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参与是实现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及活动组织形式,使学生便于参与;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善于参与”的策略,以及构建小学语文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小学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与其他的基础教育课程一样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之中 ,活动教学形式的引入 ,对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活动”是活动教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要准确把握活动教学的本质 ,必须弄清它与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活动”之不同内涵。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活动是“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 ,是个体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特别方式。正是由于活动 ,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人类活动 ,它属于主体性的实践活动 ,是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  相似文献   

3.
研究型德育即运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应用研究型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将研究型教学的优势与小学德育课程的特点相结合。在教学中建立师生的主体间性关系,运用“小组工作”方法来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引入家长、社区等多方参与,注重描述性评价,共同配合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更能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小学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正与其他的基础教育课程一样进行着深刻的变革,而在这种变革之中,活动教学形式的引入,对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小学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正与其他的基础教育课程一样进行着深刻的变革,而在这种变革之中,活动教学形式的引入,对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以学生主体参与的生活化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内化,获取经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养成,组织这种课堂教学的核心策略就是“生活化”。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首先提出开发校本化德育课程是解决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重要策略,进而分析小学校本化德育课程开发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价值,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实践总结了学校校本化德育课程建设的三方面经验,即依据社会需要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让学生参与德育校本活动课程建设和依据学校特色资源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8.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不断加强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整合,不断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然而,当前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仍存在活动形式、内容和组织方面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希望对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以下简称《理念与策略》)第三、四部分分别为参与是课堂实施的核心”、“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这两部分内容讲的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一、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课程实施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任务,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这就是教材第三部分的基本理念。什么是参与?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过程的基本形式。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这一基本理念的内涵是:学生参与教学集中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即活动、民…  相似文献   

10.
德育工作是现代素质教育的灵魂 ,它关系到民族的振兴 ,国家的兴旺。作为小学德育教学主阵地的思想品德课 ,如何适应当前课堂教育改革的形势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亟待我们共同研究的命题。  一、构建活动化教学模式 ,确立学生德育主体地位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化”是指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索、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为特征 ,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观念。“活动化教学”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学…  相似文献   

11.
简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标准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发林 《辽宁教育》2005,(12):47-4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问题引起教师们的广泛关注。正确认识学生主体参与的价值、标准及策略,对于落实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然会产生深远影响。一、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在整体上赋能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向小学阶段的“立德树人”实践,尤其是德育工作提出适应性要求和挑战。面向“双减”的小学德育需要在文化层面实现路径与策略拓新:在思维理念上开展关系型教育,建设小学德育主体文化;在平台载体上设计多学科活动,丰富小学德育课程文化;在方法过程上实施对话式教学,深化小学德育教学文化;在评价考核上强化增值性评价,优化小学德育评价文化。  相似文献   

13.
《品德课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对小学生应多采用活动式教学。"这进一步从课程理念的高度,肯定了活动化教学是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的教学实验中,教师们也都在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展教学。但由于观念  相似文献   

14.
所谓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是针对传统的理论灌输的德育课程教学而言的,即运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应用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是将研究型教学的优势与小学德育课程的特点相结合,运用"小组工作"方式来创建教学方式。教学中建立师生间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引入社区、家长多方参与。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进步,而且能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充分参与班级管理,是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之一.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实现学生主体对班级管理的充分参与.因为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主要在这参与活动中得到发展和增益.学生的知情意行是有机统一的.传统的“言语德育”虽然对知、情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着力于意、行不够,很多时候便显得苍白无力.而“活动德育”注重德育主体的全过程参与,注意调动主体的以前动性、乐动性、创动性和动他性为特征的参与意识,训练主体“主动介入其中,积极承担责任,在适应、选择中创造、发展”的参与行为,便成了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模式.这种模式在我们的参与性教学实验与研究中,叫做“让学生充分参与班级管理”.旨在形成学生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增益和发展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者自身因素多层次的高度整合,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优化形式,使内容设计表现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及时代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者自身因素多层次的高度整合,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优化形式,使内容设计表现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及时代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参与—活动式”教学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素质教育模式。笔者在生物课程改革中,进行了“参与—活动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创设积极主动的自主课堂,并使之与课外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参与探求知识、重视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素质。一、“参与—活动式”教学的涵义及理论基础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学生参与来实现的,而活动是学生参与的载体。“参与—活动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寻找知识规律,构建知识…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德育之本,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的永恒主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披情入境,是一种常用而具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将其引入德育模式里面,创建“情境教育法”。以情境渲染为策略,以体验实践为形式,为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最终达到德育目的,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从教师教学的主导方法、学生学习的主体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对科学课程的情境教学、演示教学、复习教学等教学形式进行探讨,通过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探索出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