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和德 《新闻记者》2006,(12):40-40
数码摄影的普及,为某些急功好利的摄影者提供了造假便利。通过造假,能将同等条件下拍摄的照片处理得更具视觉冲击力.透视关系更加完美,如果这些照片得奖,还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  相似文献   

2.
王磊 《新闻实践》2001,(7):46-47
目前,报刊上“新闻追踪”栏目炙手可热。许多重大题材的报道,均借助追踪新闻这一载体,增加其深度和厚度,增加其历史沧桑感和团体效应感,增加其亲和力、感染力。 所谓“追踪新闻”,笔者以为,即是记者对已报道过的、受众感兴趣的新闻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追踪,把它经过一定时间、空间后的新变化、新发展—一加以报道。因此,追踪新闻较之日常报道,时间大大延伸,空间大大扩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市报人》2008,(6):57-57
据中新浙江网电,面对愈演愈烈的照片打假风潮,全国人大代表、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在全国人大会上建议:建立新闻摄影造假者黑名单,让造假者无处藏身。 已当选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陈海啸,也是一位摄影发烧友。今年,他除了继续关注医疗热点问题外,还将视线投向了打假声一片的新闻摄影界。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在制作时,往往因为时效性.在了解新闻的第一落点后就播了出来。这个时候的民生新闻通常只是单一事件的新闻报道。在民生新闻的体裁中.最常见的就是老百姓投诉的各类选题.这种新闻的拍摄,记者们通常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通讯员,怎样才能写出真实的、有时代气息的新闻报道?在采访中善于捕捉和追踪,具有百折不挠的韧性,可以说是重要的一环。我采写的通讯《敢于攀登的小姑娘》就是抓住线索,追踪采访,坚持冲破人为障碍,而获得成功的。1986年3月,我去钢铁技校采访攀登青年峰“三连冠”的女青年朱金花时,她的班主任老师介绍的情况出乎意料,说朱金花的“三连冠”是假的。当时我有点泄气,又一想,耳闻不如眼见,还是见见本人再说。我再三要求见见本人,那位老师  相似文献   

6.
令人毛骨悚然的数字造假我们真的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不看别的,让我们看看如此惨烈的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这场战争,到处都是数字。那是一支数字化的军队所进行的一场数字化的战争。毫不夸张地说,数字决定一切,数字决定着战争的胜负。伊拉克的每一个城市,都成了美军作战地图上的一个个大型的数据库,每一个军事目标都变成了由一组数字组成的坐标,而这些数字都输入了美国的巡航导弹数据库,输入了美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制导系统,输入了美国的精确制导炸弹的数据库,显示在游弋在地中海、红海的航空母舰的指挥中心的电脑里,显示在从英国费尔福德机场…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生前曾赞扬过一些新闻作品。这些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等。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新闻思想,应注意到这一方面。那么毛泽东究竟赞扬过哪些新闻作品呢?要准确地说出全部篇目,是困难的,但部分地说出,则有可能。新华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我根据这些线索,查原稿,弄清写作背景,进行必要的追踪,觉得颇有收获,乃写成此文。  相似文献   

8.
王尚 《出版参考》2009,(4):20-20
周代:果实未成熟 严禁入市场 古代商品经济虽然不断发展进步,但食品保鲜和储存技术并不发达,大多数蔬菜、水果、生鲜受到时令和地域的限制,流通不广泛,利润也有限,因此利用食品投机牟利的案件很少。  相似文献   

9.
林炳堂 《声屏世界》2005,(12):65-65
据《中华新闻报》2005年7月6日一版报道:辽宁电视台记者周密因编造虚假新闻被开除公职。  相似文献   

10.
所谓追踪式新闻,笔以为,即是记对已报道过的、受众感兴趣的新闻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追踪,把它经过一定时间、空间后的新变化、新发展情况一一加以报道,使读在读到这些报道时,有一种老朋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亲近感和新鲜感。  相似文献   

11.
12.
临近年末,中国青年报记者对2014年度公众关注的十大"烂尾新闻"进行追访发现,随着相关新闻热点淡出人们的视线,讨论的人群散去,曾经发出的很多质疑并没有得到回应,寻找的真相也并未拨云见日,诉求的问责仍然未见结果。(《中国青年报》,2014年11月29日)"烂尾新闻"原本是业界俗称,现在看来,似乎成为一个专业的新闻术语了。这是因为,"烂尾新闻"已成为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还不是孤例。这些年,有太多媒体选择通过盘点"烂尾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新闻写得更具有可读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近年来,不少报纸尤其是各级党报为了吸引读者,纷纷采取改版、鼓励记者深入基层采访等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如过去呆板说教的面孔有所改变,新闻短了,时效强了,信息量大了。但是,长文多、短文少,反映领导活动多、反映群众生活少,文章多、图  相似文献   

14.
15.
1999年11月 22日,华东地区 一家报纸刊登的一条题为“上海悬赏五千举报公厕杀手”的新闻,引起了上海读者的关注,同时也奇怪,这样一条人们关心的消息,为什么上海的传媒竟不吭一声? 这则社会新闻报道了“上海红桥区丁字沽春风里一座新建公厕被捣毁”的严重破坏事件,新闻中说:“这种利用大型机械肆意破坏国家财产的手段之大胆、性质之恶劣为本市首例”,于是,“市领导为此作批示,公安机关成立专案小组,环卫部门悬赏举报者……。” 翻遍事件发生日11月 10日前后的上海各主要报纸,未见只字片言;退而求其次,去寻找事件…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生前曾赞扬过一些新闻作品。这些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等。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新闻思想,应注意到这一方面。那么毛泽东究竟赞扬过哪些新闻作品呢?要准确地说出全部篇目,是困难的,但部分地说出,则有可能。新华社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相似文献   

17.
蓝鸿文 《军事记者》2008,(11):47-48
六、《人民日报》“大白菜也上了头条” 1964年12月5日,《人民日报》第一版的内容如下: 头条新闻:毛主席声明彻底揭穿美帝罪恶阴谋鼓舞压迫人民打碎帝国主义枷锁。  相似文献   

18.
蓝鸿文 《军事记者》2008,(10):55-57
三、赞扬《解放日报》的一篇关于一个完小的消息 1944年3月21日的《解放日报》第二版,登了一条延安完小面貌一新的消息。标题是:学校和实际密切结合(引题)/延市完小面貌一新(主题),市民纷纷送儿女人校学生骤增一倍(副题)。现从这条消息中摘录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一位互联网“记者”被多家新闻媒体授予“年度关注人物”、“年度知道分子”的称号.这些媒体认为他深入实地报道了利比亚的战况.可是,当一些有心人顺藤摸瓜,仔细地跟踪调查这些新闻报道出笼的经过后,他们才发现,这位“记者”不是在制作新闻作品,而是在“写小说”.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近年成为一种时尚、一个潮流,成为许多电视台用来提高收视率和吸引广告客户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一批原本从事时政新闻的记者也转向到了采制民生新闻的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