政权对本地区统治力的减弱,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淮河中游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形成了这里青铜纹饰兼容并蓄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长沙历史悠久,地名古老。以长沙地名为切入点去探寻近代长沙物质形态文化、城市规划文化、工商经济文化、军事制度文化、政治制度文化和宗教社会意识文化等的历史变迁,从中可以寻找到地名与城市文化的对接点,从而对近代长沙历史文化保护及地名规划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系统集中地对四川乐山(原乐山县)的6000多个村乡地名进行考察分析,解释一些乡土地名通名;从标记性、认知性、心理意向性三方面讨论乡土地名的形成与特点。从地名刻画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变迁和描绘的昔时文化生态环境.两大方面讨论乐山乡土地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以地名通名为据来考察地域特征是基于一种文化理念:通名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地名是地域的名称。不同的地域,地理环境不同,人们对资源环境的认知与利用就有不同的特点,反映在地名上必有自己的鲜明特征。研究通名,有助于认识地域的基本特征。以广州市原芳村区为考察对象,结果表明,原芳村区的通名标志着当地人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类,记录着改造自然过程的各种举措和设施,体现了行政管理的区划系统,深刻地反映了该地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历史地理学能帮助我们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地理环境 ;能告诉我们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疆域、行政区划及变迁 ;更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地名和地理概念。历史地名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它们的涵义及其变化也很复杂。同名异地、同地异名、地名不变而管辖范围不同的现象很多。像山东、山西、山左、山右、关中、关内、关外、关东、关西、河东、河西、河南、江东、江西、江左、江右等等 ,都是史书上常用的地理概念 ,它们的原意是什么 ,在各个不同时期所指范围有何不同 ,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地理位置 ,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同样 ,许多…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一种比较特别的语言,它不但可以反映某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而且可以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村名是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慈溪市14个镇、5个街道的297个行政村名为语料,分析慈溪市村名的构词方式及通名类型。通过对慈溪市村名的研究,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慈溪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当地人民的生活等。  相似文献   

14.
承德自古以来是少数民族聚积区,它的地名多以动物,植物、山川河流,人物的蒙古语、满语命名。地名的产生和变化反映了少数民点生产、生活、社会的变迁。从地名的变迁可以推知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地名中包含着重要的环境信息,特别是大量真实、生动记载动植物生存环境及分布特征的地名,为我们理解和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研究昭通环境变迁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6.
"安徽地区城镇历史变迁研讨会"围绕着安徽城镇历史变迁轨迹,安徽城镇发展史上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安徽城镇历史变迁的研究现状与未来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时期,历史地理知识对于地理教材与历史教材来说都非常重要,一些学校通过教材的融合开展了历史地理教学。历史地理学作为综合性的学科,两者的学习对于师生双方都较为重要,因此需要谨慎把握。地名是人们对一些具有方位意义的地方的称呼,其形成与发展通常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将地名知识融入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一、历史地理学概述历史地理学通常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是地理学的分支,与传统的沿革地理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沿革地理通常是为了研究领域变迁以及政区变化等,已经累积了很多经验成果,内涵较为丰富。20世纪  相似文献   

18.
绥化市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位置和悠久的多民族文化融合传统,辖域内每一个地名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含义。通过概述绥化地域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对绥化地域内地名命名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描写与归类,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绥化地名进行了语言文化含义阐释。  相似文献   

19.
《歙县地名志》中记载的738个方位地名大致可以分成四种主要结构,从结构特点上看,歙县方位地名以单音节方位词为主,并且方位词语序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歙县方位地名具有主观性、原生性和内隐性的方位认知特点;在使用上具有不平衡性和不对称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歙县的地理环境、人类方位认知的特点以及歙县人的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地名往往带有强烈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随着历史的变迁,各地的文化类型有可能发生分化与融合,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可能会慢慢失去其独特性.但地名却大都世代相因,变化极小。通过对地名的探讨,往往可以发现许多与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有关的珍贵资料。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城市地名由来的探讨.揭示了四川省城市地名由来所遵循的主要依据原则及命名时所反映的一定文化内涵,对了解四川省城市地名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